第116章 掌握尺度——这话听着轻巧,实则意味深长!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相信很快就能给整个事件一个定性。


    这也是他们敢于大规模出手的原因。


    事情谈完后,季昌明刚准备起身告辞,高育良忽然开口:“教育厅那边,也该动一动了。”


    “您的意思是……”


    季昌明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其实从对陈文昭等人动手的时候,


    他就隐约有预感,


    高省掌可能要对教育系统动刀。


    只是他吃不准,是要大动,还是点到为止。


    毕竟现在已经拿下一个正厅、两个副厅。


    如果这股风刮过去,恐怕从厅长到副厅、再到下面的处长,甚至一些基层校长都难以幸免。


    “你掌握好尺度就行。”


    高育良并不想闹得太大。


    只要在下面动一动,让上面的人感受到压力。


    关键还是看他们识不识时务。


    “明白了……”


    季昌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掌握尺度——这话听着轻巧,实则意味深长。


    醉翁之意往往不在表面。


    尺度,说到底就是看对方会不会做人。


    识趣,自然相安无事;


    不识趣,那迟早会被卷进来。


    这就是现实的政治博弈。


    也是站队的问题。


    季昌明心事重重地走出省掌办公室。


    他在思考一个问题——


    如果自己没有站在高省掌这边,


    那恐怕只能靠向沙书籍那边。


    要是两边都不靠,


    那接下来的命运不言而喻。


    有问题就直接查你;


    就算没问题,也可能被调去政协当个副主任。


    赵立春在的时候,


    还能在派系之间周旋。


    毕竟那时候的斗争,都属于内部矛盾。


    如今,从沙书籍空降汉东开始,


    这扬较量的性质已经悄然改变。


    整个汉东官扬都在面临选择。


    ……


    下午五点半左右,


    高育良下班后直接回了家。


    刚进门,就看到女儿挎着包正准备出门。


    “你怎么穿成这样?”


    高育良望着女儿皱了皱眉。


    这丫头,穿的这是什么风格?


    上身穿了件厚实的羽绒服,脚上踩着一双黑色长筒呢靴,腿上则套着一条加厚的肤色丝袜。


    宋雪菲这是准备出门上班去。


    穿成这样,还想着跟人一块上班?


    直接送去参加选秀节目算了。


    “嘻嘻,好看不?”


    宋雪菲笑嘻嘻地走到父亲身边,挽住他的胳膊。


    一张精致的小脸凑过来,满是期待地看着他,像是在求表扬。


    “去去去……”


    “赶紧回房间换掉这套衣服。”


    这丫头,要风度不要温度,真不怕冷出病来。


    在家还穿得多些,一出门就敢这么穿。


    “不用啦……”


    宋雪菲嘟着嘴撒娇。


    “实习证明想都别想。”


    高育良一脸淡定,把外套脱下来挂在客厅,随后坐到沙发上。


    “好吧……”


    宋雪菲只能作罢。


    换好衣服后,她又蹦蹦跳跳地走了回来。


    “现在行了吧!”


    正在看材料的高育良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


    羽绒服配牛仔裤,还凑合。


    “要去哪儿?”


    “去公司。”


    “坐。”


    高育良指了指身旁的位置。


    虽然有点疑惑,宋雪菲还是坐下了。


    “你在做的是外卖平台?”


    “嗯。”


    “进展如何?”


    “不太顺利。”


    “干脆别做了,卖掉吧。”


    “卖了?”


    宋雪菲一脸惊讶地看着老爸。


    “你听说过共享单车没?”


    “知道啊。”


    共享单车是城市公共单车,要骑得去市政服务中心办卡,还车也不方便。


    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你去做这个。”


    “这有什么可做的?”


    高育良一看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笑了笑。


    也对,共享单车真正流行起来还得等到2014年6月,现在小黄车的创始人还在读书呢。


    他便耐心解释起共享单车的模式,还提到前世的成功例子。


    “骑一次一块钱,骑半小时,能赚钱吗?”


    “不是靠这个赚钱。”


    高育良摇摇头,笑着说:“这是扬资本游戏。”


    “你的目标,是把泡沫吹起来。”


    “怎么吹?”


    宋雪菲来了兴趣。


    “先把投资引进来。”


    高育良接着讲解,比如先拿到两千五百万的投资。


    两千万拿来买专门的自行车,


    五百万用来发工资、搭建平台系统、采购智能锁等。


    一辆车成本两百块,两千万可以买十万辆。


    这些车投放在城市各个角落。


    每辆车押金199元,按每辆车服务三人来算,就是每人平均200元左右。


    十万辆车,就能收到六千万元押金。


    然后从中抽出三成资金,


    七成留在押金池里,作为应对退款的备用金,


    除非公司遇到重大危机,不然不能动这笔钱。


    用抽出来的三成押金继续买新车。


    等差不多了,你再去找你姨妈梁思申。


    让她入股,同时借助蓝星投资这块金字招牌,


    把公司的泡沫吹起来。


    天使轮融资,预计可以拉到两千万美元。


    公司有了名气之后,就可以去银行贷款,


    用贷款和融资的钱继续扩张业务。


    目前先集中在四大一线城市,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二线热门城市。


    等时机成熟,就启动A轮融资。


    届时肯定有不少资本愿意跟进。


    如果一切顺利,公司估值上亿也不是难事。


    再往下,就是向三四线城市铺开,


    接着是B轮融资。


    “那B轮之后呢?”


    “B轮之后,就要靠好看的财务数据来支撑了。”


    “那我现在这家公司怎么办?”


    宋雪菲有些舍不得。


    毕竟这可是她的第一份创业项目。


    原本还想在老爸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呢。


    真没想到,在父亲眼里,自己竟如此不被看好。


    “找个合适的价格出手吧!”


    高育良对女儿眼下这几个人手并不看好,再怎么折腾,也敌不过那些大势力,趁早脱手才是上策。


    眼下还有点规模,及时出手最为稳妥。


    他也曾私下调查过女儿的公司。


    她们倒是聪明,没有从零起步,而是收购了本地一家不大不小的外卖平台。


    紧接着,就是大手笔砸钱。


    如今这家平台已覆盖全省。


    甚至已有向邻省扩展的势头。


    “爸爸……”


    “有没有办法让利润最大化。”


    突然,宋雪菲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