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全力推进新能源!

作品:《名义:从扫侯亮平出门开始

    “育良省掌太客气了……”


    沙瑞金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他又能说什么呢?


    高育良没经验,他自己也未必有。


    这次华东经济论坛,还是由内阁在天海组织召开,主要是讨论华东地区未来十年的经济产业布局。


    “这次参会的共有七个省和一个直辖市:边西省、汉东省、汉江省、南湖省、皖南省、淮东省、东川省,再加上天海市。”


    “会议正式召开是在二月二十五号。”


    “我们这边可能二十二号就得动身,麻烦育良省掌,我估计要二十四号才出发。”


    很明显,沙瑞金是故意推迟两天出发。


    他打算在二十三号去一趟吕州。


    正好吕州离天海也就一百多公里。


    他想趁着高育良不在的时候办点事。


    说实话,高育良怎么可能猜不到他的心思,只是懒得点破罢了。


    沙瑞金恐怕也已经收到了钟院长那边的消息。


    骆山河马上就要到汉东来了。


    他这是想在骆山河到来之前先做点安排。


    呵呵……


    高育良会让他如愿吗?


    当然不会。


    ……


    省掌办公室里。


    高育良坐在椅子上翻看名单。


    这正是此次参会人员的名单。


    各省的一二把手都会到场。


    淮东省韦书籍何军、南湖省韦书籍马振邦、边西省韦书籍钟明仁、汉江省韦书籍裴一弘、汉东省韦书籍沙瑞金、皖南省韦书籍何承东。


    “有意思……”


    “真是有意思。”


    高育良看着这些名字,忍不住笑了起来。


    淮东省韦书籍何军,出自《江河日上》这部剧。


    南湖省韦书籍马振邦,出自《罪域》这部剧。


    ……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让人眼熟。


    而且全都集中在华东地区。


    “看来这次会议,我得和淮东省、汉江省、皖南省的几位多联系联系。”


    汉东地处华东南部,背靠黄海,下方是汉江省,左边是皖南省,上面是淮东省。


    天海市则位于汉东与汉江之间。


    新能源项目,他肯定要推动。


    如果沙瑞金不支持?


    那也没办法了。


    汉东不需要一个没有魄力的主要领导。


    高育良已经下定决心,要全力推进新能源。


    按照他的设想,以京海这个四通八达之地为核心,打造一个涵盖电机、电池、车灯、控制系统、芯片、车身、影像设备、传感器、橡胶配件、玻璃组件等在内的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至于品牌,暂时不需要。


    新能源说白了就是个组装产业。


    销售终端他也不打算介入。


    他更看重的是带动就业。


    此时,省掌办公室中,高育良正在起草一份计划书。


    这份文件,正是他关于新能源产业的蓝图。


    他的目标,就是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从最外层的车架,到核心的电机和控制系统,再到车灯、座椅、中控面板、电线等零部件。


    如果这套产业链能真正建成。


    至少……


    能解决几百万的就业问题。


    没错,就是几百万。


    当然,不可能全部消化。


    能吸收其中三成就很不错了。


    但就算是三成,也能带动上百万人的就业。


    按照高育良的构想,产业集群的核心就设在京海市。


    从而,将影响力扩展到淮东、皖南与中原三省。


    淮东拥有帝国最完整的工业基础,中原则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皖南在新能源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皖南的南边接壤边西省。


    边西蕴藏着全国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稀土种类齐全著称。


    根据他的设想,由汉东省正府主导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所需资金恐怕要以万亿来衡量。


    要实现这个蓝图,有几个关键环节必须打通。


    首先,要说服沙瑞金,一起进京。


    先到内阁提交方案。


    然后,要分别跑通工业部、信息部、资源部、财政部、商务部、交通部、环境部和科学部等多个关键部门。


    没有这些部门的配合,一切都是空谈。


    他记得前世家乡的新能源产业,真正起飞是在2020年之后。


    标志性事件就是引入特斯拉。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让它们进入市场直接竞争。


    从而推动整个行业优胜劣汰。


    以帝国为例,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09年立项至今,已有五年时间。


    如今的局面,了解的人都清楚。


    虽然也有些汽车产品。


    但说实话……


    整体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要想推动新能源产业真正发展起来,必须跨越几道门槛。


    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市场需求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发展。


    当你看到未来的方向已经明朗。


    特别是你清楚几年后会是什么样时。


    这个时候……


    人就会开始有追求。


    说得直白点,就是吃饱穿暖后想干点有意义的事。


    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后,往往会转向一些个人兴趣。


    高育良现在也是如此。


    他现在的目标。


    是让百姓记住自己。


    比如,提到某项成就时。


    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高育良。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他需要一个拿得出手的政绩。


    新能源汽车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对帝国而言不言而喻。


    实现产业升级、完成弯道超车、淘汰传统燃油车,打造新能源车体系,从而走向全球市场。


    这就是一个很直接的战略思路。


    假设全球每年消费总额为一万元。


    其中,五百元用于汽车消费。


    而其中九成以上都被欧美日韩瓜分。


    不,准确来说,可能还不止九成。


    说是九成五、九成六都不为过。


    前世他穿越前,老家在2026年时。


    五百元汽车消费中,已有三百七十元落入本土企业口袋。


    这不是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


    而是几何级数的爆发。


    一万元带来三百七十元收入。


    那是一万亿元呢?三百七十亿。


    要是全球年消费总额达到百万亿元?


    那将是三万七千亿的收入。


    哪怕只是万亿级别的市场总量。


    所带动的GDP也将是数十万亿。


    这仅是指汽车销售本身。


    造车需要工人吧!


    工人有收入,就会消费吧!


    一辆整车背后牵动的产业。


    至少涉及数百上千个行业。


    A在汽车厂上班,赚了钱,去B开的饭店吃饭,去C的娱乐场所放松,到D的服装店买衣服,去E的楼盘买房……如此循环。


    而B、C、D、E等人拿到工资后,也会继续消费。


    这才是真正的经济逻辑。


    完成一个循环。


    一百个人每人赚一百元。


    高育良要做的,就是让这一百元在这百人之间不断流转。


    这一万元所创造的GDP就是一百万元。


    而且,流转的次数越多,


    帝国所征收的税收也就越多。


    再把这些税款花出去,


    重新回到民众手中。


    形成持续的经济循环。


    要让资金流动起来,主要有两个方式。


    一是通过国家信用进行货币投放,


    二是从海外赚回利润在国内消费。


    这样,资金才会不断增长。


    这才是经济的本质。


    当然,是实体经济的层面。


    当手中的资金多了起来,


    帝国还可以构建一个虚拟信用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技术成为核心资产。


    比如你看中一家企业,它的真实价值是一万元。


    但在你眼中,它值两万元。


    你手里有一百元,


    大多数人愿意拿出其中的二十元去投资。


    如此不断循环,形成价值与资金的双轮驱动。


    这就是虚拟经济。


    当然,也可以称之为金融。


    高育良的心愿,是投身新能源产业。


    如今新能源的风已经吹起。


    但尚未形成明确方向。


    帝国在政策层面还没有明显的扶持和补贴。


    高育良想做的,是为新能源产业铺路搭桥。


    哪怕中间绕上两三年的弯路。


    现在的形势就是——


    高育良清楚前方有一条小道。


    帝国正在开辟这条路。


    他要做的,就是引领帝国走上这条道路,之后按步骤稳步推进即可。


    “铃铃……”


    办公桌上的电话打断了他的沉思。


    电话一接起来,秘书林淮的声音便传来:


    “领导,季检察长到了。”


    “请他进来吧!”


    说完,高育良便挂断了电话。


    办公室的门很快被敲响,不等回应,门便被推开,季昌明走了进来。


    这个办公室实在太大,隔音也极好,哪怕大声说话,外面也听不到什么,所以现在都是通过电话通报。


    “省掌……”


    季昌明恭敬地喊了一声。


    “老季来了。”


    “请坐……”


    高育良微笑着从座位上起身,两人走向休息区的行政沙发,坐下闲谈。


    刚坐下,季昌明便开始汇报情况。


    自从相关人员被带走后,


    目前都在控制之中。


    省纪委和检察院已经进驻汉东出版集团以及汉东省出版社,正在逐一谈话。


    当然,主要是等待有人举报。


    因为这次动作实在太大,


    不少人是在会议现场被带走的。


    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些人恐怕是完了。


    人啊——


    赵立春在位时,


    没人敢说他的不是,


    哪怕是那些被他压制的人。


    而赵立春一走,尤其是风向转变后,


    各种声音便纷纷冒了出来。


    陈文昭等人更是如此,


    在会上直接被纪委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