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品:《和穷小子亲肿嘴,冷情竹马急了》 车子开到学校时,已经早上六点半。
陶枝和陶菁拎着书包,校服上胸口前别着一枚方形胸针,上面有个人信息和照片,门卫大爷瞅了一眼,直接将两人放进去。
一中是寄宿制,但也有跑校生。
这个时间,门口进出的学生也不少。
从校门口到高二教学楼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途中路过操场。
哨子声,口号声,脚步声,在灰色的天空下格外响亮。
天雾蒙蒙的,看起来好像要下雨。
听着慷慨激昂的少年音,陶枝在心里感叹一句,还是这个年纪最有精神气,能喊出最响亮的口号。
夏天的跑操时间定在早晨六点二十到六点五十,第一节课在七点上。
这会儿太阳还没出来,空气正凉爽着。
陶枝和陶菁都不是喜欢跑步的人,径直往教学楼走去,准备回班等着上第一节课。
两人虽然在一个家一起生活了七八年,但是话没说过太多,关系也不太融洽,和陌生人没有太大区别。
加上陶菁不爱说话,陶枝满怀心事,两人一路无言。
陶菁咬着唇,用余光看了陶枝好几次,想说点什么,又不敢说。
陶枝只顾着向前走,并未注意到陶菁的欲言又止。
直到走到教学楼里,陶枝没有去六班,而是和陶菁一起上了二楼。
陶菁有些诧异,以为她走错了,小心翼翼开口提醒,“桃桃,你好像走错了,已经到二楼了。”
陶枝顿了一下,瞟了陶菁一眼,淡淡开口,“没走错,我换班了,现在在七班。”
余光里,她看到陶菁睁大眼睛,眼神茫然,薄薄的唇动了动,一副想问又不敢问的样子。
陶枝又想起昨日头顶冒着阵阵黑气的陶菁,简直判若两人。
七班就在楼梯口,陶枝在七班门口停下,“我到了。”
陶菁在十二班,在这一层最里面靠近水房和卫生间的那个班级。
陶菁应该向前走的,可她停下了脚步,犹豫片刻,对上陶枝的目光,又避闪开,鼓起勇气小声问,“你为什么转班了?”
“因为我不想和陆予淮在一个班了。”
陶菁眼中闪过惊讶和一丝复杂的情绪,“你们……吵架了?是因为……我?”
“一半吧。”陶枝靠着后门门框,双手交叉抱在胸前,眸色平静,“是因为你起了争执,但更多是因为陆予淮自己让我失望。”
“对不起……”陶菁低着头,小声喃喃,“其实我只是把他当哥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和你抢他……”
陶菁知道陶枝妈妈临走之前留下遗愿,希望陆予淮长大能娶陶枝。她也知道陶枝从小就很喜欢陆予淮,没想过要破坏他们 她只是把陆予淮当做亲人。
这个世界上对她好的人,实在太少了。
除了妈妈,只有陆予淮会关心她。
妈妈有时会偏袒陶枝,但陆予淮会偏袒她。
陶菁只是下意识想抓住这出现在她生命里稀有的微薄善意和那一点点偏爱。
陶枝勾起唇角,目光浮在空中,不知道在想什么,语气带着几分释然,“没关系,都是陆予淮自己的选择,我已经不喜欢他了。陆予淮是个独立的人,不应该和任何人捆绑,他愿意怎样就怎样。”
陶菁哑然,以为她在说气话,可在对上陶枝平静的目光后,相信了她说的话,轻声道:“你变了。”
陶枝看了她一眼,有些意外。
没想到最先发现她变了的人是陶菁。
“人都是会成长会改变的,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陶枝笑笑,“其实变一变也挺好的,人活着就不该钻牛角尖,那样太累。”
世上唯一不变,是人都善变。
陶菁点头,若有所思,陶枝是真的变了。
楼道里传来喧嚷的叫声,跑完操的学生拥挤着回自己班。
陶菁和陶枝在门口分开。
陶枝走到最后一排她的新座位那里,黑板上还没来得及抄写今日课表,她也不知道第一节课是什么,干脆拿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文书看了起来。
语文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学科。
随意翻开一页,是北宋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大部分人喜欢那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喜欢苏轼豪迈旷达的人生观,喜欢他面对逆境洒脱又从容不迫的心态。
可陶枝更喜欢最后几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超越得失之后的心境澄明。
真正的心灵自由,是不因顺境喜,不因逆境悲。
真正的从容不是对抗风雨,而是看破晴雨本无分别。
陶枝在嘴里念叨着,“也无风雨也无晴。”
同样的诗句,每次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什么时候她也能拥有这般超然物外的心态就好了。
陶枝放下课本,盯着窗外风雨欲来的天空发呆。
直到新同桌在背后喊了一句“借过”。
陶枝回神,抬头,对上男生低垂的眉眼。
那长长的刘海搭在眼皮上,看的陶枝特别想拿剪子给他咔嚓一下剪掉。
这想法好像不太礼貌。
她收回目光,往前挪了挪凳子,给他留出空隙。
余船长腿一迈,擦着她的后背过去,衣服摩擦,带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静电。
虽然他俩坐在最后一排,但后面摆满扫除工具和垃圾桶,空间并不宽敞,加上她的吨位,让本不宽敞的空间更显狭窄。
一中学生多,每个班都要容纳大概七十个学生,不算大的教室从前到后被挤的满满当当。
他们这一届有35个班,29个理科班和6个文科班。
不管什么时候,学理都是主流。
根据政策要求,没有设置快班慢班优班差班等。
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默认1到12班为理科优班,30班为文科优班。
29个理科班里属6班陆予淮风头最盛。
6个文科班里属30班韩书瑶最为出名。
有不少人给这两人组CP,虽然他俩八竿子打不着,话都没说过一句,但不妨碍他们磕的要死要活。
还有闲得无聊的,给陆予淮和韩书瑶写了同人文。
陆予淮发现之后,竟然罕见的发了脾气,要求对方删除,否则要告她侵犯名誉权。
那写书的女孩吓了一跳,红着眼睛道歉并删书。
自此陆韩CP彻底破裂,再没有人把他俩凑到一起。
这事儿之后,大家也发现陆予淮这人并不好说话,看上去清清冷冷,发起脾气也怪吓人的。
陆予淮的迷妹们觉得这是洁身自好爱惜羽毛的表现,对他更加狂热迷恋。
上课铃声响起,第一节课开始。
值日生趁着刚才回来的空隙将课表抄到黑板上。
第一节是数学,开屏暴击。
陶枝一边低头从柜壳里掏出笔记本,草稿纸和数学习题册,一边用余光去瞟自己同桌。
余船迅速地准备好东西,低着头翻看用红笔修改过的错题,很安静,连翻动纸张都没有发出声音。
没想到学生时代的前夫哥是这个样子。
安静的像一块青春里的背景板,像是一阵抓不住的风,像一个轻飘飘的肥皂泡……
陶枝认识余船的时候,他已功成名就,二十七八岁的余船,既不张扬也不低调,行事果决,偶尔还会流露出几分狠厉。
教数学的是个老头,五十岁左右,笑呵呵的,看上去和蔼可亲,很有亲和力。
进班第一句话,“同学们,美好的一天从数学开始了……”
“唉……”大家齐齐叹了一口气,刚跑完操,班里还有此起彼伏的呼哧呼哧喘气声。
老头十分体贴,“同学们,歇好了就动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把黑板上的题目做出来。”
距离期末考试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这阶段各学科都开始复习。
每天做题讲题做题来回循环着。
第三节是班主任的课。
陈璐老师在课间进班,提前几分钟让大家在座位坐好,然后开始点评昨日的量化表现。
昨天表现不好的,晚上违纪的,这节语文课需要到后面站着听,以示惩罚。
陶枝万万没想到,这批需要站着听课的人里有她。
竟然有她?
她昨晚才刚加入这个班好吧?
不止有她,还有余船。
昨天她和余船传纸条,被检查晚自习纪律的小红帽在后门看见了,还记在小本子上,扣了班级量化分。
陶枝无奈的站起来听课,没想到这么多年了,她还要体验一把被罚站的感觉。
余船也站了起来,投给她一个幽怨的眼神。
他也许多年没被罚站过。
通常只有他罚别人工资的份。
这罚站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算了,他现在只是一个高中生。
余船在心里宽慰自己。
由于两人坐在最后一排,所以直接站在自己座位后,也不怕挡着别人。
除了他俩,后黑板还站了五六个。
终于等到了下课,陶枝赶紧坐下歇着,余船把桌下的凳子抽出来,顺便幽幽看了她一眼。
陶枝有些心虚的摸摸鼻子,“看我干嘛?我也不知道还有人抓纪律……”
她早忘了这回事。
余船瞥她一眼,轻哼一声,没说话,继续翻开数学练习册做题。
陶枝眨眨眼,转了下眼睛,忽然凑到他耳边,盯着他长长的眼睫毛,低声问道:“体育室那个男生就是你,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