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 章 孤臣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如玥和五福晋他塔喇氏本就交好,自然聊得开心。


    胤祺这个老实人,对上胤禛这个四哥,那是言听计从。


    双方都很满意。


    这次封爵,胤禛全然不顾长幼次序。


    胤禛表面看似严肃刚正,实则是个性情中人。


    去世的乌拉那拉氏从前以为丈夫重规矩,实则她根本没有仔细了解过。


    胤禛行事是非黑白分明,因与十三交好,便力排众议将其越级晋封亲王,更将户部、营田水利这两个要害衙门尽数交托。


    而对老三、老八则刻意压着爵位不动,朝臣虽有非议,也被他强行压下。


    其中缘由,胤禛心里自有一本账。


    瑶瑶册封福晋前,老三借星象之事构陷四贝勒府,若是成事,瑶瑶定会被太上皇所恶。


    老三福晋也曾对瑶瑶出言不逊,加之老三与十三弟不睦,这些旧怨胤禛件件记在心头。


    在他看来,老三做个贝勒已是抬举。


    至于老八,更是让他厌恶。


    木兰围扬时虽与老大联手,但刺客却是老八找的。


    当时,刺杀胤禛的,就是天地会的人。


    在木兰围扬时,康熙也曾问过胤禛,关于刺客的看法。


    胤禛也没有说谎,那些刺客,确实是天地会的人,和当初刺杀太子是一批人。


    待诸兄弟各司其职,朝局渐稳之际,老八胤禩于京郊遭遇刺杀。


    这扬刺杀,导致老八的左臂受到重伤。


    今后,他的手臂不能再提起重物。


    胤禛明面上震怒彻查,暗地里却借机清洗朝堂,安插亲信。


    当夜听闻八贝勒府传来的诊断消息,他还颇有闲情的与如玥小酌。


    待老八伤愈后,胤禛便召其入宫。


    胤禛见了人,第一件事便是将八贝勒与天地会往来的密证掷到老八面前。


    胤禩拾起细看,面色几经变幻,指节渐渐发白。


    “八弟。”胤禛端起茶盏轻啜,“皇阿玛最重子嗣传承,你这般情形....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也难入圣心。再说,如今朝堂积弊已深,容得你再施仁政?”


    见胤禩脸色难看,胤禛不为所动,继续开口:“这数月你该看明白了,十四是朕的人,钮祜禄、瓜尔佳、赫舍里诸族皆归心于朕。论礼法、实力、子嗣,你毫无胜算。不如为弘旺谋个前程。”


    良久,胤禩苦笑出声:“皇上好手段。只是臣没想到......二哥竟肯将经营多年的势力尽数相让。”


    他输了,他小看了四哥,但也没想到二哥会做到这般地步,把自己手里的势力,尽数给了四哥。


    他以为,二人会自相残杀的。


    一个女子,对二哥影响这般大么?


    胤禩询问:“皇上可要微臣做些什么?”


    胤禛目光锐利,淡淡开口:“朕要你当孤臣,做朕手中的一把刀。”


    胤禛素来秉持的处事之道,是从不畏惮开罪于人。


    于他而言,恪尽职守、秉公办事方为要务。


    然而,他即将要做的事必将触动无数士绅的利益。


    夜深人静时,他凝视着案头摇曳的烛火,也会思索后世会如何评判他。


    他不愿在后世史册中留下骂名,更不愿瑶瑶被他牵连。


    这些日子,他时常与瑶瑶探讨历史,在二人的交谈中,他忽生明悟:若有一柄利刃,能代他行那得罪人之事,岂非上佳之选?


    思及人选,胤禛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竟是老八这张总是挂着温和笑意的面容。


    这个八弟素来以仁厚自居,可那副温良皮囊之下,当真存着纯善之心么?


    倘若让这位贤王改头换面,做个铁面无私的酷吏、孤臣.....念及此,胤禛唇角不由掠过一丝玩味的笑意。


    胤禩伏跪在冰冷的青砖上,心底闪过一丝苦涩。


    老四这般做,分明是要将他置于烈火之上炙烤。


    孤臣?


    这是要斩断他所有退路,令他众叛亲离啊!


    脑海中闪过府中惶惶不可终日的福晋,还有年幼的弘旺.....胤禩闭了闭眼,终是将额头重重叩在御前:“臣.....遵旨。”


    龙案前,胤禛微微颔首。


    皇阿玛如今尚在病中调养,有兵部、吏部为其传递消息,想必很快知晓他的动作。


    只是.....皇阿玛能做什么改变?


    时移世易,今非昔比。


    但愿皇阿玛得知他们兄弟齐心后,不会病的更重。


    后宫中


    如玥正为裁撤宫人做准备。


    自宋氏等人入宫后,如玥特意给了她们一段时日适应宫中生活。


    按例,贵人位份的用度本不算丰厚,但如今后宫妃嫔稀少,如玥作为中宫皇后,有心为她们添些体面。


    这般施恩,旁人只会赞她贤德大度。


    因此,宋氏等人虽位份不高,日子反倒比从前在府中更滋润了些。


    安氏性子老实,见待遇优渥,心中欢喜。


    前些日子见了儿子一面,见他依旧憨厚懂事,平日也肯听弟弟妹妹的话,便彻底安了心。


    她最是信服如玥。


    无论是如玥主动请皇上为弘时赐名,还是为他定下乌拉那拉氏的亲事,桩桩件件都是恩典。


    在她看来,跟着皇后娘娘,总不会错的。


    宋氏等人也心知肚明,此番优待是娘娘对她们安分守己的嘉奖。


    毕竟当初即便不入宫,她们也未生事端,这份乖顺肯定是让娘娘满意的。


    待众人适应了宫中的日子,苏怡然正琢磨着开个教习班,教导张氏、陈氏昆曲时,忽然得到如玥传召。


    几人不敢耽搁,即刻赶往永寿宫。


    踏入宫门,众人不由惊叹。


    这永寿宫外头的布局竟与景园有几分神似,一砖一瓦皆透着熟悉的雅致。


    苏怡然笑道:“果然是娘娘一贯的喜好,连景致都令人倍感亲切。”


    众人闻言纷纷附和。


    入殿后,宫女已备好茶点。


    几人行礼落座,如玥含笑开口:“今日唤你们来,是有事需诸位相助。”


    众人连忙应声:“娘娘尽管吩咐,臣妾等定当尽心效力。”


    如玥目光扫过众人,见她们气色红润,神采奕奕,心下忽生一丝奇异的满足。


    瞧这一个个养得精神抖擞,可不都是她的功劳?


    这念头一闪,她自己倒先被逗乐了,随即温声道:“如今宫中冗员过多,需裁撤部分人手,此番动静颇大,还需你们从旁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