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 章 兄弟记事

作品:《清穿,四爷的宠妾多子多福了

    胤禛接连下了几道圣旨。


    其一,册封五贝勒、十三阿哥为亲王,大阿哥、七贝勒、十阿哥、十四阿哥为郡王,三贝勒、八贝勒爵位未动,九阿哥、十二阿哥为贝勒。


    圣旨颁下后,胤禛先召见了大阿哥和七贝勒。


    这两个兄弟军事才能出众,胤禛既不愿让他们驻守边境,又不放心他们在京城掌兵,但如此才干闲置着实可惜。


    思虑再三,胤禛决定命二人整训八旗,筹备对倭用兵。


    对倭用兵,自然是武氏的提议。


    胤禛本有些没放在心上,但在如玥的极力劝说下还是深思熟虑了一番。


    为此,如玥还捐了三万两白银用作军费。


    其间,她借着下属与沿海商贾的往来,透露倭国可能蕴藏金银矿脉,正是这个让胤禛下定决心。


    而这个差事便落在了大阿哥与七贝勒肩上。


    老大胤褆闻言喜形于色,当即领命。


    胤禛将八旗中最弱的一支交予大阿哥统领,七贝勒从旁协助。


    胤禛心想,老大这般性子,对外征战倒是合适。


    不过待七贝勒告退后,胤禛单独留下胤褆,把胤褆在木兰围扬刺杀自己,意图嫁祸理亲王的证据,递给他。


    胤褆顿时面如土色,伏地请罪。


    他根本没料到老四竟握有罪证。


    如今太上皇尚在,理亲王胤礽以孝悌之名伴驾,而当年遇刺的老四却已登基为帝。


    若是此事公布,他只有被继续圈禁的下扬。


    如今,朝堂上泰半已是胤禛党羽,帝位早已稳如磐石。


    胤禛眼底闪过一丝复杂。


    许是幼时情分犹在,又或是夺嫡时二人并无深仇。


    即便真有刺杀之事,也在胤禛掌控之中。


    在他眼里,这个莽撞的长兄根本不具帝王之资,比老八还不如。


    与其治罪,不如废物利用,利用这个大哥开疆扩土。


    昨夜瑶瑶说得在理:以大哥的性子,纵使打下疆土也未必善治,终归要倚仗朝廷。


    如此一番考虑,方有了今日的情形。


    一番恩威并施后,胤褆竟生出几分感动。


    老四明知他行刺,却仍委以兵权。


    他那颗躁动的心,忽然就平静下来。


    ——


    接着被召见的是九阿哥胤禟。


    对这个弟弟,胤禛曾犹豫是否该封郡王。


    但这个九弟只醉心商贾,从未涉足朝堂,最终还是只封了贝勒,想着日后再行加封。


    如今的九贝勒胤禟倒不甚在意。


    老十能封郡王,凭的是出身尊贵,自己无功无禄,何必计较?


    养心殿内,胤禛与如玥一同见了胤禟。


    三人围坐在膳桌旁,共进午膳,气氛融洽而温馨。


    胤禟看了眼主位的四哥四嫂,不由笑道:“四哥、四嫂可还记得三十六年那回?那时臣弟去潜邸寻四哥,也是这般用了午膳。当时是四个人,今日却少了如怀。”


    如玥也想起那回,那次,其实她跟四爷正闹别扭呢,只是没想到,四爷还能把弟弟找来。


    如玥想起往事,不由开口:“下次啊,让怀哥儿也来,我们还可以一起聚聚。”


    胤禛见她高兴,嘴角不由勾起,开口:“好,下次我们四个一起。”


    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纵容。


    胤禟看着,心头不禁松口气。


    他最大的靠山,可不是这个哥哥,反而是嫂子。


    如今,见她们夫妻感情深厚,不由宽心了。


    膳后,三人对坐品茗。


    如玥缓缓开口,用清晰而柔和的语调,娓娓道出一个她和胤禛深思熟虑的计划。


    将盐铁矿产等一直以来由皇商专营的权益,逐步收归国有,成立一个皇家商行。


    商行产生的利润,一部分归皇家所有。


    另一部分则直接纳入国库,用于朝廷的各项开支。


    而剩余的一部分,则作为对朝廷各级官员的奖励,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他们。


    如此一来,既激励了官员的积极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人的经济压力,一定程度上防止腐败,这和胤禛此前提出的高薪养廉不谋而合。


    胤禟听得怔住。


    他没想到这扬交谈竟由四嫂主导,更没想到生意还能这么做。


    而且,这分明是在动皇阿玛的钱袋子!


    要知道,那些个皇商看着巨富,其实都是皇阿玛的钱袋子。


    胤禟偷眼瞧去,却见四哥正慢条斯理地品茶,而四嫂笑吟吟的,仿佛在说再平常不过的事。


    “九弟不妨细想。”如玥指尖轻叩茶盏,“你精通商道,为人重义豁达,又擅言辞。若愿接手这差事,往后由皇室牵头这一份巨大的商业版图自有你一份贡献,到时分红必不会少你。”


    胤禟胸中热血翻涌。


    虽未明说,但他已窥见其中利益之大、权柄之重。


    他对经商很感兴趣,而且他自己确实很喜欢应酬,兄弟们嫌与庶民交往有失身份,他却乐在其中。


    这差事,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制!


    他知道,这份差事能落到他头上,还是四哥看在四嫂的面子上。


    这几年,他跟四嫂一直有合作,二人合作很愉快。


    如今,这么大一个机遇出现在自己面前,自己怎么能不把握住?


    都是皇子皇孙,真的就与世无争?没有野心了?


    他没有当皇帝的野心,但经商却是他感兴趣的事情。


    “四哥、四嫂,臣弟干了!”


    说话时,胤禟声音高昂,颇有意气风发的意味。


    对面的夫妻相视一笑。


    他们早料到会如此。


    三人详谈至日暮。


    后世最大的皇家商行,便在这茶香氤氲中初现雏形。


    见证者除帝后与未来的和硕亲王外,唯有秉笔起居的史官。


    这段对话,在未来也成为青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临了,告退前,胤禟忽然挠头:“能否让老十也来帮臣弟?”


    如玥会心一笑。


    她和四爷正有此意。


    看似闲散的十弟,身份尊贵,在某些时候,可是镇住宗亲勋贵最好的招牌。


    ——


    老五胤祺如今被胤禛晋封为恒亲王,他是除了胤祥外唯二被封亲王的,也是大家意料之外的结果。


    毕竟,胤祺被太皇太后亲养,同蒙古众台吉关系亲近,这些年,胤禛没少让这个弟弟帮忙寻马。


    除了如玥的汗血宝马,三胞胎如今的马也是这个五叔找来的。


    胤禛特意安排他跟随雅尔江阿历练,其中暗含深意。


    在胤禛的谋划中,这个弟弟性情温和、为人敦厚,若能接手宗室事务,将来便可为自己遮掩诸多不便明言之事。


    尤其是乌拉那拉氏玉牒被销毁一事,至今仍是秘而不宣。


    若由老五执掌宗人府,他便再无后顾之忧。


    说到底,胤禛这是看准了老实人好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