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民乱之源!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许元描绘的一幅幅工业革命的蓝图,如同一道道天雷,狠狠地劈在了李世民君臣几人的脑海里。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


    一个生产力被极度解放,物资变得无比丰富,国力强盛到不可思议的煌煌大世,就在眼前!


    李世民,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千古一帝,此刻,彻底失态了。


    他嘴唇微微颤抖,双目圆睁,死死地盯着许元,眼神里充满了震撼、狂喜,以及一丝……难以置信的恐惧。


    他恐惧于这种力量的强大,更狂喜于这种力量,将掌握在他大唐的手中。


    “无需人力……日行千里……”


    李世民喃喃自语,他猛地从御座前走下,几步冲到许元面前,双手用力抓住了他的肩膀。


    “许元!”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沙哑。


    “此物……你说的这个蒸汽机,何时能成?!”


    “朕要你,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它给朕造出来!”


    看着李世民那双燃烧着熊熊火焰的眸子,许元的心,也重重地跳动了一下。


    他之所以将蒸汽机的事情和盘托出,除了解决眼下的问题,其实也存了一份试探之心。


    在他看来,封建帝王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稳定。


    是皇权的至高无上。


    而蒸汽机这种东西,代表着生产力的飞跃,也必然会带来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商贾地位提升,工匠阶层崛起,甚至会催生出新的豪强。


    这些,都是潜在的,不可控的因素。


    换做任何一个守成的皇帝,听到这种“奇技淫巧”,第一反应恐怕不是惊喜,而是警惕和排斥。


    他们会认为,这东西会“乱人心”,会动摇国本。


    可是,李世民没有。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一丝的警惕。


    在他的眼中,许元只看到了无与伦比的渴望与雄心!


    这位帝王,他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一个稳定守旧的帝国。


    他想要的,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进取,光耀万古的无上天朝!


    这一刻,许元对眼前的男人,生出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敬佩。


    他知道,自己没有看错这位雄主。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荡,对着李世民,郑重无比地深深一揖。


    “陛下有命,臣,万死不辞!”


    “只要陛下肯集全国之力,给臣足够的支持,不出三五年,甚至更快,臣必让第一台蒸汽机,在大唐的土地上轰鸣转动!”


    “好!”


    李世民松开许元的肩膀,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畅快与豪迈。


    “朕给你工部最高权限,给你军器监所有支持!钱、人、物,你要什么,朕给什么!”


    “朕,等着你的好消息!”


    “哈哈哈哈……”


    李世民的笑声在大殿中回荡,充满了帝王的霸气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他看向许元的眼神,仿佛在看一件足以定鼎江山的绝世瑰宝。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掩饰的震撼。


    蒸汽机……火车……


    这些词汇,像一把把重锤,敲击着他们固有的认知,让他们的大脑至今仍嗡嗡作响。


    虽然他们并不懂许元说的这些是什么,但他们知道,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或许真的要在这个年轻人的手中,拉开序幕了。


    然而,就在这君臣同心,气氛达到顶点的时刻,许元却再次上前一步,神情肃穆。


    “陛下。”


    李世民笑意一敛,看向他:


    “许爱卿,你还有何事?”


    “陛下,空有宝船与蒸汽机之图,不过是空中楼阁。”


    许元的声音冷静得像一盆凉水,瞬间浇熄了殿内刚刚燃起的狂热。


    “想要将这些图纸变为现实,并非臣一人之力可为。”


    “更非军器监一处之地,便能竟全功。”


    李世民眉头微蹙,他听出了许元的话外之音。


    “你的意思是?”


    许元抬起头,目光灼灼地迎上皇帝的视线。


    “臣请陛下,成立一个全新的衙门。”


    “一个独立于工部、军器监之外,专门负责研发格物之道,钻研新技术、新器械的衙门。”


    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两仪殿的每一个角落。


    “臣斗胆为这个衙门请一道旨意。”


    “每年,朝廷需从国库中拨出一笔固定的巨款,专门用于此衙门的各项开销,无论丰年灾年,雷打不动。”


    “臣还要请一道圣令。”


    “凡此衙门所需之能工巧匠、算学大家,天下州府,皆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此言一出,殿内刚刚平复的气氛,瞬间又变得微妙起来。


    长孙无忌的眉头,不着痕迹地皱了一下。


    房玄龄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深思。


    每年固定一笔巨款?


    还要调动天下的人才?


    这动作……是不是太大了些?


    李世民眼中的火焰,也缓缓冷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帝王特有的深邃与审视。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踱步走回了龙椅,缓缓坐下。


    手指,再次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咚。


    咚。


    咚。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大殿内,落针可闻。


    许元静静地站着,他知道,李世民在顾虑什么。


    过了许久,李世民幽幽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许元,你可知,你所说的蒸汽机,若真能功成,会对大唐,对天下,意味着什么?”


    许元躬身,脸上不卑不亢!


    “臣知晓。意味着生产力的极大提升,意味着大唐国力将远迈汉唐,臻至前所未有之境地。”


    “说得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话锋却陡然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但你可曾想过,生产力提升之后呢?”


    “一台蒸汽纺纱机,可抵百名织女。那多出来的九十九个织女,去做什么?”


    “无需牛马的火车,日行千里。那天下万万千千的脚夫、马夫、船夫,又该如何生计?”


    “当天下百姓,不再需要为了衣食终日劳碌,他们有了大把空闲的时间,又会去做什么?”


    李世民的声音一句比一句沉重,一句比一句冰冷。


    “民若饱暖,则思淫欲。民若有闲,则易生事端。”


    “自古帝王心术,以农为本,便是要将万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之上,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疲于奔命,如此,方无余力他顾,天下方能长治久安。”


    “你这蒸汽机,固然能让大唐富强,可也同样是给了天下万民,一柄可以撬动江山社稷的利器!”


    “届时,人心思变,天下动荡,这个后果,你想过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