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为何?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甘露殿。


    这里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与休憩的地方,远比太极殿来得随意舒适。


    此刻,殿内已经摆上了一席精致的午膳。


    菜品不多,但样样都是珍馐,香气四溢,令人食指大动。


    李世民已经换下了一身沉重的冕服,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少了几分帝王的威严,多了几分家常的随和。


    “都坐吧,不必拘礼。”


    他笑着招呼道,“陪朕用顿便饭。”


    “谢陛下。”


    许元三人谢恩落座。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显然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神态自若,举止得体。


    席间,李世民与二人谈论着一些朝堂政务,气氛轻松了许多。


    许元则默不作声,安安静静地当个听客。


    “许爱卿,怎么不动筷子?”


    李世民的目光,忽然落在了许元的身上。


    “尝尝这御膳房的手艺,可还合胃口?”


    许元闻言,拿起象牙箸,夹了一块烤得外酥里嫩的羊肋。


    入口,咀嚼。


    然后,他的眉头,不易察觉地,轻轻蹙了一下。


    这动作极为细微,但还是被一直观察着他的李世民,精准地捕捉到了。


    “许元,何故皱眉?”


    “莫非是朕御膳房做的菜,难以下咽?”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也停下了筷子,有些好奇地看向他。


    许元很快便恢复了常色,放下筷子,恭声回道:“多谢陛下赐宴,佳肴美味,臣……食之甚幸。”


    他说得客气,但那句“食之甚幸”里,却透着一股子勉强。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心中皆是暗道这年轻人好大的胆子,竟敢在陛下面前,流露出对御膳的不满。


    然而,李世民却并未生气,反而饶有兴致地问道。


    “哦?听爱卿的口气,似乎是这御膳,不合你的胃口?”


    话音刚落,他忽然又想起了什么。


    “朕倒是忘了。”


    李世民看着许元,眼中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朕听闻,你在长田县时,曾在那里的酒楼,弄出了不少新奇的菜式。”


    “什么爆炒,什么红烧,味道极佳,连朕和赵国公、鄂国公在那里的时候,也曾多吃了不少。”


    “吃惯了你长田县的美食,再来对比朕的御膳房,倒是确实有些不足了。”


    听到李世民这略显酸溜的话,许元也不敢托大,当即连忙起身,躬身行礼。


    “陛下谬赞了,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乡野吃食,偶然得之,岂能与宫中御膳相提并论。”


    他顿了顿,语气诚恳。


    “臣在长田县时,不过是为了让治下百姓能多些果腹之物,这才琢磨了些新做法,实乃是情势所逼,当不得陛下如此夸赞。”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捧了御膳,又解释了缘由。


    然而,李世民却似乎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摆了摆手,打断了许元的话。


    “行了,在朕面前,就别说这些场面话了。”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许元身上,带着一丝洞察人心的锐利。


    “朕吃过你长田县的菜,也吃着这御膳房的菜,哪个更好,朕心中有数。”


    他的话语很平淡,却让许元的心头微微一凛。


    这位帝王,比他想象中还要直接。


    “不过……”


    李世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随意起来。


    “长田县是长田县,长安是长安。”


    “既然来了这长安城,入了这朝堂,那便要习惯这里的一切。”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饮食,只是其一。”


    这句话,听似在说菜肴,实则意有所指。


    长安的规矩,朝堂的规矩,远比这饮食要复杂得多。


    许元何等聪明,立刻便听出了弦外之音。


    他再度躬身,神色肃然。


    “臣,谨遵陛下教诲。”


    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殿内的气氛,因为这几句简短的对话,似乎又恢复了之前的轻松。


    然而,没过多久,李世民简单吃了一些东西之后,便放下了茶杯,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被他抛了出来。


    “许元。”


    “臣在。”


    “你从长田县动身,到如今入主大理寺,算算时日,也不短了。”


    李世民的指节,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你可知,为何朕至今,都未曾派人去长田县,接替你的县令之职?”


    轰。


    这个问题,犹如一道惊雷,在许元的脑海中炸响。


    他整个人,瞬间一愣。


    这个问题,何止是他知道,简直就是一根刺,一根一直扎在他心头,让他夜不能寐的刺!


    自打他离开长田县的那一刻起,他就在等。


    等李世民的后手。


    在他看来,长田县,那个被他打造成铁桶一块,百姓只知有许青天,而不知有朝廷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帝王而言,都是卧榻之侧的酣睡猛虎。


    更何况,那里还有一支战力堪比玄甲军的私兵,还有能开山裂石的火药!


    这些东西,无论哪一样,都足以让一位帝王寝食难安。


    按理说,李世民在亲眼见识过长田县的一切,并且将自己调离之后,第一件事,就应该是立刻派遣心腹,以雷霆之势,接管长田县的一切。


    收编军队,掌控工坊,更换官员,将那个“许元”的烙印,从长田县的每一寸土地上,彻底抹去!


    这才是帝王心术,这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做法。


    为此,许元早已布下了后手,他在长田县的情报网,日夜不息地监视着每一个进入长田县的陌生面孔。


    只要朝廷的兵马一动,他这边立刻就能收到消息。


    可是……


    没有。


    什么都没有。


    长田县一如往昔,他离开时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朝廷仿佛彻底遗忘了那个地方,没有派去一兵一卒,甚至连一个接替他的官员都没有任命。


    这太不正常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世民到底在想什么?


    这个问题,如同一团迷雾,始终缠绕着许元,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此刻,被李世民当面问出,他心中的惊疑,更是达到了顶点。


    许元抬起头,迎上李世民那双深邃如海的眼眸,他试图从中看出些什么,却只看到一片平静。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摇头。


    “臣……愚钝。”


    “不知陛下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