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条件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这是实话。


    他确实想不通。


    听到这个回答,李世民的脸上,忽然绽开了一抹笑容。


    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自得,几分……看穿了晚辈心思的玩味。


    “呵呵。”


    他轻笑出声。


    “许元啊许元,你倒是聪明,可有时候,也把朕想得太狭隘了。”


    许元心中一动,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李世民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甘露殿的殿宇,望向了那遥远的凉州。


    “你是不是以为,朕亲眼见过长田县的富庶,见过那里的百姓只认你这个县令,见过你那支玄甲军后,心中便会充满猜忌与不安?”


    “以为朕会将你调离,再派大军前去,将你辛苦建立的一切,都收归朝廷,为你打上一个‘乱臣贼子’的烙印?”


    李世民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重锤,狠狠地敲在许元的心上。


    他……他竟然全都知道。


    许元的心,沉了下去。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这本就是君王与权臣之间,亘古不变的矛盾。


    人性如此,并非是李世民个人狭隘而已。


    可李世民接下来的话,却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朕知道,长田县的百姓,只认你许元。那又如何?”


    李世民的语气,陡然变得高亢,带着一股睥睨天下的雄浑气魄。


    “他们,终究还是朕大唐的子民!”


    “他们脚下的土地,终究还是朕大唐的疆域!”


    “在这偌大的天下,有一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富庶得堪比江南鱼米之乡。朕这个做皇帝的,难道不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吗?”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掷地有声。


    “莫不是以为,朕李世民,会和前隋那位一样,连自己治下有一个不受绝对掌控的富庶之地都容忍不了?”


    “那样的帝王,也配开创盛世?”


    许元呆住了。


    他怔怔地看着龙椅之上的那个男人,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


    震撼。


    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从心底最深处涌了上来。


    虽然他知道李世民在历史上评价颇高,但所谓哪个帝王不心狠?从玄武门之变一路走来,杀兄杀弟他都做了,又岂会妇人之仁?


    所以,许元一直以来,都将李世民当成一个权谋家,一个有能力但绝不是大善人的君主来看待。


    他认为,君主的第一要务,永远是江山社稷的稳固,是权力的绝对集中。


    任何潜在的威胁,都必须被扼杀在摇篮里。


    长田县,就是那个最大的威胁。


    所以他断定,李世民一定会对长田县动手。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李世民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那番话里,没有丝毫的猜忌与算计,只有身为帝王的自信,与海纳百川的胸襟!


    有这样一个富庶和谐的地方,他李世民没有不高兴的道理!


    这一刻,许元忽然明白了。


    自己,终究还是小看了这位被后世与秦皇汉武一起评价的男人。


    他的格局,他的眼界,远非自己所能想象。


    他或许善于权谋,但他更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君主!


    他的心中,装的是整个天下,是万千黎民!


    一瞬间,许元心中那份一直存在的,源于穿越者的优越感,悄然崩塌。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


    是的,敬佩。


    对这位大唐帝王的敬佩。


    许元脸上的神情变幻,从最初的惊疑,到震撼,再到此刻的释然与敬佩,全都被李世民尽收眼底。


    看到许元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真情实意的钦佩,李世民的心情,似乎也好了不少。


    想从这个滑得像泥鳅一样的小子脸上,看到这种表情,还真是不容易。


    他端起茶杯,悠然地喝了一口。


    不过……


    紧随其后,李世民的嘴角,又勾起了一抹莫测的弧度。


    “当然。”


    他缓缓开口,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朕之所以不动长田县,除了方才说的那些。”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许元刚刚平复下去的心绪,再一次被提了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


    而且是……更重要的原因?


    他立刻拱手:


    “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一双鹰隼般的眸子,牢牢地锁定了许元,随后一字一顿的说了出来。


    “这个原因,就是你。”


    啊?


    闻言许元懵了。


    因为自己?


    他看着龙椅上那个男人,那双深邃的眼眸里,不再是先前睥睨天下的霸气,反而带着几分追忆,几分……感慨。


    李世民没有让他久等,声音缓缓响起,仿佛在叙述一个亲眼所见的故事。


    “朕与无忌,还有敬德他们,在长田县的那段时日,并非只是走马观花。”


    他的目光飘向远方,似乎又回到了那个位于凉州边陲的小小县城。


    “朕看到了什么?”


    “朕看到了田间地头,新粮堆积如山,农夫脸上洋溢着的是发自内心的笑容,而不是为了应付官府的伪装。”


    “朕看到了工坊之内,炉火熊熊,人人各司其职,不见一个游手好闲之辈。”


    “朕看到了学堂之中,朗朗书声,不论男女,无论贫富,皆有受教之权。”


    “朕甚至看到,那里的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李世民的声音顿了顿,转回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许元。


    “许元,你可知,这八个字,朕只在古籍中见过。”


    “可朕在你治下的长田县,亲眼见到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朕常说,天下初定,四海升平。可朕心里清楚,那不过是相较于前隋末年的乱世而言。”


    “如今的大唐,饿殍虽少,但百姓依旧过得清苦。所谓太平,不过是有吃有穿,苟活于世罢了。”


    “可长田县不一样。”


    “那里的百姓,才真正称得上是富足、安乐、和谐。”


    “朕想要这天下,朕想要这大唐所有的子民,有朝一日,都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话音落,甘露殿内,一片死寂。


    许元的心,在狂跳。


    他终于明白了。


    李世民的野心,远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他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太平的江山,他要的,是一个前无古人的煌煌盛世。


    而长田县,就是他亲眼看到的,那个盛世的雏形。


    就在许元心神激荡之际,李世民的脸色,忽然变得无比郑重。


    他收起了所有的感慨与追忆,帝王的威仪重新笼罩了整座大殿。


    “朕之所以不动长田县,之所以将这一切都原封不动地留着。”


    他看着许元,一字一顿。


    “是因为,朕要与你,谈一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