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入职大理寺

作品:《贞观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别辞职!

    次日清晨,天光微亮。


    许元换上一身寻常的青色常服,独自一人,步行前往皇城之中的大理寺。


    朱雀大街上行人渐多,两侧的坊墙高耸,将整座长安城切割成一块块豆腐般的整齐格子。


    空气中弥漫着清晨特有的微凉与一丝炊烟的暖意。


    大理寺的官署坐落在皇城一隅,门前两尊镇邪的石獬豸,在晨光中显得威严肃穆,无声地昭示着此地的铁面无私。


    高悬的匾额上,“大理寺”三字笔走龙蛇,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门口的卫士见许元衣着普通,本想上前盘问,但许元只是淡淡地从怀中取出了昨日宫中内侍送来的任命文书与金鱼袋。


    卫士看到那明黄色的绸缎与象征身份的鱼袋,神色一凛,瞬间躬身行礼。


    “大人请。”


    许元微微颔首,迈步踏入了大理寺高高的门槛。


    院内青砖铺地,廊柱皆为丹漆,来往的官吏脚步匆匆,神情严肃,空气中都仿佛凝结着一股律法的沉重。


    他按照卫士的指引,来到一座偏厅,通禀了身份。


    不多时,一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官员快步从内堂走了出来。


    此人面容和善,身着一身绿色官袍,见到许元,脸上立刻堆起了热情的笑容,拱手道:


    “想必这位便是新任的大理寺丞,许元许大人吧?”


    许元回了一礼:


    “正是在下,敢问足下是?”


    青年官员笑容不减,姿态放得很低:“下官大理寺评事刘畅,见过许大人。昨日便听闻陛下简拔英才,不想许大人如此年轻有为。”


    “刘评事客气了。”


    许元淡然道。


    他能感觉到对方的善意,但这官场之上,初见的善意背后藏着什么,还需慢慢观察。


    刘畅似乎是个玲珑剔透的人物,见许元话不多,便主动引着路,一边走一边介绍道:


    “许大人,咱们大理寺卿孙大人今日恰好告了病假,寺中事务暂由大理正郑庭之郑大人总揽。下官已经通禀过,郑大人正在公廨房等您。”


    他又稍稍靠近了些,压低声音补了一句。


    “郑大人是大理寺的老人了,资历深厚,脾气嘛……有些古板。大人您初来乍到,多担待些。”


    许元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点了点头:


    “有劳刘评事提醒。”


    穿过几重回廊,两人来到一间颇为宽敞的公廨房前。


    刘畅在门外躬身禀报:


    “郑大人,许寺丞到了。”


    “让他进来。”


    一个苍老而略带沙哑的声音从房内传出,听不出喜怒。


    刘畅对许元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则识趣地停在了门外。


    许元推门而入。


    房内陈设古朴,一股浓郁的墨香与陈旧书卷的气味扑面而来。


    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端坐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老者身着绯色官袍,身形清瘦,面容上沟壑纵横,一双眼睛半开半阖,仿佛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他便是大理正,郑庭之。


    许元进来后,他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只是慢条斯...理地用茶盖撇着杯中的浮沫。


    这是一种无声的下马威。


    许元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不动声色,按照礼制,不卑不亢地拱手道:


    “下官许元,见过郑大人。”


    郑庭之这才缓缓放下茶杯,抬起那双浑浊却又透着精光的眸子,上下打量了许元一番。


    那目光,不像是上官审视下属,倒像是在估量一件货物的成色。


    “你就是许元?”


    他慢悠悠地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天然的傲慢。


    “是。”


    许元回答得干净利落。


    “听闻你是从凉州那等边鄙之地调任过来的?看你如此年轻,能有如此殊荣,倒是奇事。”


    郑庭之的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讥讽。


    “有什么问题吗。”


    许元滴水不漏地问道。


    郑庭之轻哼了一声,身子往后一靠,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盘问道:


    “老夫观你年纪轻轻,不知是出自何门何阀?家中可有长辈在朝中任职?”


    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


    官场,历来是世家门阀的天下。


    一个人的出身,几乎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许元的黑眸深邃如井,平静地迎着对方审视的目光。


    “回郑大人,下官乃凉州长田县人士,布衣出身,家中世代务农,并无长辈在朝为官。”


    此言一出,郑庭之眼中最后那点兴趣也消失殆尽。


    他脸上的轻蔑几乎不再掩饰,仿佛听到了什么脏了耳朵的笑话。


    “呵,布衣……”


    他从鼻腔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嗤笑,随手从案几上拿起一份文书,看也未看便丢了过来。


    “也罢,既然是朝廷的旨意,老夫也不好说什么。”


    “你既已入职,便不能白食俸禄。”


    “城南镜湖新出了一桩案子,你今日便去处理了吧。”


    那份文书轻飘飘地落在许元脚前,像是一种施舍。


    许元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大理寺丞,从六品上,乃是卿、少的佐官,负责审核寺内呈上来的各种疑难案件,是坐堂审案的主官之一。


    让他一个堂堂大理寺丞,去做那些评事、司直才需要亲赴现场的勘察核验之事,这已经不是下马威,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他双拳在袖中微微握紧,一股寒意自眼底升腾而起,刚要开口质问。


    “许大人!”


    门口的刘畅一步跨了进来,抢在他开口之前,满脸堆笑地躬身将地上的文书捡起,双手呈给许元。


    “许大人,郑大人这是器重您,想让您尽快熟悉我大理寺的办案流程呢。您刚来,下官陪您走一趟。”


    说着,他不动声色地对许元使了个眼色,同时用身体微微挡在了许元与郑庭之之间,轻轻拉了许元的衣袖一下。


    许元眯了眯眼,将涌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他看了一眼满脸焦急的刘畅,又看了一眼书案后那张倨傲冷漠的老脸,最终还是将目光落在了手中的文书上。


    “既是郑大人吩咐,下官自当遵从。”


    他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却让公廨房内的温度降了几分。


    郑庭之见他服软,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像是驱赶苍蝇。


    “去吧。办不好,就别回来了。”


    说罢,便又端起茶杯,闭目养神,再也不看许元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