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她的名字,再次响彻京城
作品:《绿茶表妹欲上位,我搬空全府休渣夫》 这一日是沈知夏同赫连明月的最后一场比试。
今日金銮殿内的格局与往日略有不同。
高台之上,除了端坐于龙椅上的萧承湛,他身侧只有穿着紫色宫装、面如寒霜的大长公主萧凌雪,太后并没有出席比试。
御阶之下,除了孔老先生之外,左右分别是吏、户、礼、兵、刑五位尚书。除此之外则是左右丞相、荣安侯、淮阳侯、几位手握兵权的大将军。
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兵部尚书身旁的陆砚之。
他低垂着眼,面色复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大殿中央,摆放着两张书案,沈知夏与赫连明月分别立于其后。
孔老先生缓缓起身,沉思片刻后,念起了今日的比试题目。
“今有流民十万,自北疆战乱之地而来,朝廷,该以何种对策处之?”
沈知夏听完,忍不住在心里喊了一句老狐狸。
昨日孔老就以北疆战事为题,狠狠挫了赫连明月和北狄使团的面子。
今日他再次以北疆战事出题,可以说是将北狄的野心摆在了明面上。
此时的赫连明月,脑海中一片空白。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这最终一局,已不仅仅是两个女人之间的较量,而是考验真正的安邦定国之能,简直不要与科举殿试题目了。
孔老先生目光平静地看向赫连明月,缓缓开口道,“明月郡主,请先作答。”
赫连明月嘴唇哆嗦了几下,结巴着道,“流民…开设粥棚。”
孔老问道,“朝廷没有那么多钱粮,若是流民暴动,该当如何?”
“这…”赫连明月抿了抿唇,“我听说大宁是有京郊大营的,让人日夜巡视,以免这些人不受控。”
孔老轻轻一笑,继续发问,“看来明月郡主是要用武力镇压这些可怜的百姓?敢问郡主,你可知十万流民若要镇压得住,需要多少将士?此时若是恰逢暴雨连绵,生了疫病,又该如何?”
赫连明月眼神明显地慌乱起来,“生了疫病…自然…自然是要将人控制住…”
“如何控制?”
“杀一儆百…”赫连明月声音已经抖了起来,“让他们不敢反抗。”
此时的赫连明月,已经忘了自己究竟在说什么。
她原本以为,昨日的题目已经是孔老所能想到的,羞辱北狄的极限了。
孔老冷嗤一声,嘲讽地道,“看来北狄以往面对相同的事情,都是这样处置的。”
整个金銮殿,落针可闻。
几位尚书眉头紧锁,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失望甚至鄙夷。
荣安侯冷哼一声,别过头去,就连陆砚之都忍不住皱紧了眉头,看向赫连明月的眼神充满了难以置信——如此野蛮、蠢笨的女人,竟出自一位意图成为大宁皇后的番邦郡主之口?
孔老先生深深叹了口气,目光转向沈知夏,声音放缓,“沈小姐,该你了。”
沈知夏微福了福身,清朗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之中。
“孔老,诸位大人。十万流民,并非天生暴民。他们因战乱而远离家园,没了活路,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朝廷。”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同样的事情,民女曾做过一次,虽然人数不多,却也算得上熟悉。民女认为,其一,设立粥棚,由户部先行安置流民米粮,再从全国各处粮仓征调粮食,以缓解朝廷压力;其二,以工代赈,授民以生路。”
“流民之中,不乏青壮劳力,朝廷可以开垦京畿荒地,划归流民耕种,使其有立身之本;其三,扶持工坊,安置妇孺。可以鼓励各城富商,设立工坊,由朝廷牵头,兴办织造、编织等轻工坊,优先雇佣流民妇孺,让这些无依无靠之人,有能力补贴家用,还可以缓解京城压力,不至于让十万人都聚集在京城,而是散到各城各镇;其四…”
沈知夏还在滔滔不绝地说着。
从解决温饱到提供生计,从利用劳力到安置弱势,将流民散于全国,征调草药来缓解疫病,整合资源渡过难关后的钱粮回流,都一一做了详细的安排。
一套完整的方案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待她全部说完,工部尚书第一个忍不住拍案而起,激动的胡须都在乱颤,“开荒、修堤、设工坊,既能安置流民,又能将施粥所出尽快回流!”
荣安侯则骄傲地看向萧凌雪,就好像场中站着的是自己的女儿一般,毫不吝啬地夸奖道,“沈小姐当真是治国奇才,殿下,您说呢?”
萧凌雪没什么表情,只死死地盯着沈知夏。
孔老先生朗声大笑,给出了结论,“此一局,沈知夏,胜。”
赫连明月双目赤红,指着沈知夏,吼道,“这不公平!她…她说了自己曾处置过类似的事,这次不过是照搬过来罢了!她作弊,这局不算!”
“放肆!”
萧承湛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怒火,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眼神凌厉,“金銮殿上,众目睽睽,朕与众爱卿皆在!沈小姐纵然处置过流民又如何?胜了便是胜了,明月郡主如此污蔑于她,简直无耻!”
“皇上息怒,”孔老先生看向萧承湛,躬身道,“郡主既然不服,那老朽便再出一题,权当验证。”
萧承湛喘着粗气,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摆了摆手示意孔老发问。
孔老先生目光转向沈知夏,思索半晌,开口道,“沈氏,你方才的回答,可谓十分周全。老朽问你,若是流民之中,混有北狄细作,借机煽风点火,传播疫病,意图颠覆我大宁,又当如何?你要如何确保你安置流民的政策,不被敌国所利用?”
加上昨日那道题目,孔老先生可谓是将北狄所有的打算全都问了出来。
赫连明月和北狄使臣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沈知夏微微弯了弯嘴角,仿佛早有预料,从容应道,“孔老所言极是。民女认为,想要防范细作,首重‘编户连坐’与‘举报重赏’。登记造册时,按同乡、同族登记成册,十户一甲,百户一保。让大家互相监督,但凡有一户出现细作,同甲连坐。这样能使大家互相监督。”
“再者,广布告示,鼓励举报,凡举报者,一经查实,赏银百两。若发现疫病,第一时间要做的,不是将百姓困于城中,而是由朝廷派出官吏和大夫,将病患迁至城外或特定区域隔离治疗,严防扩散。最后,流民安置地,一定要有将士暗中布控,一旦有异动,便可直接镇压。恩威并施,刚柔同济。”
她回答得滴水不漏,一直竖着耳朵听的兵部尚书,甚至拿出了一个册子认真将沈知夏说的话给记了下来。
孔老先生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大笑起来,“秒极!虽说还有一些不够详尽之处,但一个女子能有这番思虑,实属不易。”
他瞥了赫连明月一眼,再次声音洪亮地宣布,“这一局,沈知夏赢得堂堂正正。”
荣安侯与淮阳侯相视而笑。
陆砚之坐在最边上的位置,看着殿中央从容自若的女子,心底犹如翻江倒海。
这个曾属于他的女人,此时竟然光芒万丈,耀眼得如同天上的骄阳。
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为何瞎了眼,要逼走沈知夏。
高台之上,萧承湛激动得小脸通红,几乎要原地跳起来。
萧凌雪坐在一旁,眼睛里的怨毒和忌惮,几乎如利剑一般直刺向沈知夏。
此女不除,必成大患!
“怎么会……”赫连明月失魂落魄地喃喃自语,身体也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此时,早就等在一旁的慈宁宫大太监走上前来,朗声道,“赫连明月,九局比试,四胜五负,不得参与大宁选秀!”
萧承湛紧接着站起身,面带嘲讽地冲着赫连明月道,“明月郡主来了这半月,还未好好看过我大宁的景色吧?这样吧,朕就尽一尽地主之谊,郡主且暂住鸿胪寺馆,待选秀事了,朕自会安排仪仗,风风光光地送诸位离开大宁。”
巴图尔气得浑身发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能屈辱的双手抱拳,咬牙道,“多谢大宁皇帝!”
她不再看失魂落魄的赫连明月,带着几个使臣,愤愤然地离开了金銮殿。
赫连明月的侍女上前,想要搀扶着她离开,却在转身时被沈知夏叫住。
她回头,看向沈知夏。
沈知夏缓步上前,走到她身侧,轻声说,“郡主此番进京,想必为的并非一场比试吧?无妨,我大宁的将士会告诉你,什么叫做有来无回。”
说完,她从容地侧开身,让出了通往殿外的路。
萧凌雪坐在龙椅旁,将下面的一切尽收眼底。
看着沈知夏在群臣簇拥下,浑身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看着萧承湛眼中毫不掩饰的信任与赞赏,她心中那种忌惮与莫名的惶恐更甚。
不能再等了……沈知夏,必须死!
沈知夏力压北狄郡主,赢下比试的消息,在晌午时就传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有人说沈知夏还是太北狄人面子了,只多赢了一场。
还有人想起两月前,沈知夏告御状休夫断亲一事,说陆大人简直瞎了眼,这么美好的女子,竟弃如敝履。
总之,茶楼酒肆,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兴奋的议论和欢呼。
沈知夏的名字,再次响彻京城,只不过这一次,伴随的是无上的荣耀。
曾经关于她“弃妇”的流言蜚语,早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翌日晨起,宫里来了传旨太监。
“沈小姐大喜!”小太监满脸堆笑,“太后娘娘特命奴才来给小姐传话,选秀大典定于明日举行。娘娘说沈小姐虽无意参选,但选秀结束后,还请小姐务必入宫一叙。”
沈知夏心中了然,太后这是要亲自施恩。
她含笑躬身,“民女沈知夏,叩谢娘娘恩典。明日民女定当入宫,聆听太后娘娘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