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李家少家主

作品:《绿茶表妹欲上位,我搬空全府休渣夫

    太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双凤衔珠钗赏给了沈知夏。


    这让本就面色不愉的萧凌雪,瞬间就黑了脸。


    这个该死的女人,到底什么意思?明知自己不喜欢沈知夏,却偏偏将如此贵重的东西赏给了那个贱人?


    坐在西侧高台上的董二爷和董艺宁也黑了脸。


    太后这一出,究竟是想干什么?


    皇后才能佩戴的金钗,却赏给了一个弃妇?


    除了与沈知夏交好的几人,所有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大家不明白太后此举的意思,但也有心里明白的。


    比如京兆府尹徐俊良。


    太后并非皇上的亲生母亲,而是先皇的继后。


    萧承湛继位后,给了这个嫡母该有的一切体面与尊崇,萧承煜更是日日到慈宁宫问安,让所有人都明白,即便先皇已然仙去,这个比萧承煜只大了十岁的太后,依然是大宁朝地位最高的女人。


    沈知夏从宫女手中接过锦盒,从容跪下,真诚地谢恩,“沈氏,叩谢太后娘娘厚赏!娘娘千岁!”


    “平身吧。”太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萧承湛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他的知夏姐姐,果然厉害!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赫连明月终于开口道,“沈小姐,后面可还有四场比试呢…”


    骑射和武艺,沈知夏绝不可能赢得过她!


    沈知夏从容起身,面色不变,看向赫连明月。


    “郡主出身北狄,弓马娴熟,乃是真正的巾帼豪杰。知夏一介弱质女流,莫说是骑马,只怕是听到马的嘶鸣声都会害怕。所以,骑射和武艺两项…”她微微一顿,清晰无比地吐出几个字,“我弃权。”


    所有人都愣了。


    太后和萧承湛相视一眼,忽然不约而同地笑了。


    “既然如此,”太后笑着道,“那这两场便不必再比了。明月郡主胜。”


    赫连明月挑衅的表情瞬间僵在了脸上。


    她赢了?她就这样…赢了?


    沈知夏就这么轻飘飘地,将胜利拱手送给了她?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羞辱!


    巨大的屈辱瞬间冲垮了赫连明月所有的理智。


    她死死地盯着沈知夏,双眸几乎要喷出火来。


    同赫连明月一样愤恨的,除了北狄使团,还有一人,便是大长公主萧凌雪。


    她原本将这两场比试放在了最后,就是想趁机做些手脚,让沈知夏彻底消失。


    却没想到,她竟然直接放弃了这两场比试。


    赫连明月也在所有百姓的指指点点中,回到了鸿胪寺馆。


    “砰——!”


    一个上好的青瓷茶盏被狠狠摔在地上,碎了一地。


    “贱人!”赫连明月彻底失控,在房间内疯狂地嘶吼起来。


    努力扮演的温婉形象早已消失不见。


    她双目赤红,头发散乱,哪里还有半分郡主的气度。


    “她是故意的!她看不起我,她在羞辱我!”赫连明月嘶吼着,声音因愤怒而扭曲变调,“弃权?她凭什么弃权?”


    她猛地抓起手边一个沉重的青铜香炉,用尽力气朝墙壁砸去。


    沉闷的巨响让守在外面的侍女瑟瑟发抖。


    赫连明月发泄般地尖叫着,脑海里尽是沈知夏平静弃权的画面。


    与鸿胪寺馆的狂风暴雨截然相反,栖梧院的书房内,却是一片轻松惬意。


    “痛快!哈哈哈!太痛快了!”


    付满满毫无形象地拍着桌子,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夏夏,你看见没?赫连明月当时那张脸,青了又紫,紫了又黑,太精彩了!”


    萧梦然也掩着唇轻笑,“是啊,她那副样子,比昨日还要难看。”


    陈可儿给沈知夏续了杯热茶,虽然也跟着笑,但还是免不了担心,“你放弃了骑射与武艺,现在可是被她领先了一局。这局面,是不是太危险了?”


    沈知夏接过茶杯,语气平和,“赫连明月此刻,心已经乱了。”


    她啜了一口茶,继续道,“我本就不会什么骑射武艺,直接避其锋芒,于我有利。后面两场,她乱了方寸,我的机会,就来了。”


    术数,她敢说自己不会输。


    她是李卿岚亲自教养长大的,自小接触的就是账册与算术,赫连明月就是再聪慧,又能学会多少?她明显是将宝压在了骑射与武艺之上,自己何惧之有?


    翌日,金銮殿。


    因为沈知夏直接放弃了最后两项,今日的比试便改成了术数。


    虽说并不是什么朝廷机密,但孔老先生还是请示了太后,要求这一场与治国策论一样,安排在皇宫之内比试。


    今日观赛的,只有太后母子和萧凌雪,以及北狄使团和朝廷的几位重臣。


    孔老先生站在大殿中央,神情肃穆,朗声道,“老朽不才,今日的术数题目,由老朽来出。二位可准备好了?”


    他见赫连明月和沈知夏都点了头,才继续开口。


    “今有战事起于北疆,荣安侯世子领军二十万御敌。那么,本次比试的题目便是,大军每日需耗粮草几何?若战事持续三月,朝廷需要筹措军粮多少旦?二位,开始作答吧!”


    嘶!


    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响起。


    巴图尔的脸色涨红,不安地看向了坐在主位上的萧凌雪。


    他没想到这位孔老先生如此大胆,竟然出了这样一个题目,竟然把剑拔弩张的局势直接搬到了明面上。


    其他几人则忧心忡忡地看向了萧承湛。


    二十万大军,三月粮草。


    这已不仅仅是术数题,更是对军需后勤、战场理解的综合考验。


    赫连明月的脸“唰”地一下就白了。


    北狄打仗,向来是打到哪儿抢到哪儿,何曾有过如此精细的计算?


    她本以为会用一些布匹、首饰的买卖交易,或者某个酒楼的营收来做题目,却没想到,这个孔老先生,竟然把北狄的野心给拿出来做题目。


    她看着摆在面前的草纸,手指有些僵硬,却不得不硬着头皮冷静下来,开始回忆北狄大军以往的消耗。


    反观沈知夏,却显得异常沉着。


    她没有立刻动笔,而是微微闭目,在心中飞速地推演起来。


    片刻后,沈知夏执笔,在雪白的宣纸上书写起来。


    终于——


    “孔老,学生答好了。”


    沈知夏的声音率先响起。


    几乎是同时,赫连明月面前的砚台“哐啷”一声,掉在了地上。


    她惊恐地看着溅了满地的墨汁,又抬头看向沈知夏气定神闲的姿态,终于跌坐在蒲团上。


    她算不出来,连一个完整的数字都算不出来…


    孔老先生接过沈知夏的答卷,目光飞快地扫过密密麻麻却字迹清晰的宣纸。


    沈知夏思路明确,条理清晰,从基础消耗,到途中的损耗,再到伤病减员带来的补给计算,全都写了出来。


    “好!”他眼冒亮光,“算无遗策!”


    再转头,看向赫连明月,问道,“郡主可答完了?”


    赫连明月张了张嘴,良久,才开口道,“我…我答不出。”


    孔老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术数一场,沈知夏赢了。


    四比四,两人的比试,重新回到了原点。


    孔老将沈知夏的答卷递给了孙德海,语气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太后娘娘,如此人才,朝廷该珍惜才是。”


    太后笑着点头,“孔老说的是,等承煜回京,哀家定会与他好好说一说。”


    沈知夏的答卷,在太后、萧承湛和萧凌雪看过后,又交给了围观的几位朝臣。


    大家对于沈知夏的能力,第一次有了清晰的认知。


    初以为这个独立门户的孤女,在离开陆家和沈家后,即便没有从此销声匿迹,也是平静如水的。


    却没想到,她竟然独自一人对上了来自北狄的威胁。


    赢下的几场几乎都是碾压性的胜利,而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也是进退有度,没有半分扭捏。


    而赫连明月,则怨毒无比地剜了沈知夏一眼,猛地站起身,连礼数都顾不得,在一片哗然中,跌跌撞撞地冲出了金銮殿。


    这样的对比之下,让朝臣们对沈知夏,又多了一丝敬佩。


    二人比试的消息,瞬间传遍了京城内外,自然也飞到了遥远的朔州。


    朔州驿馆内。


    萧承煜刚刚处理完一批公务,青石便敲门进来,呈上了一封来自京城的密报。


    萧承煜展开信笺,看完后,嘴角抑制不住的上扬。


    “这丫头,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


    他说完,笑意收敛,沉吟片刻,对青石道,“李家的事,查得如何了?”


    青石立刻躬身,压低了声音回道,“回王爷,属下顺着当年李家大火后失踪的几个老仆追查,发现一个疑点。当年参与救火的一个更夫酒后失言,说是大火烧起来时,他曾看到有人从李家后院背着一个浑身焦黑的人冲了出去…后来,官府清理现场,发现少了一人…”


    “是谁?”


    “李明轩。”


    沈知夏的亲舅舅?


    那个传说中惊才绝绝的李家少家主?


    如果他还活着…


    萧承煜的心猛地一沉,无数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


    他立刻沉声吩咐,“此事务必要查明白。生要见人,死…也要找到尸骨!”


    “是!”青石领命,不敢耽搁,身形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萧承煜独自坐在桌前,看着京城的方向,眉头紧锁。


    知夏,前路艰险,你务必…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