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多谢星老师
作品:《逃荒路上,我把星际垃圾吃成美味》 楚桑宁稳稳地拿捏着节奏。
她放出风声,这两样新品的原料更为珍稀,工艺更为繁复,产量远低于岩椰糖,首批正式发售,仅限二十套礼盒。
每套礼盒包含十块独立包装的岩椰奶糖和二十片椰蓉薄脆。
定价五十两!
消息一出,哗然四起。
五十两,足够普通人家数年的开销。
然而,这令人咋舌的价格,在那些权贵眼中,非但不是阻碍,反而成了身份与地位的最佳证明。
发售当日,楚桑宁她们的小作坊天不亮就被各色马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管家和小厮们都眼巴巴地等着开门。
门一开,他们争相涌入。
二十套礼盒,顷刻间被抢购一空。
没买到的,只能扼腕叹息,眼巴巴地等着下一批放货的消息。
楚桑宁看着账本上的整整一千两雪花银,唇角慢慢扬起一抹充满野心的笑意。
撬动那九十万两的征程,已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肥皂作坊那边的生意也很红火。
扣去成本和工人的工钱,每日净利润为五十两。
肥皂是日常消耗品,需求量稳定增长
。楚桑宁盘算着,光是这两项的进账,便如同两条日夜不息的溪流,源源不断地汇向那百万之数的汪洋。
她指尖划过账本上新增的数目,眼底的光芒越发炽热。
离那个目标,似乎又近了一步。
星痕不知何时斜倚在门框上,冷眼瞧着楚桑宁对着账本兀自出神。
“一千两就满足了?”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作坊里忙碌的声响,“别忘了,你的目标是一百万。”
楚桑宁猛地抬头,对上他深邃的眸子,那点小小的得意瞬间被更大的野心覆盖。
“当然没忘。”
她合上账本,站起身,“这才只是开始,奶糖和饼干的销路已经打开,下一批货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下个月,肥皂这边也稳步推进,但光靠嘉林一郡,还是太慢了。”
“知道就好。”星痕踱步进来,目光扫过堆放的肥皂成品,“特许经营的法子,用在肥皂上或许更合适,这东西门槛低,易模仿,但若以桑记的名头,加上独特的配方和统一的标识,让各地商贩交钱挂你的牌子售卖,利润虽薄,胜在量大面广,积少成多。”
楚桑宁眼睛一亮,“你是说,把肥皂也做成特许?让更多人帮我们卖?”
“正是。”星痕颔首,“奶糖和饼干走的是奇货可居的高端路,肥皂则要铺开摊子,做百姓日用,双管齐下,才能达成你的目标。”
他走到桌边,拿起一块新制的奶糖,指尖微捻,“奶糖的产量还能提吗?岩椰果肉的供应是瓶颈。”
“这是个大问题。”楚桑宁走到窗边,目光带着一点思量。
片刻后,她若有所思地说道:“岩椰果的数量有限,用一点就少一点,所以我打算把岩椰一系列产品全部限量。
然后用其他糖来代替岩椰糖做奶糖,如此价格可以定的低一点,也不用担心原料的问题了。”
星痕颇为赞赏地点点头,“不错,思路终于打开了,到时可以把奶糖和肥皂一起找人代理售卖。”
楚桑宁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
“这特许经营的章程细则,还有如何甄选合作商贾,星老师你经验丰富,是不是该……”
一声老师,似乎让星痕脸上冷毅的表情松动了一分。
他把手中的奶糖放回碟子,哼了一声。
“真笨,这都要我教你,改天我把章程写给你。”
说罢,他转身离去。
楚桑宁直接冲着他的背影,喜滋滋地喊了一句,“多谢星老师。”
某人的脚步是否趔趄了下。
果然,没过两日,一份文书便被星痕丢在了楚桑宁的书案上。
他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淡淡说了句:“自己看。”
楚桑宁迫不及待地展开。
这章程写得极细,条分缕析,从特许商人的资格审核,到缴纳押金的数额与退还条件,再到桑记统一供应的原料等等,都罗列得一清二楚。
甚至连桑记字号标识的使用规范,店铺门头的统一制式要求,都附带了草图说明。
“哇……”
楚桑宁越看眼睛越亮,忍不住抬头看向抱臂靠在窗边的星痕,“星老师,你这写得也太周全了吧,简直滴水不漏。”
星痕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她兴奋的脸上,语气平淡无波。
“特许经营,核心在于管控,牌子给你用,但规矩得由你定死,否则,挂你牌子的人砸了招牌,损失的是桑记的根基。”
他顿了顿,补充道:“首批试点,不宜贪多,选三到五家比较有口碑的,先在周边几个大镇铺开,做熟了,再图扩张。”
楚桑宁连连点头,如获至宝般捧着那份章程,抬头冲着星痕笑了笑。
“这章程写得这么好,我要怎么感谢你比较好?要不请你吃顿我亲手做的饭?我做的饭菜可好吃了。”
星痕瞥了她一眼,没接话,只是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
阳光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那惯常的冷峻似乎被镀上了一层极淡的暖意。
楚桑宁见状,抿嘴一笑,带着银两出门去买菜了。
午后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重新恢复生机后的嘉林郡,意外地比以前更有烟火气。
贫瘠许久后的土地,像是为了报复性发育,在开春后,各种野菜和作物都冒了出来,长势也特别好。
也正是如此,百姓的日子终于慢慢好过起来。
东市上的商贩也多了起来,买的品种也很繁多。
楚桑宁脚步轻快地穿过喧闹的街巷,熟门熟路地拐进东市,目光在一排排摊贩间逡巡。
“桑宁姑娘来啦,今早刚捞上来的青鱼,鲜活着呢!”鱼档的老板热情地招呼。
“王伯,给我挑条不大不小的,要活蹦乱跳的。”楚桑宁笑着应道,目光又转向旁边的菜摊,“张婶,这嫩芹怎么卖?”
“哎哟,桑宁姑娘好眼力,这是今早才从地里摘的,水灵着呢,三文钱一把,您是老主顾,给您算两文半!”
卖菜的妇人手脚麻利地拣出最水嫩的一把递过来。
楚桑宁一边挑拣着时蔬,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晚上的菜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