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不差这一件衣裳
作品:《囚姝色》 “我就知道是这样。与谢云岫的婚事告吹,谢相定会借机找你的麻烦。所以我那日才说,你不能……”郑姝瑜顿住,改口道,“你为什么不让旁人告诉我?是不是不想带我去?”
元睿语气严厉,“你当我是去游水玩水?兹事体大,带你去,像什么样子?”
许恒也在一旁帮腔,“此行前途未卜,确实不宜带你同行,还是留在宫中妥当。”
“把我一个人留在宫中才不妥当!”
元睿愣了愣,与同样茫然的许恒又对视了一眼。
郑姝瑜显得很是语重心长,“殿下你想啊,你离开东宫,我就失去了最大的庇护,到时还有谁能拦得住旁人陷害我?殿下难道忘了,我两次赴万春殿的经历了吗?”
元睿一惊。
他嘱咐朱福在东宫加强戒备,杜绝任何可疑人员出入。
可他忽略了,就算戒备力量再强,也是防不住万春殿的那位的。
许恒思索着,“郑姑娘说的也有道理。不如这样,殿下出宫的时日,就住到落桐书院去,或者,许家在京郊也有……”
“不行!”元睿断然拒绝,立马下了决定,“你就跟着我一起去。”
许恒惊愕,“殿下……”
元睿从郑姝瑜的手中抽出袖子,“你去收拾行李,明日一早随我一同启程。”顿了顿,“不过去了那儿,可没有抄经的条件,所以这些物什不要带。别怪我没提醒你。”
郑姝瑜有些沮丧,转瞬又想通了,“算了,还是小命重要。抄经的事,回来再说吧。”
次阁中,郑姝瑜正在收拾着,响起了“笃笃”的敲门声。
她打开门,许恒满脸忧色地站在那儿。
郑姝瑜眼睛眨了眨,“长庚大人?”
许恒叹了口气,“我向殿下游说将你留在京都,可殿下执意不允。既然非去不可,我有些话想关照你,你可不要嫌我啰嗦。”
郑姝瑜点点头,“洗耳恭听。”
“此次与殿下同行的有两人,一人是禁军护卫统领贺金甲,他对殿下礼敬有加,但性格……颇有些固执。一人是户部尚书金石吝,此人立场不明,一向爱打官腔,恐怕不是什么做实事的。”
“他们二人若与你不对付,你不必理睬,只需紧紧跟着殿下便是,他会保你平安。”
郑姝瑜听明白了,“你不和我们一同去?”
许恒摇了摇头,“我与卢思源得留在京都,看住谢樊二家的动作。这次殿下被外派赈灾,也是谢相的调虎离山之计,我不能走。”
“那你也要小心,”郑姝瑜道,“万一发生了意外,我们也赶不回救你。”
许恒的忧色被笑意冲淡,“我还需要你一个姑娘家来救?你只管保护好自己就好。”
……
翌日一早,郑姝瑜带着行李,在东宫门外坐上了马车。
算起来,这是自己第五次出宫了。这一次出宫的地方,比前面四次加起来都要远。
见她表情茫然无措,元睿忍不住道:“若是想留下,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她摇了摇头,“万一真有什么意外,死在外面,总比死在宫里好。”
元睿斜睨着她,“什么死不死的,不会说话就别说。”
就在此刻,外面响起了喊“姑娘”的声音。
郑姝瑜撩开车帘,来运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他垫脚递上怀中沉甸甸的包裹,“姑娘,这是小的给您的!”
郑姝瑜接过,打开一看,居然是满满的干粮。她莞尔一笑,“你准备的真是妥当,多谢!”
来运这才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朝着二人行了一个大礼,磕磕绊绊道:“祝,殿下和姑娘,一路平安,凯旋而归。”
郑姝瑜笑着朝他招手,“等我们回来!”
……
马车“哒哒”来到皇宫门口,二人见到了来送行的人。
卢思源不停地抹着眼睛,声音颤抖,“殿下万事小心,文礼在京都等您,早日归来。”
一旁的官员连忙扯了扯他,“卢大人谨言慎行,注意仪容。”
另几位背过身,笑得肩膀乱颤。
许恒无奈摇头,随即上前,低声与元睿最后核对接下来的计划。
二人敲定后,许恒将提着的包裹塞到了郑姝瑜的怀中。
郑姝瑜很是好奇,“这是什么?”
许恒淡笑,“马上到了深秋,峪县那边又是洪灾刚过,肯定很冷,给你御寒的。”
元睿额角青筋直跳,目不转睛地瞧着笑嘻嘻的郑姝瑜。
郑姝瑜打开包裹,里面竟是毛茸茸的雪白狐裘。
她来回抚摸着,不禁称赞,“好漂亮的雪狐皮!小的时候,爹爹也给我猎过呢。”
许恒见她高兴,声音不由得柔下来,“你喜欢就好。”
不等郑姝瑜道谢,元睿忽然一把捞起狐裘,扔回了许恒的怀中。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就连郑姝瑜都惊诧得张大了嘴巴。
元睿清了清喉咙,一本正经道:“孤是去赈灾的,如何能带如此贵重的物件?若是被灾民看见,岂不是徒增麻烦?”
卢思源率先应和,“殿下说的是,狐裘确实不宜携带,衣着还是该朴素些。”
郑姝瑜虽然有些惋惜,但觉得元睿说得也有理,于是道:“那等我回来,再找许大人讨。”
许恒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好。”
马车上,元睿语气不善,“讨什么讨?东宫差你这一件衣裳了?”
郑姝瑜有些摸不着头脑,“他送给我的,暂时拿不成,不就得回京都了再找他讨吗?”
元睿阴阳怪气,“那件狐裘看起来确实是上品,难怪你还要再讨回来。”
郑姝瑜恍然大悟,“是殿下喜欢吗?殿下喜欢,等我找他讨来,送给殿下!”
元睿一阵晕眩,恨不得伸手捂住她的嘴,“闭嘴!”
马车很快来到了京都城门处,郑姝瑜撩开车帘,伸头去瞧,正好与身披铠甲的精壮男子眼神交错。
想必他就是许恒所说的贺金甲。
贺金甲看见郑姝瑜,眉头皱了皱,便朝着马车里的元睿禀告,“殿下,运木料和粮食的马车已在城郊候着,金大人和工匠们也在那儿。就等殿下前去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