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通判?我只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作品:《摸鱼县令:皇上,求您别再升官了

    与清河县那份熟悉的宁静截然不同,南阳州府的气息,像是一张巨大而潮湿的网,从四面八方将陈默包裹。


    空气中弥漫着南来北往的货商身上的汗味、食肆里飘出的油腻香料味,还有运河水道里传来的淡淡水腥气。


    一切都显得庞大,喧嚣,充满了压迫感。


    陈默掀开车帘一角,入眼的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与层层叠叠的飞檐斗拱。


    这里的建筑比清河县高大得多,街道也宽阔数倍,可人与车马更多,反而显得愈发拥挤。


    他放下车帘,后背重重靠在车厢壁上,那袋硌人的红薯似乎又坚硬了几分。


    清河县的离愁别绪,早在踏上官道的那一刻就被“主线任务”四个字砸得粉碎。


    如今剩下的,只有对未知前途的深深忧虑。


    马车在州府衙门前停下。


    门口的石狮子威严地蹲踞着,比清河县衙门口那对大了不止一圈,眼神里都透着一股“闲人免进”的冷漠。


    两排挎刀的衙役站得笔直,甲胄在阳光下反射着森然的冷光,目光如刀子般扫过每一个靠近的人。


    陈默出示了吏部的调任文书,一名衙役头目立刻换上恭敬的神色,躬身引他入内。


    “陈通判,知州大人已在堂内等候多时了。”


    穿过层层院落,走在漫长而空旷的走廊上,脚步声都带着回音。


    这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规矩与威严。


    陈默心里那点不祥的预感越来越重。


    这地方,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让人安心躺平的去处。


    正堂之内,一名身穿绯色官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中年官员早已等候在此。


    他便是南阳知州,刘鸿渐。


    见到陈默,刘鸿渐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热情笑容,主动走下堂来。


    “陈默,陈明允吧?久闻大名啊!”


    “你在清河县的政绩,本官可是如雷贯耳,真是少年英才,国之栋梁!”


    这顶高帽子扣下来,陈-默的眼皮就是一跳。


    他连忙躬身行礼。


    “下官陈默,拜见知州大人。大人谬赞,下官愧不敢当。”


    “诶,不必过谦。”


    刘鸿渐亲切地扶起他,目光在他身上打量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


    “从今日起,你我便是同僚,南阳州这副担子,你我也要一同挑起来了。”


    他说着,朝旁边侍立的书吏使了个眼色。


    那书吏立刻捧着一卷厚厚的竹简上前,恭敬地递到陈默面前。


    “明允啊,你初来乍到,对州府事务尚不熟悉。”


    “这是通判的职分条陈,你且看一看,也好尽快上手。”


    陈默心头一沉,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竹简。


    入手的分量,让他感觉像是接住了一块烧红的烙铁。


    他缓缓展开竹简。


    只见上面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


    “凡州府赋税钱粮、农桑水利、兵甲差役、户口婚姻、邮驿道路、仓库管理,通判皆有协同之权。”


    “凡州府重大判决、刑狱之事,需通判会签。”


    “凡下辖各县官吏考评、督查之事,通判皆可与闻。”


    ……


    一条条看下来,陈默的脸色由白转青,额角的青筋都开始不自觉地抽动。


    这哪里是通判?


    这简直就是个副知州!


    而且还是个权力极大,责任更极大的副知州。


    钱粮、农业、水利、军事、司法、人事……几乎无所不包。


    在清河县,他只需要应付一个县的事务,而且大部分时候还能甩给县丞和主簿。


    可在这里,他要面对的是整个南阳州,下辖十数个县!


    这工作量,怕不是要翻上几十倍?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文书案牍像潮水一样将他淹没,数不清的官员和百姓排着队等着他处理问题。


    那他心心念念的躺椅、茶壶、话本,岂不是要彻底蒙尘?


    一种窒息感涌上心头。


    他捏着竹简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刘鸿渐将他的神情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随即又恢复了那副语重心长的模样。


    “明允啊,本官知道,这担子不轻。”


    “但南阳州积弊已深,盘根错节,非有雷霆手段不能革新。本官正是看中了你在清河县的魄力与才能,才向朝廷力荐你来。”


    “希望你不要辜负本官,更不要辜负圣上的期望啊!”


    画大饼,又是画大饼!


    陈默心里疯狂吐槽,脸上却不得不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大人放心,下官……下官定当尽力而为。”


    这四个字,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寒暄过后,刘鸿渐便让他先去安顿下来,熟悉环境。


    一名小吏领着陈默,准备带他去官署后衙安排好的院落。


    那是一处位置极佳,宽敞明亮的院子,一看就是给重要官员准备的。


    陈默只看了一眼,便连连摇头。


    他拉住那小吏,压低声音问道。


    “这位小哥,这衙门里,可有更偏僻些的公房?”


    小吏一愣,满脸不解。


    “偏僻的?”


    “对,就是那种……最好是在犄角旮旯,平时没什么人去,最好院墙上能长满爬山虎,门口还能落满灰的那种。”


    陈默的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小吏的表情更古怪了,心想这位新来的通判大人莫不是有什么特殊的癖好?


    哪有官员不喜欢住好地方,偏要找个破落院子的?


    他挠了挠头,迟疑地说道。


    “倒……倒是有一处。”


    “在西边角落,以前是存放废旧案牍的,后来那库房不用了,院子就一直空着,确实……很久没人去了。”


    陈默眼睛一亮,一拍手掌。


    “就那儿了!带我去!”


    小吏满腹狐疑地领着他,七拐八绕,来到了一处几乎被遗忘的院落。


    院门上的漆都已剥落,推开时发出“吱呀”一声令人牙酸的声响,惊起一片灰尘。


    院内杂草丛生,墙角结着蛛网,一棵老槐树几乎遮蔽了半个院子的阳光,显得格外阴翳幽静。


    小吏看着这破败景象,脸上有些尴尬。


    “陈大人,这里实在是……简陋了些,要不还是……”


    “不必了!”


    陈默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双眼放光地走了进去。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尘土与腐木的味道,却让他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心安。


    完美!


    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亩三分地”!


    位置偏僻,环境幽静,一看就不是处理公务的地方,绝对不会有不长眼的人来打扰他喝茶睡觉。


    他满意地环顾四周,已经开始规划,躺椅要放在老槐树下,茶桌摆在屋檐前,再弄个小火炉,冬日里还能温酒。


    至于那些堆积如山的州府事务?


    天塌下来有知州大人顶着,他一个通判,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当个合格的吉祥物就好了。


    只要他足够懒,麻烦就追不上他。


    陈默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嘴角重新挂上了那熟悉的,慵懒的微笑。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美好的躺平生活在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