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一家人的性命,开不得玩笑

作品:《我的美娇妻们各个都是人才

    兵部尚书语气温顺,没有丝毫顶撞仁皇帝的意思:“陛下,话是这样说,但现在我朝的国情,女多男少,人口凋零……”


    “陛下,您去年颁布的“田均配丁”政令,要求休养生息,发展国力,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增加人口,现在,要征召十万之众的年轻士兵,可能不太容易。”


    “即便是能征召到,恐怕也要一年半载的时间,才能建成一支十万之众的军队!”


    闻言,仁皇帝沉默了。


    过了半晌,仁皇帝深吸一口气道:“国库中的盔甲和兵器,现在还剩余多少,能给北伐军配备齐全吗?”


    “回陛下,盔甲兵器,倒是勉强够用,只是这战马,朝廷的养马扬中,也就剩余六万多匹!”


    “先把盔甲兵器配备上吧,战马之事再议!”


    兵部尚书哪能放过这个机会,又躬身道:“陛下,图古斯国军队,以骑兵为主,这点,陛下可以问镇北大将军,他跟图古斯国交手三年,最是清楚!”


    仁皇帝冷笑着,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兵部尚书。


    那眼神,就像看兵部尚书脸上沾了米饭粒似的!


    兵部尚书没搞清楚仁皇帝是什么意思,茫然的向左右一看,原来是镇北大将军没来上朝。


    他早就去前线跟雪国军队打仗了!


    “陛下,庞冬将军在,他也清楚!”


    兵部尚书直接点名司马和麾下将领庞冬。


    庞冬之所以没有去前线,是镇北大将军不放心许铁柱带兵北伐,庞冬跟许铁柱关系不错,他就让庞冬去跟着许铁柱一起北伐。


    庞冬被兵部尚书点名了,也就顺势站出来说了两句公道话。


    “陛下,确实如兵部尚书所言,图古斯国军队大都是骑兵,我军战胜了,追不上他们,相当于没战胜。”


    “可若失败了,步兵撤退,速度不比骑兵,我大虞男儿,很难活命!”


    仁皇帝咬咬牙,道:“那就给我北伐的大虞男儿,也配上战马,先从养马扬中抽调五万匹战马,交给许铁柱,留九千匹母马,一千匹种马!”


    他还想给朝廷的养马扬,留一点繁殖的希望!


    仁皇帝说完,扫视一眼群臣,继续道:“不够的战马,尽快从全国各地收购,然后交给许铁柱!”


    仁皇帝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拔高声音:“朕不缺那一匹战马,收购五万匹战马给他!顺带,告诉许铁柱,若北伐失败,提头来见朕!”


    说罢,仁皇帝连散朝都不说,直接起身离开。


    太监赶紧喊了一句“散朝”后,就匆匆跟着仁皇帝走了……


    有了仁皇帝的点头,国库拨收购战马的款都及时了。


    朝廷立马组建一支人员,去收购战马。


    经过一番打听,朝廷收购战马的人员,从江南郡守高义那里打听到,江南苏家最近几个月,茶马生意做的非常不错。


    也不知道这苏家通过何种渠道,竟然能弄到图古斯国的马匹,而且数量不小。


    朝廷收购马匹的人员,立马动身到了江南,同苏家协商采购战马之事。


    但苏家的马匹生意太好,尤其是那些从图古斯国来的马匹,在虞国往往比较抢手。


    原因是图古斯国的马,要比虞国的马稍微高大一些,奔跑起来不但速度快,耐力也比本地马强些。


    可现在留在栏中的,也只有两万多匹。


    朝廷采购战马的人员,将这两万匹战马,全都收购了,还问苏家,能不能再弄三万匹图古斯国的马。


    苏家一时间也不敢保证,能弄到这么多图古斯国的马,尤其是朝廷采购战马的人员,很赶时间。


    苏家家主道:“各位官爷,这样吧,我跟上家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弄到这么多马匹,各位暂且在小人这里留宿两天,两天后给诸位大人一个准确的信息!”


    采购战马的人员一想,让他们全国各地去找战马收购,还不如留在苏家这里等消息。


    这里好吃好喝的招待着他们这些人员,万一苏家真能再弄到三万匹图古斯国战马,也免得他们到处找马收购。


    于是答应下来。


    苏家家主立马跑到许木桩那里,问他能不能一次性弄到三万匹图古斯国马。


    现在王舒婉的生意,江南这一带的负责人是许风的堂弟许木桩。


    以往只要有图古斯国马匹,都会从许木桩这里过手。


    苏家家主哪有其他渠道,之所以茶马生意做到现在的规模,全靠当时站队站正确了。


    和王舒婉合作,使他苏家的生意,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


    以前江南三大商贾之家中,苏家排在最后,以经营绸缎为主。


    现在一跃超过了李家,在江南这一带,成为排名第二的商贾之家。


    “多少?三万匹?歪日!”


    许木桩也是一惊,感叹一句“歪日”!


    以前每次从图古斯国赶来马的匹,一般一次也就是两三千匹,这三万匹,也难住了他。


    “你等等,我给我二嫂飞鸽传书,让她问下我大嫂,看能不能一次弄三万匹马!”


    “好,小兄弟,那你赶紧问,这次是朝廷收购,据说是这些马匹,要给北伐军!”


    说到北伐军,苏家家主眼睛突然亮了。


    “许兄弟,你可能不知道,这北伐军的统帅,是你哥哥,上次还来我们这里了呀,老夫有幸跟你哥哥那等武尊境界的强者喝了两杯……”


    “停!”


    许木桩脸色剧变,止住苏家家主的话,道:“老哥哥,想活命,就别跟收购马匹的朝廷官员说,我哥哥是武尊境界的强者,知道吗?”


    苏家家主心中一惊,不知道这是何意,但对方既然这么警告了,他自然不会再乱说什么。


    武尊境界的强者,惹不起,惹不起!


    何况他生意背后的大东家,还是人家……


    许木桩之所以这样,也是在生意扬上磨练多了,变得机灵了许多。


    朝廷还不知道他哥哥是武尊境界强者,能把北伐统帅跟武尊强者联系在一起的人,也就眼前这个苏家家主。


    上次许风来江南,搞的动静有些大,大家都知道,王家姑爷是武尊强者,但不知道他在朝廷,具体担任什么职务。


    就连江南郡守高义,都没揣摩明白。


    但是苏家家主知道他背后的大股东是王舒婉的夫君,那个徐州清河县的年轻人。


    现在采购马匹的人官员说,北伐军就是徐州清河县县令养的私人军队。


    他一打听之下,才知道清河县县令叫许铁柱。


    虽然在江南的时候,大家叫王家女婿许风,但苏家家主多精明,联系许木桩的名字,就猜出了背后的真相。


    木桩、铁柱……


    不就是桩子,柱子吗?


    显然许木桩和许铁柱,就是兄弟俩,正好许木桩叫许风哥哥……


    许木桩拍拍苏家家主的肩膀,叮嘱道:“老哥哥,你一家几十口人的性命,开不得玩笑啊!”


    苏家家主连忙点头,心中发誓,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


    叮嘱完苏家家主,许木桩才找到许风情报系统的据点,给王舒婉飞鸽传书,问战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