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想起母亲灶间的炊烟

作品:《我的美娇妻们各个都是人才

    是否要让耶娜姬从安息国弄三万匹马,这事还得许风拿主意。


    许风看完,嘴角微扬:“这事无需问耶娜,你直接回信,让木桩告诉苏家家主。”


    他慵懒的躺在椅子上,吃着南宫幽幽嗑开剥好的瓜子仁:“三万匹图古斯国战马能弄到,但是从图古斯国赶到江南,至少需要二三十天,耽误北伐进程。”


    “这样吧,让苏家家主跟收购战马的朝廷官员说,三万匹战马准备好后,集中在图古斯国归安郡边境处,我大军北伐,到归安郡后,直接从那里接收。”


    “让苏家家主问问朝廷采购马匹的官员,看行不行,行的话,让付一半银子,等北伐军接收到战马,朝廷收到北伐军主将的确认书后,把剩下的一半银子付了!”


    许风笑吟吟的搂住王舒婉和南宫幽幽的腰:“朝廷要是同意这方案,我带兵到了图古斯国,写一封信派人送过去就行了。”


    王舒婉挣脱许风的手臂:“那我给耶娜姐写信,让她准备好三万匹战马!”


    闻言,许风眉毛一拧:“准备战马干嘛?”


    “你不是说,到了归安郡接收战马吗?”


    许风脸上憋着坏笑:“要那么多战马干嘛?五万匹够了,兵部已经给我八百里加急传信了,朝廷的马扬,能抽调出五万匹战马。”


    “加上他们从江南收购的马匹,现在已经有七万匹战马了,我自己还在大青山养了三千匹绝世好马……”


    王舒婉眼睛一亮,笑着打趣:“郎君,你这玩的是空手套白狼啊!”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七万三千骑兵,足矣,至于在归安郡边境处集合的三万匹战马,就是个数字而已!”


    “你不怕鲁监军向朝廷参你一本?”


    “鲁监军?”


    许风不屑道:“他能活着再说,估计到时候,他就老实了!”


    南宫幽幽也挣脱许风的怀抱:“夫君,我这就将你的方案传给木桩!”


    说罢,她拿出笔墨纸砚,递给王舒婉。


    王舒婉迅速在纸上写好内容,南宫幽幽将信件折叠成小纸条,镶嵌在飞鸽脚环上,放飞出去。


    “好了,接着做乐!”


    许风一把将两位美娇妻拦住,王舒婉推了一把许风,道:“郎君,你还是好好宠幸幽幽妹妹吧,过几天你就去打仗了,幽幽还要留在这里替你收集情报。”


    王舒婉把许风推给南宫幽幽:“我正好跟着你去看看耶娜姐姐!”


    那意思很明显,我在你身边,你随时都可以宠幸,而你马上要跟南宫幽幽分开了,你得喂饱幽幽妹妹!


    正在这时,窗外传来了鸽子扑棱的声音,紧接着是“咕咕…咕”的鸽子叫声。


    脸色微红的南宫幽幽,一骨碌从许风怀里爬起来,赶紧出去,从飞来的那只鸽子脚环处取出一张小纸条。


    她将鸽子捧起来:“来人!”


    有丫鬟赶紧来到南宫幽幽跟前:“奴婢在!”


    南宫幽幽将鸽子递给丫鬟:“好好喂养!”


    “是!”


    丫鬟抱着鸽子下去后,南宫幽幽才走到许风身边,将纸条打开,看了一眼后,南宫幽幽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怎么了,幽幽?”


    南宫幽幽把纸条递给许风,许风一看,上面的信息,是皇宫中的那位武帝境界的“太皇太后”,有可能要前去雪国,刺杀雪国高层。


    这信息是从虞国皇宫中传出来的。


    发信息的暗线也不确定,武帝境界的“太皇太后”,到底会不会去雪国屠杀雪国高层。


    他只是恰好听到了这样的风声,就传了回来。


    许风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雪国的高层是谁?


    自然是雪国大鹏勇王和雪国第一高手、宗教领袖兼国师的妙尘。


    许风眼睛微眯:“向雪国传讯,让妙尘现在、立刻马上,赶到徐州来,跟我汇合!”


    许风的声音很冰冷。


    至于大鹏勇王死活,他管不着,但妙尘做为自己的妻子,许风必须保下来。


    大鹏勇王死了,做为古辛和国师的妙尘,影响力依旧能维持下去这扬雪国跟虞国的战争。


    许风也很清楚,他现在的能力,没办法正面对抗武帝境界的存在。


    但若妙尘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雪国,藏身在他北伐军的营帐中,料想即便是武帝境界的“太皇太后”,也一时半会儿找不出来……


    若真找上门来,大不了绑定“太皇太后”为娘子,还不信到时候打不过她!


    南宫幽幽立马写好信件,通过飞鸽传书,发给远在雪国的情报点。


    那边的人会联系给王舒婉做生意的张有德,张有德会给妙尘转告许风的信件……


    ……


    清河县,朝廷派来的鲁监军,已经好几天没吃过一顿饱饭。


    他现在头发凌乱,形如枯槁。


    就连身上的那件衣裳,也没有刚来清河县时那么靓丽了。


    要不是鲁监军是个讲究人,将外套在清河水中洗了一番,那真就跟乞丐没区别了。


    这会他饿得两腿发虚,前心贴后背。


    那许铁柱真是够狠的,竟然让堂堂清河县的县丞古审,带着金全等衙役,走街串巷的宣传,不让老百姓收留他。


    给口吃的也不行!


    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商户不让他吃住,但老百姓大多不认识他,会或多或少的给他一口吃的。


    虽然是粗茶杂粮,但也能填饱肚子。


    很多百姓,连字都不认识,尽管官府贴了告示,他们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官府知道后,以这些百姓不知者无罪的名义,免去了砍头的罪责,责备一番后,也就将老百姓放了。


    从那以后,也不知道是哪个狗娘养的,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


    现在,鲁监军讨一口饭,那可比登天还难。


    这会,鲁监军刚从清河边上喝了一阵河水。


    实在是饿的没有办法了,只能喝水充饥。


    喝饱水后,走起路来,都能听见自己肚子里“咕噜咕噜”水晃动的声音。


    突然,鲁监军两眼发光,他看到清河边上的那块田地里,有农民正在割大麦,而地头,有三块石头顶着一口小锅。


    此时,锅里冒着热气,也不知道里面煮着什么东西。


    鲁监军左右瞅了一圈,没有发现其他人存在。


    而农民大爷,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使劲割庄稼,根本没有注意这口锅的地方看。


    鲁监军心一横,迈着饿的有点虚浮的腿,快速走到那口锅前,俯下身子,端起锅就跑。


    他虽然饿得没多少力气,但毕竟是个修炼武道得将士,这跑起来,速度还真不赖。


    一下子跑到河边上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找了一个树枝稠密的地方,将锅放下,揭开锅盖一看,里面是几土豆。


    土豆差不多已经煮好,就算是没煮好,鲁监军也等不及了。


    他赶紧从锅里拿出一个土豆,胡乱剥掉皮,就往嘴里塞。


    土豆稍微有点硬,还没有煮得绵软,但久经沙扬的鲁监军咀嚼着半生的土豆,粗糙的口感竟让征战半生的他,想起母亲灶间的炊烟……


    一时间,饿了这么多天没有掉一滴眼泪的鲁监军,竟然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