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匹战马
作品:《我的美娇妻们各个都是人才》 上早朝的大臣们,看着仁皇帝气定神闲的坐在龙椅上。
而武官队伍中,这次上早朝的大臣明显少了许多,像镇北大将军司马和等人,没有出现在朝会上。
他们早已回到前线,正跟入侵虞国的雪国大军拼命……
仁皇帝虽然气定神闲,但从前线出来的消息,并不乐观。
那些雪国的士兵,悍不畏死,虞国的士兵对上他们,节节败退!
大臣们都私下争论,是不是兵部尚书提议向雪国朝贡的提议,才是正确的?
“诸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仁皇帝的声音,在紫金殿中回响,兵部尚书赶紧向前一步,抱着朝笏向仁皇帝施了一礼:“陛下,臣有事要奏!”
“爱卿请讲!”
“陛下,那清河县令许铁柱虽然已经接旨,但说没有军饷和盔甲兵器,也没有战马,他无法完成北伐的任务!”
原来那太监回到京城,将许风的要求,向兵部尚书说了,毕竟军饷兵器之类的,兵部尚书负责。
“嗯?”
仁皇帝眉毛一皱,从鼻子里发出一声嗯,显然对许风的态度已经心生不满!
“是这样的,陛下,许县令说,他的军队,现在没有粮草了,他自己也负担不起这么多人的粮草,他说朝廷若不给他军饷,他就解散这支军队。”
“他敢?”
仁皇帝一听,脑瓜子嗡嗡响,现在朝廷的大军,一部分要镇守关键要塞,一部分在前线跟雪国大战,还有一部分,护卫皇宫。
若是许铁柱的这十万大军解散了,虞国北伐的军队,从哪里来?
难不成要把镇守关键要塞的大军,撤回来去图古斯国北伐?
那岂不是给了雪国全面入侵的机会?
这扬跟雪国交战的同时,还要北伐,全面开战的策略,可是仁皇帝亲自制定的。
现在没军队去北伐了,那岂不是闹成笑话了?
虽然有“太皇太后”给仁皇帝撑腰,但即便是“太皇太后”跑去雪国和图古斯国,把这些国家的顶层领导和主要高手都杀掉。
但想征服这些国家,没有军队的占领,也无济于事。
杀了一个大鹏勇王或者大汗,就会有新的大鹏勇王继位,新的大汗出现,
现在虞国国力空虚,人口大大下降,没有多少士兵。
幸好许铁柱建了这么一支十万人的军队,仁皇帝岂会让他解散了?
“陛下,这有可能不是许铁柱咋呼朝廷,而是真的,这支大军,先前由徐州郡守拨款养着。”
“后来徐州郡守也养不起了,才向兵部上报,我等才知道,还有这么一支军队!”
“陛下您想,一个郡养这么一支军队都困难,他一个县的县令,哪有钱粮,养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
兵部尚书尴尬的停顿一下,人家没钱粮养十万人,只好将十万人都打发回家,这有什么敢不敢的?
本来这十万士兵,就没有朝廷的兵籍,也没拿朝廷的军饷,许铁柱怎么就不能解散?
你不让解散,那你来养活啊?
先把军饷拨了再说!
兵部尚书觉得许铁柱的要求不过分。
他不是向着许铁柱,而是做为兵部的管理者,清楚一个小小的县令,哪怕是拿出清河县全部的家当,也养不起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
仁皇帝黑着脸,深吸一口气,道:“军饷之事,朕准了,散朝后,你即刻准备粮草,拨付给许铁柱!”
“是,臣替许县令谢过陛下!”
“好了,散朝!”
仁皇帝十分不悦的说道,一旁的太监,就要高呼“散朝”时,兵部尚书赶紧高声道:“陛下,臣还未启奏完!”
仁皇帝眉毛一拧,他知道这老匹夫要干嘛,前面他就说了,那支军队要盔甲兵器,还有战马。
他假装没听到,才故意说的散朝,就是不想给盔甲兵器。
国库里都没多少银子了,仁皇帝哪舍得再花钱?
他本想白嫖许铁柱的这支军队,不给粮草装备。
许铁柱要是不去北伐,那就给他安个养兵图谋不轨的谋反罪名处理了;若是去北伐,胜利了算他仁皇帝英明神武……
但兵部尚书不这么想,他虽然拿了敌国的不少好处,极力反对北伐,劝解仁皇帝向敌国进贡。
但他也清楚,军队作战,怎么能没有兵器呢?
没有兵器的军队,跟一群聚集起来的普通百姓有何区别?
敌国就算战胜了,连一套盔甲的好处都捞不到,那他到时候润到敌国去,敌国会给他更多的优待吗?
所以这十万乌合之众,不但要给他们配上装备,还要配上最好的装备。
这样,他润到敌国,就会拿到最大的好处!
仁皇帝不耐烦的说道:“有事快说,有屁快放!”
“是!”
兵部尚书躬身向仁皇帝施礼:“陛下,那盔甲武器和战马呢?要不要给配备上?毕竟是要跟强大的图古斯国作战,不是闹儿戏,没有装备,如何北伐?”
仁皇帝不满道:“缺口多大?”
“回陛下,许铁柱的这支军队,剿匪的时候都是拿着铁叉镰刀,根本没有盔甲兵器,所以这缺口嘛……”
兵部尚书停顿了一下,纠结道:“有点大!盔甲缺十万套,兵器缺十万柄,战马缺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匹!”
“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匹?”
仁皇帝一愣住,不解道。
别说仁皇帝,朝会的所有大臣,都愣住了!
盔甲兵器,都是整数十万,到了战马,怎么就成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匹了?
其实许风提出的要求,战马只是五万匹!
那传旨的太监,带话的时候,给兵部尚书说的也是五万匹。
但兵部尚书有自己的小算盘,直接开口给许风要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匹战马!
“是,陛下,那许铁柱自己有一匹战马,所以战马的缺口,正好是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匹!”
仁皇帝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老匹夫,不对,是那该死的许铁柱!
他都狮子大张口,问朕张嘴就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匹战马,那还在乎多一匹吗?
朝会的大臣,也一个个目瞪口呆。
心想这许铁柱也是个人才!
甚至有部分大臣认为,这许县令还挺清廉的,不占朝廷一分便宜……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都是兵部尚书自己做的决定。
这会兵部尚书虽然没甩锅,但锅已经落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许风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