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血火试瓷,含烟炼心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后山的夜,被窑火熬煮得粘稠滚烫。


    十几座窑炉如同趴伏的巨兽,


    喷吐着暗红的火舌,


    将空气灼烧得扭曲变形。


    浓烟裹挟着草木灰、海腥、


    铁锈和烧焦的泥坯味,


    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角落,


    吸一口都呛得肺管子生疼。


    最大那座试验窑旁边,


    一座低矮得几乎要趴进土里的土坯小屋,


    像个倔强的土疙瘩,


    顽强地钉在热浪与烟尘里。


    小屋的墙壁早已看不出原色,


    被炭笔、木炭条涂抹得一片狼藉。


    一道道或粗或细的线条,


    一串串歪扭的数字,


    一张张标注着“牡蛎灰三成”、


    “铁砂粉半勺”、“石蟹壳灰微量”、


    “糯米浆浓稠”的配方标签,


    还有那如同鬼画符般、


    代表不同窑温升降温曲线的起伏折线…


    密密麻麻,层层叠叠,


    爬满了四面土墙,


    如同某种献祭给火神的疯狂图腾。


    小屋唯一透气的狭小窗口,


    也被一块厚麻布潦草地堵着,


    只为了隔绝些无孔不入的烟灰。


    屋内,一盏小油灯豆大的火苗在浑浊的空气里艰难跳动,


    映照着蜷在角落草席上的柳含烟。


    她几乎缩成了一团,


    身上那件原本靛蓝色的粗布短褂,


    早已被泥灰、汗渍和不知名的污渍染成了黑灰色,硬邦邦地贴在身上。


    脸上更是黑一道白一道,


    被汗水和灰土糊得看不清原本清秀的眉眼,


    只有那双紧闭的眼睛下,


    浓重的青黑和干裂起皮的嘴唇,


    无声诉说着极度的疲惫。


    怀里,还死死抱着一本快被翻烂、


    边角卷曲、沾满泥手印的《天工开物·陶埏篇》,


    那是她三天前红着眼睛冲进徐文昭的书房,不管不顾“抢”来的。


    “不够密…不够硬…蒸汽一冲…还是漏…”


    即使在浅眠中,


    她干裂的嘴唇还在无意识地翕动,


    发出模糊不清的呓语,


    眉头痛苦地紧锁着。


    梦里,全是炸裂的瓷片,


    滋滋作响的漏点,


    还有张铁手那只无力下垂的手腕…


    “轰——!!!”


    一声沉闷如地底闷雷的巨响,


    伴随着令人心悸的哗啦碎裂声,


    猛地撕裂了夜的粘稠,


    也狠狠撞碎了柳含烟浅薄的睡梦!


    小屋薄薄的木板门被震得簌簌发抖,


    几块崩飞的滚烫窑砖碎屑噼里啪啦地砸在门板上,


    留下焦黑的印记!


    柳含烟像被烙铁烫到般猛地弹坐起来!


    动作幅度太大,


    牵扯得浑身酸痛的肌肉一阵抽搐。


    她布满血丝的眼睛瞬间瞪圆,


    里面没有惊恐,


    只有一种近乎麻木的、


    被失败反复捶打后的清醒和更加执拗的凶光!


    连日的疲惫和烟尘熏染,


    让她的眼白布满了蛛网般的红丝,


    此刻被油灯一照,显得异常骇人。


    “第几窑了?”


    她声音嘶哑得像砂纸摩擦,


    根本不像个少女。


    门外传来匠人带着哭腔的回应:


    “柳…柳工头!


    第…第十一窑…又…又炸了!


    加了铁砂粉那批…全…全成粉了!”


    柳含烟没说话,


    只是猛地吸了一口气,


    那浓烈刺鼻的烟尘味冲进肺里,


    反而让她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她一把掀开身上那件充当薄被的破麻袋,


    动作麻利得不像个几天没合眼的人,


    赤着脚就冲到门边,


    一把拉开了沉重的木门!


    滚烫的气浪和更加浓烈的焦糊味瞬间涌入小屋,


    呛得她剧烈咳嗽起来,


    眼泪都逼了出来。


    但她毫不在意,眯着眼,


    顶着扑面而来的热风,


    踉跄却坚定地冲向那座刚刚经历“惨案”、


    还在冒着滚滚浓烟和零星火苗的窑口。


    窑门被炸开了一个狰狞的大口子,


    里面一片狼藉。


    碎裂的坯体混合着融化的铁砂(温度过高导致),


    凝结成奇形怪状、闪烁着暗红光泽的诡异疙瘩。


    几个负责烧火的匠人灰头土脸地瘫坐在远处,


    脸上写满了绝望和恐惧。


    柳含烟冲到窑口,


    灼热的气浪烤得她脸颊生疼,


    头发都卷曲起来。


    她不顾危险,


    弯腰从滚烫的废墟里扒拉出一块边缘还发着暗红的、


    勉强能看出管状的残片。


    残片入手滚烫,


    她却像感觉不到,


    手指死死抠着那粗糙的断面。


    “铁砂…熔了…”


    她看着残片上粘连的、


    冷却后呈现蜂窝状、


    布满气孔的暗色金属凝结物,


    眼神冰冷。


    “温度…还是太高…


    铁砂熔点不够…


    泥坯受热不均…炸了…”


    她丢开残片,


    又扒拉出另一块颜色灰白、


    布满裂纹的碎片,


    这是掺了石蟹壳灰的试验品。


    “太脆…一冷一热…就裂…”


    她喃喃自语,手指划过那些裂纹,


    眉头锁得更紧。


    “不够密…蒸汽还是能钻进去…”


    “柳工头!太危险了!窑还不稳!”


    一个老窑工壮着胆子喊。


    柳含烟置若罔闻。


    她直起身,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那窑口深处还在跳跃的暗红余火,


    眼神空洞了一瞬,


    随即被更加疯狂的执念填满。


    “降温…降温不够快…骤冷…对!


    就是骤冷!”


    她像是抓住了什么关键,


    猛地转身,对着瘫坐的匠人吼道:


    “起来!清窑!准备下一窑!


    这窑!给老子改!泥料!


    减少铁砂粉!多加石蟹壳灰!


    用三层泥料!一层硬,一层韧!


    最里面…给老子掺刚磨好的那种最细的瓷石粉!要最细的!”


    她语速快得像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