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儒刀剥画皮,油砂淬锋芒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周文渊的蓝呢马车碾过黑石峪外的碎石路,
扬起一溜烟尘,霎时间将那份裹着蜜糖的恶意也一同卷走。
石屋内,空气凝滞如铁。
柳含烟一拳砸在粗木桌上,
震得油灯里的火苗猛一跳跃:
“呸!老匹夫!那副笑模样,
看得人恨不得泼他一罐滚沸的裂解油!”
徐文昭捻须的手停在半空,
指节捏得发白。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
浑浊的眼底已燃起两簇冰冷的火苗:
“东家,此獠亮刀了。
王庄地契,便是悬顶之刃。
他口中的‘合作’,实则是引鸠止渴,
欲将我工坊连皮带骨,囫囵吞下!”
他猛地看向李烜,
声音沉凝如铁。
“文昭不才,愿为东家执笔,再战一场!
此次,不单论律法,更要剖其心肝,
晒于青天白日之下!”
李烜靠窗而立,目光穿透窗棂,
死死锁住西北方那片藏金的坡地。
周文渊最后那句“来日方长”,
如同毒蛇吐出的信子,冰凉黏腻地盘踞在心头。
他缓缓转身,脸上不见怒容,
只有一片淬火后的冷硬:
“徐先生,刀已出鞘,如何剖法?”
徐文昭深吸一口气,眼中精光爆射,
宛如老儒生褪去青衫,披上了甲胄:
“其一,攻其‘唯利是图’之贪婪!
王府王庄,依《大明律》,
乃天子赐田,供宗室禄米,非为牟利!
郡王若假‘合作’之名,行盘剥商贾、
侵夺民利之实,便是违背祖制,
与民争利!此乃大不韪!”
他语速渐快,字字如钉。
“其二,揭其‘畏清议’之短肋!
王府若强夺工坊赖以存续之矿源,
致使工坊凋敝,数百匠人流离失所,
安远侯军需断绝,地方赋税锐减…
此等不顾民生、不恤国事之举,
若传于士林,沸反盈天,
宗人府的板子,可比刑部的重!”
他霍然起身,在狭小的石屋内踱步,
灰布直裰的下摆带起风:
“更有一记绝杀!
东家可还记得那钱禄?
此獠依附王府,勾结卫所,
祸害商旅,证据虽被焚毁,
然受害商民犹在!
若王府今日敢强夺油砂矿,
我等便放出风声,
道那钱禄不过是王府豢养的恶犬!
其恶行,皆是奉了郡王‘唯利是图’之命!
是为王府敛财!是为破坏北疆军需!
此等恶名一旦沾上,
再泼上‘勾结阉党余孽’的脏水…”
徐文昭猛地顿住,
眼中寒光四溢。
“纵是郡王之尊,也难逃天下悠悠众口!
朝廷为了平息物议,也必拿他开刀!
这便是朱姑娘密信所言‘畏清议’的…死穴!”
石屋内一片死寂,
只有徐文昭略显粗重的喘息。
柳含烟听得小脸发白,
又隐隐透出兴奋的红晕。
李烜嘴角缓缓勾起,那弧度冰冷而锋利:
“好!好一个‘文战’!
徐先生此论,已非刀笔,乃剥皮刮骨之凿!
沈锦棠那边,需她动用所有耳目,
深挖王府历年禄米支取、
王庄产业明细,尤其是…
有无挪用库银、私放印子钱的烂账!
银子,随她开口!
苏清珞处,请苏老郎中在府城士林间,
先行散播工坊‘格物利民’、
‘解军需之困’之声名,铺垫舆论。
至于那篇剥皮的雄文…”
李烜目光灼灼看向徐文昭。
“便全赖先生,字字见血,句句诛心!”
“东家放心!文昭这便焚膏继晷!”
徐文昭一拱手,再无半分迟疑,
转身扑向角落那张堆满书籍的破木桌。
他抽出的不再是《大明律》,
而是《孟子》、《盐铁论》!
他要从儒家“仁政”、
“不与民争利”的源头,
铸一柄更堂皇、更致命的道德之刃!
***
黑石峪深处,新划出的“油砂预处理区”。
巨大的石碾在牛力牵引下发出沉闷的轰隆声,
将饱含油光的砂石碾成细粉。
柳含烟蹲在刚碾好的一堆油砂粉旁,
小脸沾着几道黑灰,
专注得如同雕琢美玉。
她用特制的三层竹筛,
细细筛去粗砾,只留下最细密、含油最丰的粉末。
旁边,一口特制的大铁锅架在猛火上,
锅底铺着厚厚一层筛好的油砂粉。
“火稳!别冒头!”
柳含烟对烧火的匠人低喝,
自己则用长柄木铲小心翻动着锅内的砂粉。
高温烘烤下,砂粒中的原油被逼出,
发出滋滋的声响,浓烈的油味弥漫开来,
但比天然油砂的刺鼻味已淡了许多。
砂粉渐渐变得干燥、松散。
“柳工头,这样真能成?”
一个老匠人看着锅里黑乎乎的东西,有些怀疑。
“李大哥说的法子,准没错!”
柳含烟语气笃定,眼中却闪着试验的光芒。
“碾碎筛细,猛火烘烤逼出轻油,
剩下的重油砂再拌水搅成浆…”
她边说边将烘烤好的热砂铲入旁边一个盛满清水的陶缸里。
滚烫的砂粒遇水,腾起一片白汽。
她立刻操起一根粗木棍,用力搅拌!
油砂粉遇水,并未如寻常泥土般沉淀。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粘稠的、黑亮的重油如同被唤醒的墨龙,
从砂粒间挣脱出来,迅速上浮!
清澈的水被染黑,
而大部分砂粒则裹挟着残余的油污,缓缓沉向缸底!
“看!油浮上来了!”
匠人们惊呼。
柳含烟眼睛一亮,
用小木勺撇去水面浮起的厚厚一层黑色油膏,
露出下层相对清澈的油水混合物。
她又取来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陶罐,
罐内铺上三层麻布、一层细砂、一层新烧的木炭粉。
将撇去浮油的油水混合物缓缓倒入罐中。
浑浊的液体艰难地渗透着过滤层。
滤出的液体,虽仍带着淡淡的褐色,
却已清亮许多!
那股刺鼻的硫磺味也大为减弱!
“成了!李大哥的法子真神了!”
柳含烟看着陶罐下收集的清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