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裂解炉鸣,轻油初成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黑石峪的夜风,带着深秋的凛冽,


    呜咽着掠过新筑的高墙。


    墙外西北方向,那片被选作未来矿区的缓坡上,


    几根粗大的巨竹如同刺入大地的长矛,


    在月色下投下森然的影子。


    竹筒顶端简陋的木制风叶,


    被山风吹得“嘎吱”作响,


    缓慢而坚定地旋转着。


    柳含烟裹着厚厚的棉袄,


    小脸冻得发青,


    却固执地守在其中一个竹筒中段的泄气阀旁。


    她耳朵紧贴冰凉的竹筒壁,


    屏息凝神,捕捉着地底深处传来的、


    极其细微的“嘶嘶”声。


    那是被风力和人工鼓风(用巨大的牛皮囊风箱)强行抽出的天然气,


    通过泄压孔排向远处空旷地带点燃时发出的声响。


    幽蓝的火苗在远处夜色中跳动,


    无声地宣示着地底毒龙的戾气正被一点点抽离。


    “成了!李大哥!


    徐先生!泄得顺溜!


    地底那‘毒龙’的闷哼声小多了!”


    柳含烟猛地直起身,


    眼中跳跃着兴奋的光芒,


    朝着远处工坊核心区预留空地喊道,


    声音带着一丝嘶哑,却无比响亮。


    李烜站在空地边缘,


    目光从远处幽蓝的火苗收回,


    落在眼前这座被众多匠人围拢、


    如同钢铁与陶土浇筑的怪兽般的装置上。


    这便是百工之章解锁图谱后,


    在识海能量点支撑下,


    由柳含烟带领工匠团队,


    耗费无数心血打造的第一台小型间歇式裂解炉!


    炉体核心,是一个比旧炉庞大三倍不止的厚壁粗陶甑!


    胎体厚达三寸,


    在特制的窑炉中用最高温反复烧制,


    敲击声沉闷如金铁。


    甑体外,密密麻麻缠绕着七道新锻的熟铁箍,


    每道铁箍都有拇指粗,


    接口处用烧红的铁水反复浇铸熔死,


    如同巨蟒的鳞甲,死死勒住陶甑。


    最关键的密封,


    采用了柳含烟设计的“法兰盘”结构


    ——甑顶巨大的圆形开口边缘,


    以及与之严丝合缝的铸铁顶盖边缘,


    都预先铆上了带深凹槽的厚重铁环(法兰盘)。


    两环对接,凹槽中填满了多层浸透蓖麻油和石墨粉的石棉绳!


    十根手腕粗、烧得通红的熟铁螺栓,


    如同巨兽的獠牙,


    穿过法兰盘预留的孔洞,


    用巨大的扳手由十几个壮汉喊着号子死命拧紧!


    将柔软的石棉绳压成薄如纸张、


    却滴水(气)不漏的终极屏障!


    导气口也不再是简陋的铁管,


    而是连接着一根盘旋数圈的螺旋铁管冷凝器(同样由柳含烟亲自卷制),


    末端接入一个特制的双层冷却水箱。


    整个裂解炉被安置在一个巨大的、


    用条石砌成的浅坑中,


    坑底铺满了厚厚的冷沙土。


    浅坑边缘,堆满了小山般的湿沙袋和干土,


    如同沉默的卫士。


    “东家,都准备好了!


    密封试压三遍,一丝气都不漏!


    泄压阀也装了三个!”


    赵铁匠抹了把额头的油汗,


    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


    上次爆炸的惨状犹在眼前。


    李烜缓缓点头,


    目光扫过周围一张张紧张而期待的脸。


    柳含烟小脸紧绷,眼神却亮得惊人;


    陈石头拄着枣木棍,


    肌肉贲张,随时准备扑上去填沙;


    徐文昭捻着胡须,眉头微蹙,


    眼神却透着对“格物”伟力的探究。


    他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带着铁锈和泥土的味道。


    “开炉!点火!”


    李烜的声音斩钉截铁,


    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沉重的铸铁顶盖被绞盘缓缓吊起,


    露出黑洞洞的炉口。


    浓烈的、混合着硫磺和沥青味的重质油膏(来自油砂初炼的残渣),


    被匠人用长柄铁勺舀起,


    小心翼翼地倾倒入炉中,


    直至填满大半。


    顶盖重新落下,螺栓再次被巨力拧死!


    “鼓风!大火预热!”


    李烜下令。


    风箱被壮汉们拉得呼呼作响,


    炉膛里的煤炭瞬间被吹得白热,


    橘红色的火焰贪婪地舔舐着厚实的陶甑底部。


    炉体温度急剧升高,


    即使隔着丈远,也能感受到那股迫人的热浪。


    厚陶甑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那是内部应力在调整,


    但坚固的铁箍牢牢束缚着它。


    预热约半个时辰,


    炉内隐隐传来油膏受热翻滚的“咕嘟”声。


    “保持火力!准备接引!”


    李烜眼神锐利,示意柳含烟。


    柳含烟立刻指挥匠人打开螺旋冷凝器进水口,


    冰冷的溪水开始源源不断注入外层水箱。


    同时,导气口与冷凝器的连接处,


    早已用浸油石棉绳和法兰盘密封得严严实实。


    温度还在攀升!


    厚陶甑壁已被烧得暗红!


    炉内翻滚的声音越来越响,如同压抑的咆哮!


    识海中,《万象油藏录》光华流转,


    关于裂解温度和压力的图谱清晰浮现,


    能量点悄然消耗,为李烜提供着最精确的感知:


    能量点:2000→ 1500!


    “就是现在!撤掉鼓风!封炉!文火维持!”


    李烜猛地低喝!关键时刻到了!


    裂解反应需要高温,但持续大火会导致失控!


    炉门被湿泥迅速封死,只留几个细小的观察孔。


    炉膛内火焰被控制到最小,


    只维持炉体高温。


    炉内瞬间变成了一个高温高压的炼狱!


    重质油膏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


    分子链在恐怖的热力作用下开始断裂、重组!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


    空气仿佛凝固了。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死死盯着那根从冷凝器末端伸出的、


    连接着收集陶罐的细长铜管。


    突然!


    “滴答…”


    一声轻微到几乎听不见的声响,


    在死寂中却如同惊雷!


    一滴!清澈得如同山泉、


    在油灯光下折射出奇异虹彩的液体,


    从铜管末端渗出,


    极其缓慢地滴落进下方铺着细沙的陶罐里!


    紧接着,第二滴,第三滴…速度越来越快!


    一股极其浓烈、前所未闻的、类似松节油混合着某种刺鼻水果腐败的气息,


    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