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阉宦如刀,烛影照杀机

作品:《我在大明炼石油

    安远侯柳升的手令如同定海神针,


    狠狠扎进了黑石峪这片汹涌的暗流。


    工坊大门旁,新砌的青砖墙上,


    那份由徐文昭亲笔誊抄、盖着鲜红侯府私印的手令,


    被装裱在简陋的木框里,


    高悬于最显眼处。


    “善加保护,不得滋扰”


    八个大字,在深秋的阳光下仿佛散发着无形的威压,


    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不自觉地屏息凝神。


    效果立竿见影!


    陈石头腰杆挺得笔直,


    揣着侯爷手令的抄本,


    带着几个横眉立目的护卫,


    如同钦差大臣般杀回青崖镇。


    县衙户房那个惯常刁难、


    鼻孔朝天的刘书办,


    刚想拿腔拿调地说


    “生石灰调拨需知府衙门批文…”,


    就被陈石头“啪”地将手令抄本拍在桌上,


    震得笔架乱跳!


    “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楚!


    安远侯柳升柳大人的亲笔!


    ‘酌情予以便利’!


    耽误了工坊熬药防疫、


    给侯爷供‘顺滑脂’,


    你他妈有几个脑袋够侯爷砍的?!”


    刘书办看着那力透纸背的签名和殷红的私印,


    脸瞬间白了,冷汗“唰”地就下来了,


    点头哈腰:


    “陈…陈爷息怒!


    小的有眼不识泰山!生石灰?


    有!库房还有三百斤…不!五百斤!


    马上!立刻给您调拨!车马?


    管够!管够!”


    效率前所未有的高。


    漕运司那边更痛快,


    一听是安远侯罩着的工坊要运粗油原料,


    卡在河上几天的两条漕船立刻放行,


    船老大点头哈腰,


    恨不得把船擦出包浆来送给陈石头。


    工坊内,气氛为之一振。


    匠人们干劲十足,熬制“明光油”的大锅昼夜不息,


    分馏塔的冷凝管流淌着清亮的油脂,


    新筑的高墙在孙老蔫的吼声中又拔高了一截。


    徐文昭捻着胡须,


    看着账册上重新流动起来的原料和资金,


    连日紧绷的神经终于松了一丝。


    连窝棚区的流民,


    似乎也因为那高悬的侯爷手令,


    眼神里多了几分安稳。


    然而,李烜心头那根弦,


    却从未真正放松。


    他站在新筑的指挥石台上,


    目光越过忙碌的工坊,


    投向北方京师的方向。


    安远侯的刀悬着,能吓退小鬼,


    却未必能挡住…来自紫禁城深处的毒牙!


    朱明月蜡笺上那一个个被贬黜的名字,


    王振那张阴鸷的脸,如同乌云,始终压在他心头。


    这预感,快得令人窒息!


    仅仅三天后,


    一队与黑石峪粗砺环境格格不入的人马,


    踏着深秋的泥泞,


    径直来到了青崖镇李记工坊老宅的门前。


    没有提前通报,没有府衙引导,


    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


    为首之人,面白无须,身材微胖,


    穿着一身簇新的宝蓝色织锦缎面曳撒(太监常服),


    外罩一件玄色绒面披风。


    他骑在一匹神骏的白马上,


    尖削的下巴微微抬起,眼皮耷拉着,


    仿佛眼前的一切都污了他的眼。


    身后跟着七八个同样面白阴柔、


    身着青绿宦官服饰的小太监,


    还有十几个穿着锦衣卫便服、


    眼神凶悍的护卫,按着腰刀,沉默而立。


    一股阴冷而压抑的气息瞬间笼罩了工坊老宅。


    “哎哟!这是…贵客临门啊!


    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的王管事,


    脸上堆满了生意人的谄笑,


    心里却直打鼓。


    这架势…来者不善!


    那为首的太监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只用尖细的嗓音懒洋洋地道:


    “哪个是主事的?


    叫李烜出来接王公公的手谕!”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阴寒。


    王管事心头“咯噔”一下!


    王公公?王振?!


    他腿肚子有点转筋,强撑着笑道:


    “公公恕罪!


    我家东家如今在黑石峪新工坊主持赈灾防疫,


    不在此处…您看…”


    “哼!”


    那孙太监(王振心腹之一)冷哼一声,


    终于撩起眼皮,


    露出一双细长而锐利、如同毒蛇般的眼睛。


    “咱家奉的是司礼监掌印王公公的手谕!


    管他在哪!


    让他爬,也得立刻爬过来接旨!”


    他身旁一个锦衣卫“唰”地抽出半截腰刀,寒光一闪!


    消息如同插了翅膀,飞报黑石峪。


    李烜接到急报时,


    正在查看新一批“无影油”的冷凝结晶。


    闻听“京师太监”、“王振手谕”,


    他眼神骤然一冷,


    手中盛着半凝固蜡液的陶碗“啪”地放在桌上,


    清亮的蜡液荡起涟漪。


    “该来的,还是来了。”


    李烜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只有一片冰寒。


    他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袍,


    对闻讯赶来的徐文昭、陈石头等人道:


    “文昭随我去。


    石头,守好家!


    柳含烟那边,裂解试验…暂停!


    所有关键记录,立刻转移密存!”


    “东家!我跟你去!那阉狗…”


    陈石头眼珠子都红了。


    “你去添乱吗?”


    李烜厉声打断。


    “侯爷的手令在,


    他们还不敢明着动刀!


    守好家,护好油!这才是根本!”


    他目光扫过众人。


    “都给我稳住!天塌不下来!”


    快马加鞭,赶回青崖镇老宅。


    一进院门,那股阴冷压抑的气息扑面而来。


    孙太监大马金刀地坐在王管事慌忙搬来的太师椅上,


    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着茶沫,眼皮都没抬一下。


    几个小太监和锦衣卫如同凶神恶煞,


    将院子围得水泄不通。


    “草民李烜,拜见公公。”


    李烜上前,不卑不亢地抱拳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