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文曲星下凡
作品:《寒门神童:状元都得抱我大腿喊师兄》 那是一辆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青布马车
装饰低调,可识货的人一眼便能看出。
那车厢所用的木料,是价值千金的金丝楠木。
拉车的马,更是神骏非凡的北地良驹。
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
一个身穿藏青色管事服的中年男人,从车上走了下来。
正是靖安王府的萧管事。
他一眼便看到了门口的骚动,以及被围在中央的周怀安和神色平静的陈川。
他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径直穿过人群,走了过来。
人群自动为他分开了一条道路。
“周先生,这是何故?”
萧管事的声音温和醇厚,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让整个场面的温度都降了下来。
李明脸上的得意,在看到萧管事的那一刻,瞬间凝固。
他或许不认识萧管事本人,但他认得那身管事服袖口上。
用金线绣着的徽记!
那是京城靖安王府的标志!
那两名原本嚣张跋扈的衙役,更是吓得腿肚子都在发软。
手里的水火棍都快握不住了。
连忙躬身行礼,头都不敢抬。
“小、小的见过萧管事!”
萧管事看都未看他们一眼。
他的目光越过周怀安,落在了陈川身上。
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我们家殿下,前些日子还念叨着这孩子的那句‘只待惊雷唤龙吟’呢。说如此人才,实乃我大齐的文曲星下凡。”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脸色煞白的李明和周围那些噤若寒蝉的考生。
“这等天纵之才,若真因这些俗礼规矩而埋没于此,岂非我江宁府的一大损失?传出去,怕是连朝中的诸公,都要笑话我们江宁府有眼不识金镶玉了。”
一番话,说得风轻云淡。
却字字句句压得在场所有人喘不过气来。
他没有提规矩,而是直接将事情上升到了江宁府的颜面。
李明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个五岁的野种。
竟然和权倾朝野的靖安王府扯上了关系!
那衙役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一脚踹在同伴的屁股上。
两人连滚带爬地将那份被扔在桌上的文书捡了起来。
用袖子擦了又擦,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递还给周怀安。
“周先生!陈小公子!请!快请进!是小的们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了贵人,还望您二位大人不记小人过!”
态度之谄媚,与方才的嚣张跋扈,判若两人。
萧管事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周怀安和陈川做了个“请”的手势。
便转身回到了马车上,仿佛他真的只是路过,顺便说了句公道话而已。
车帘落下,隔绝了所有的目光。
周怀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激地看了一眼马车的方向。
县衙大堂已被清空,往日审案的公堂。
此刻成了决定数百学子命运的考场。
气氛肃穆得近乎凝滞。
考生们早已按照考号入座,一个个正襟危坐,神情紧张。
在这片青衫儒巾的海洋中。
陈川那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兀。
他坐在特意为他加高了的座位上,双脚甚至够不着地,在半空中轻轻晃悠。
这副模样,引来了考场内无数道目光。
一个五岁的孩子,坐在一群十年寒窗的学子中间。
本身就是一幅极具冲击力的画面。
然而,陈川却对这一切视若无睹。
他慢条斯理地将镇纸压在雪白的宣纸一角,提起墨锭,在砚台中不急不缓地打着圈。
不多时,堂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考场内的嘈杂瞬间消失,落针可闻。
主考官,入场了。
来人正是李明口中的那位新任县尊,王大人。
他约莫四十出头的年纪,身形瘦削,穿着一身浆洗得笔挺的官服。
面容如同刀削斧凿,法令纹深陷,眼神严厉如鹰。
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不苟言笑的刻板。
他一踏入大堂,整个考场的温度似乎都降了几分。
王大人的目光缓缓扫过堂下每一张年轻的脸。
当他的视线落在陈川身上时,瞬间化作了厌恶。
鼻腔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哼。
他走到堂前,从书吏手中接过一块早已写好题目的木牌。
没有让书吏代劳,而是亲自动手。
将那木牌“哐”的一声,重重地挂在了堂前专用的高处。
那声音,不像是在公布考题,更像是在敲响丧钟。
木牌挂出的瞬间,整个考场。
数百名考生,竟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嘶——”
那声音汇聚在一起。
几乎是同一时间,在考场外焦急等候的人群中。
周怀安看清了木牌上那一行龙飞凤舞的大字后。
一张老脸上的血色,“唰”地一下,瞬间褪得干干净净!
他的身子晃了晃,几乎站立不稳,幸好被身旁的下人及时扶住。
题目只有一行字:
论‘郑伯克段于鄢’中之‘孝’与‘悌’。
完了。
周怀安的脑子里只剩下这两个字。
《春秋》!竟然是《春秋》!
而且是《春秋》三传之一的《左传》中,最著名的一段公案!
“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如何步步为营,纵容其骄横的弟弟共叔段,最终在其谋反时一举歼灭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身就充满了权谋与算计,本就是极难把握的策论题目。
而这位王大人,却将题目设置得更加阴狠毒辣!
他要考生论的,是“孝”与“悌”!
郑庄公的母亲姜氏偏爱次子共叔段。
郑庄公为了天下,为了郑国的安稳。
不得不除掉自己的亲弟弟,并对母亲发下“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毒誓。
这个题目,要求考生必须在“孝道”与“悌道”这两个儒家最根本的道德制高点上,去论证郑庄公这位君主行为的得失。
立意稍有偏差,夸郑庄公一句“深谋远虑”,就会被打成“不悌不孝”的奸诈之徒;若是指责他“手段阴狠”,又会陷入“罔顾大局,不忠君王”的攻讦之中。
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德陷阱!
这题目,根本不是在考学问,而是在诛心!
分明就是为陈川量身定做的绝杀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