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冒牌慈善家

作品:《向阳之路:从东海到天山

    刚把一份标着“加急”的供暖配件清单核对完,脑子里还卡着上午协调会上的事儿,这办公室门就被急切地敲响了。


    “进!”我头也没抬,估计又是哪个部门来催流程。


    进来的是财务部的小张,抱着一摞凭证。


    “林工,快看看这个!”她把一份文件放在我桌上。


    “什么金贵东西,把我们张会计急成这样?”


    我拿起来扫了一眼封面,《边疆春风扶贫基金会——牧民温暖过冬援助项目意向书》,名字挺正派。


    “他们刚发来的补充函,要求我们分公司协助提供受助牧民详细名单和联系方式。”


    “说要做精准帮扶,还要银行账户信息,方便直接打款!”


    小张指着文件末尾的补充条款,“口气大得很,说下周就要启动第一批援助。”


    “哦?好事啊。”我随口应着,心里却拉起了警笛。


    这年头,打着慈善旗号的坏人还少吗?


    尤其是在边疆,任何索要敏感个人信息的行为,都值得多打几个问号。“哪个基金会?之前没听说过。”


    “新注册的!背景吹得天花乱坠,说总部在南方某市,专门针对西部扶贫。”


    小张的眼神透着精明,“但我查了他们提供的汇款备用金账户信息……林工,你猜怎么着?”


    “别卖关子,说。”


    “那账户的开户行所在地,跟一个境外网络赌博平台的资金池账户高度关联!”


    “我查了公开风险提示,那个平台被标记过好几次!”


    小张的声音压低了,带着一丝发现秘密的紧张和愤怒,“慈善基金用赌场的钱?骗鬼呢!”


    我心里的警笛瞬间拉到了最高,所有关于“国家安全”、“文化渗透”、“经济安全”的培训要点,瞬间涌入脑海。


    这哪里是什么扶贫?这是披着羊皮的狼,想利用边疆牧民的淳朴和对温暖的渴望,把手伸进来!


    “名单绝对不能给!”我坚定地说。


    “银行信息更不可能!牧民的联系方式、住址、家庭情况,这些信息落到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


    我想起巴合提别克讲过的那些草原上的老话,狼要进羊圈,总得先披张皮。


    “那现在怎么办?他们催得很急,口气很硬,说我们耽误了慈善进度。”小张有点担忧,“要不要先请示下领导?”


    “请示当然要,但动作要快!这伙人肯定不止联系我们一家。”


    我立刻拿起桌上的手机,“喂,老巴?马上来我办公室一趟,急事!”


    电话那头传来巴合提别克洪亮的声音:“晓阳?刚巡线回来,啥事?”


    “有人打着给你们牧民送温暖的旗号,想挖咱们的根!”我言简意赅,“带上你的火眼金睛,快来!”


    不到五分钟,巴合提别克风风火火地进来了,“什么妖怪敢打牧民的主意?”


    我把那份“意向书”和财务的发现快速说了一遍。


    巴合提别克听完,脸上怒气升腾。他一把抓过文件,快速翻看着那个基金会的名字和所谓的项目简介。


    “‘边疆春风’?呸!”他啐了一口,满脸鄙夷。


    “我在草原上活了三十多年,哪个真心帮牧民的基金会我不认识?”


    “这名字,听着就像塑料花,假得很!还提供名单?这跟把羊圈地图直接送给狼群有什么区别?”


    他指着文件上印着的一个模糊的基金会标志:“你看这个鹰的图案,画得歪歪扭扭,一点神韵都没有!”


    “我们哈萨克人敬鹰如神,哪个正经组织敢这么敷衍地画图腾?这就是糊弄外行人的!”


    他的声音带着草原汉子的耿直和愤怒,“晓阳,小张妹子,你们做得对!这事绝不能答应!”


    “我敢打包票,这就是个冒牌货,想借着‘扶贫’的名头干见不得人的勾当!”


    “说不定就是想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他意指分裂思想或诈骗信息)塞给我们的牧民兄弟!”


    巴合提别克的愤怒和笃定,像一剂强心针。他对本地文化和牧民心理的了解,就是我们最可靠的鉴别器。


    “老巴说得对!”我立拿起笔在文件上画了个大大的红叉。


    “这不是慈善,这是渗透!是披着慈善外衣的间谍行为!”


    “小张,马上把你们查到的账户关联证据,还有这个基金会的可疑点,整理成简要报告。”


    “好!”小张立刻应声,专业素养让她迅速进入状态。


    我转向巴合提别克:“老巴,你人脉广,在牧民里威信高。”


    “立刻以分公司技术支援协调组和本地员工的双重身份,在你们常用的微信群、社区公告栏发个简短提醒。”


    “就说近期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慈善机构套取牧民个人信息,提醒大家务必提高警惕。”


    “任何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的所谓‘慈善’,都先跟我们分公司或者当地派出所核实!”


    “用你能想到的最接地气的话说,让大家一听就明白!”


    “明白!我这就去办!用哈语汉语都发,让那些藏在暗处的狐狸尾巴藏不住!”巴合提别克掏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点着。


    “还有。”我拿起座机,拨通了一个内部短号,“保卫部吗?我林晓阳,技术支援协调组。”


    “现发现重大可疑情况,疑似境外势力披着慈善外衣试图非法收集我辖区牧民敏感信息,有明确经济线索指向非法平台。”


    “请求立即启动应急联络机制,向地方国安和公安部门专项汇报!相关证据和报告马上送到!”


    “对,事态紧急,请最高优先级处理!”


    放下电话,我对小张和巴合提别克说:“你们分头行动,证据和报告直接送保卫部专案联络员。我盯着这边流程。”


    办公室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高效。键盘敲击声,电话联络声,巴合提别克对着手机用哈语快速而严肃地录制语音信息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目标明确的行动。


    一个多小时后,保卫部的王警官带着两名同事出现在我办公室门口,表情严肃。


    “林晓阳同志?我们是分局的,接到你们公司保卫部紧急通报。”王警官亮了下证件。


    “关于那个‘边疆春风’基金会的情况,请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提供的初步线索非常有价值!”


    我站起身,简明扼要地将发现过程、财务查证的账户风险、巴合提别克对基金会背景的质疑以及我们已采取的紧急措施汇报了一遍。


    小张将整理好的书面报告和打印出来的账户风险提示材料递了过去。


    王警官快速翻阅着,眼神锐利。“干得漂亮!反应迅速,判断准确,证据链清晰!”


    他抬头,赞许地看了我们三人一眼,“这个基金会的注册信息我们已经同步核查了,皮包公司,层层代理,背景极其复杂。”


    “你们发现的这个赌博资金关联账户,是撕开他们伪装的关键突破口!这是典型的以慈善为名,行危害国家安全之实的案件!”


    “我们会立刻上报,成立专案组深挖!你们提供的那份索要名单的函件,就是铁证!”


    他收起材料,语气郑重:“感谢你们,林工,还有张会计、巴合提别克同志!”


    “你们在平凡岗位上,用高度的警惕性和责任心,及时发现并阻止了一起可能危害边疆安全稳定的恶性事件!”


    “这不仅保护了牧民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更是守护了我们这片土地的安宁!你们是真正的安全守护者!”


    王警官他们带着材料匆匆离开了。办公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风声。


    小张长长舒了口气,“我的妈呀,手心里全是汗……真没想到,核个账还能核出这么大的事。”


    巴合提别克咧嘴笑了,“嘿!痛快!像打跑了一群想偷羊的狼崽子!林工,还是你反应快,杀伐果断!”


    我坐下来,看着桌上那份被画了红叉的“意向书”,心里也像打翻了五味瓶。


    有后怕,有庆幸,更有一种责任感。从东海处理文件,到燕山审合同防泄密,再到如今在边疆,一个看似普通的“慈善请求”背后,竟然可能藏着如此险恶的用心。


    王警官那句“平凡岗位上的安全守护者”,像重锤一样敲在心上。是啊,守护国门,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并不总是轰轰烈烈。


    它可能就在每一次对异常信息的警觉里,在每一次对职责的较真里。


    我拿起手机,想了想,在分公司几个核心工作群里发了一条简短的消息:


    【全体注意】近期警惕以“慈善”、“扶贫”、“项目援助”等名义索要员工或服务对象个人信息(含联系方式、住址、银行账户等)的行为!务必严格核实对方身份和目的,遇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报告保卫部及本部门负责人!安全无小事,人人需尽责!——技术支援协调组林晓阳。


    消息发出没多久,手机震动起来。点开一看,是巴合提别克在某个牧民社区群里发的提醒截图,下面已经跟了几十条回复。


    “收到!谢谢巴合提大哥和林工!”


    “差点就信了!昨天还有人打电话问呢!”


    “这些黑心肝的!就该抓起来!”


    “有长城石化和林工他们在,咱们心里踏实!”


    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朴实的感谢,一股暖流驱散了刚才的紧张和疲惫。


    窗外的风似乎也轻柔了些。这戈壁滩上的阳光,终究是照得人心亮堂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