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鱼大将军,请坐!

作品:《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沿途街道,祆教徒们又跳又演,唱着神秘的异域歌谣。整个长安街头恍若群魔乱舞。


    慈恩寺上空,焰口施食的诵经声远远传来出来。再加上城外罗天大醮的祭祀声,让人有种置身魔域的感觉。


    鱼天恩粉嫩的脸庞寒了下来,双目微眯,眉头轻皱。


    “怎么了?鱼公公。”高朝世问。


    “什么是魔?什么又是神佛?”鱼天恩的眸子里忽然漆黑一片。


    高朝世以为他的瞑灵视的秘术有什么新发现,心里一凛,“鱼公公看到了什么?”


    鱼天恩摇了摇头,“鱼某说不上来。”


    这时,他们两人齐齐扭头看向人群中被一群怪人簇拥着的小女孩,小女孩戴着猫面具,正咧嘴看着他们。


    小夷,和老秦他们。


    高朝世正要向上前打招呼,被小夷摆手阻止,背着手带着老秦等人又钻入了人群。


    鱼天恩怔怔望着小夷的背影,“长公主究竟是位什么样的人?”


    大朝会那晚,小夷带着一众高手围攻须弥国师,鱼天恩一直在大明宫的神策军总衙遥遥观战,只见到是个小姑娘。看不清真人。


    对于她的事迹,也只是听说过零星片段的传闻而已。


    “是个很聪明可爱的……宗师。”高朝世微笑道。


    队伍已临近兴庆宫,高朝世笑眯眯道,“鱼大将军,让你的副手把神策军和囚犯带回总衙。我们带着税银回兴庆宫。”


    “敢不从命?”


    鱼天恩转身,让副手神策兵马使胡青牛带领四万兵马和四辆囚笼回神策军总衙。然后,带着十五辆载满税银和布帛的车辆到兴庆宫。


    这十五辆税银车里,有十辆是神策军自筹的军费,也就是鱼天恩的私产。他连这些都捐给朝廷了。


    意思再明显不过,没留退路。


    车队行驶进了兴庆宫。


    高朝世命令金吾卫围住车辆,任何人不得靠近。然后带着鱼天恩直奔花萼相辉楼。


    花萼相辉楼的二楼已经摆好了宴席。


    李真坐在主位,左右两旁是李沉舟和游天一,其余再无旁人。


    按说将领胜利凯旋,朝廷会召集文武群臣接风洗尘大肆庆功。但一来鱼天恩在朝野名声极坏,二来这是高朝世等人和鱼天恩的私下博弈,三来李真的性格也不喜欢大肆铺张。


    “禀报摄政王,鱼天恩幸不辱命,徐州叛乱已息,鱼某回朝复命!”


    鱼天恩深深鞠躬,向李真行叉手礼。


    李真站了起来,抬抬手,微笑道,“鱼大将军快快请坐,徐州之事本王已经听说了。鱼大将军的神勇忠义让我等十分佩服。”


    鱼天恩没有落座,从袖中掏出铜鱼符,双手递给李真。完整的两片兵符。


    李真一挑眉,“鱼大将军这是何意?”


    “摄政王,鱼某深感自己挟持军队,威胁朝廷,千刀万剐也不为过。朝廷允许鱼某戴罪立功已是皇恩浩荡。再执掌军队万万不合适。”


    鱼天恩恭敬道。躬身的姿势不变。


    这一下大出李真三人的意料之外。本来按照计划,迎接鱼天恩回朝以后,为防打草惊蛇,仍旧让他带残余的神策军一段时间。


    没想到鱼天恩竟主动卸甲。


    如此一来,他就彻底成了砧板上的肉了。


    凭他那点修为,放在以前还是个人物,但现在的长安,他就是个小虾米。


    李真看了看高朝世,高朝世点头,笑道,“鱼公公已经和杂家交心坦诚了,杂家相信鱼公公的诚意。”


    李沉舟和游天一相视一眼,哭笑不得,心想你二人是长安有名的冤家对头,你怎会轻信鱼天恩这种人的话?


    “鱼大将军有心了。”李真接过了鱼符,“请坐。”


    鱼天恩仍然没坐,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恭敬奉上,“这是鱼某在平定徐泗节度使后清查的历年税银三十七万两,布帛两百多万匹。另外,鱼某带领神策军多年颇有积蓄,这些财宝约莫价值六百万两以上,愿一并奉献给朝廷。”


    这下,不但李真、李沉舟、游天一动容,连高朝世也动容了,他以为鱼天恩只是送上了当地截留的税银,没想道连自己的私产也全捐了,调侃道,“老鱼你舍得把这么大笔家产都捐给朝廷?以后饿肚子怎么办?”


    高朝世对鱼天恩的称呼,让李真等人暂时放下了猜度之心。均知他二人在路上定是达成了什么约定。只是好奇鱼天恩到底对高公公说了什么。


    鱼天恩坦然道,“朝廷平藩在即,急需军费,鱼某再做守财奴,就不识好歹了。再说,这些财货大多来路不正,还于朝廷,也是物归原主。”


    李真接过清单名册,指了指面前的座位,正色道,“鱼公公,请坐。”


    连李沉舟和游天一也站起来,拱手抱拳,“鱼公公,请坐。”


    鱼天恩这才坐下。


    李真对高朝世道,“鱼大将军连家产都赐给了朝廷,朝廷若真饿死了鱼大将军,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前些日子封敕事宜仓促,只封了一半。现在可以正式封敕了。高总管,神策军大将军俸禄为何?”


    高朝世微笑道,“神策军大将军,正二品,月俸为36贯。此外还有此外还有粮米、盐、私马、手力、随身、春冬服等补贴。”


    “念在鱼大将军把家产都捐了,月俸提到50贯。高总管,随后让人重新拟旨。”


    李真嘴角一扯。


    鱼天恩大喜,连忙起身,下跪,“鱼天恩谢摄政王隆恩。鱼某对天发誓,余生必将忠于朝廷。违者天厌之。”


    “起来罢!”李真道。


    李沉舟和游天一微微异样地看着鱼天恩和李真。


    鱼天恩的态度已经让众人很疑惑了,而摄政王的变化更让人心头升起一丝敬畏。拿捏黄巢,收复鱼天恩,摄政王越来越表现出王者气度。


    他对收复人心越来越熟练了。


    只有高朝世一脸欣慰。觉得归相、自己和太皇太后的计划正在慢慢实现。朝堂琐事,由归相辅佐下的小皇帝解决。但真正的大事却是摄政王和修行者重臣解决。


    众人在李真启筷后,略带一丝尴尬地吃着佳肴。李真向鱼天恩敬过酒后,高朝世三人也向鱼天恩敬酒。


    鱼天恩明显放松下来。


    “鱼将军,说说徐泗节度使的事。”李真道。


    “崔彦曾出身清河崔氏,曾任太仆卿,十四年前,任御史大夫、徐泗节度使。此人精通律法,但为人刚愎自用,治政以严苛著称。他不懂军事,任用亲信尹戡、徐行俭、杜璋大肆欺辱军民,军中积怨已久……”


    说着,又将他调动徐泗兵卒到桂林戍边,却屡次不讲诚信,生生逼得庞勋等人率兵造反讲述了一遍。


    李真听完,冷哼道,“又是崔氏!”


    转头问李沉舟,“大元帅,对付此等败类,该作何处置?”


    大唐五姓七望,以崔氏最为鼎盛。废后出身博陵崔氏,崔彦曾出身清河崔氏。清河崔氏比博陵崔氏还要树大根深。


    太皇太后下旨对于博陵崔氏永不录用。但若同样让清河崔氏遭受同等处罚,以他们的亲缘关系、门生故交涉及之广,影响就大了。


    李沉舟沉吟道,“崔彦曾等四人必斩无疑。但清河崔氏势大,作为千年望族,连太宗皇帝都对他们没办法。再者,崔彦曾所犯罪行也不及废后兄妹,臣建议,崔彦曾三族之内治罪即可。或罢黜,或流放,或用刑,或囚禁,交刑部和大理寺严查。”


    李真点点头,“那便请大元帅和归相商议着办吧。现在不同以往,便是多杀些也没关系。”


    轻描淡写的一句,众人心头一凛。除了高朝世,没人听懂李真此言何意。


    李真又将目光看向鱼天恩,看了好久,徐徐道,“鱼公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这话问得实在突兀。鱼天恩现在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朝廷。光杆司令,唯有待命而已。


    却不料鱼天恩站起来,躬身道,“回摄政王,鱼某,愿做朝廷的一把匕首!”


    “哦?”李真眸子一亮,指了指座位,“鱼公公,坐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