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转换身份

作品:《穿越晚唐:从负债不良人开始

    李真出了礼部,去了大明宫龙武军总衙。找游大帅。


    “曹州冤句人,黄巢?三十七岁盐商?现在就去?”


    游天一闻听李真的请求,拿着黄巢的文解,微微诧然。


    心想这段时间不是找那幕后黑手么?怎么又要到千里之外的曹州去抓黄巢?难道那个盐商就是幕后黑手?


    “对,此事事关大唐安危,应列为第一要务。黄巢此人的虽是普通人,但他能动摇我朝根基,越快下手越稳妥。”


    李真道。寻找另一只魇罗已经找了多天了,后续的查找就交给老秦他们吧。


    “我这便让阿古依去曹县,把他杀了。”


    游天一为人勇决有魄力,既然摄政王说他动摇大唐根基,那便不再犹疑,杀了以灭后患。


    “不不不,我要活的。大帅让二统领带人把他抓回来交给我就行。”


    “摄政王,你确定他只是个普通人?”


    游天一眸子一闪,忽然问道,


    李真默然无语。


    要是按照真实历史,黄巢就算翻天了也只是血肉之躯。但现在这个魔幻大唐,一堆高手就在宫里住着呢,连自己这个凡人都变成了修行者,谁知道黄巢那个魔头有什么天赋神通?


    游天一缓缓道,“我亲自带人去缉拿。”


    “有劳大帅!”李真拱手。


    ……


    此时,千里之外的曹州冤句县东南一处阔大宅院里。


    一群劲装大汉正督促着盐工们煎盐收盐,干得热火朝天,而在上房靠东的耳房内,有四个男子却在关门秘议。


    坐在炕中央的是一个头戴抹额相貌深沉的大汉。一双眼睛锐利如刀,正是黄巢。


    坐在他身边的是儿子黄存、侄儿黄揆和外甥林言。


    朝廷革新盐政,黄巢家祖辈为盐户,在当地颇有盛名,因此是第一批拿到盐引的商户。


    黄揆道,“叔父,我从濮州盐池取卤回来,听说王仙芝正在大肆制造兵器,聚众联络,商议起兵之事。我们怎么办?”


    从去年起,旱灾严重,叔父就开始收养身手敏捷的好汉做监工。眼看已经收了上百,原本丰厚的家资渐渐耗尽。再不杀出去,人就养不起了,钱就白扔了。是以黄揆有此一问。


    “天平军节度使置百姓于不顾,人心丧尽。舅舅一向豪壮侠义,在曹县地界谁说起舅舅不竖大拇指。没道理把节度使位置让给他人。王仙芝算个吊,何德何能和叔叔比?”


    外甥林言哂然道。


    黄巢看向儿子黄存,“存儿,你觉得的呢?”


    “孩儿觉得,再等等。”黄存眼眸压低,露出下三白。


    “哦,为何?”


    “新皇登基,朝廷革新盐政,孩儿总觉得再看看稳妥些。庞勋兵败在前,此时骑兵莫成了出头鸟。”


    黄巢赞许地微微点头,侄儿和外甥都比十六岁的儿子年长,但若论沉稳,却不如儿子。


    缓缓道,“我与王仙芝有过数面之缘,此人有胆无谋,志大才疏,将来必败。就让他做个出头鸟,我们随后起兵响应。”


    心里有句话还没说出来,区区天平军节度使算什么?老子要的是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等多久呢?叔父,你收拢的壮汉越来越多,我们的存银已经没有多少了。撑不了多久的。”黄揆道。


    “乱风塬三百亩地,卖了吧。”黄巢淡然道。


    “啊?叔父,那是你唯一的田产了。”黄揆急道。


    “乱世,田产算什么?人,才是根本!”


    黄巢沉声道。


    ……


    有京城四绝之一的游大帅亲自缉拿黄巢,李真自然放心,从龙武军总衙骑马回到兴庆宫。


    把老马栓在马厩,转身走到偏殿。不空大师已经离开。


    “那个冲天魔找到了?”小夷问。


    李真点头,“曹州冤句县,距离长安约莫千里。游大帅已经亲自去拿人了。”


    说完,扭头对明姬道,“明姬,你再布一下法阵,我再借点法力。”


    明姬冷哼一声,没搭理他。


    “明姬,你别使小性子嘛!大敌在前,一致对外,再布一下法阵,让我多吸一些。打起来保险。”李真嚷嚷道。


    明姬嫌弃地看了他一眼。


    小夷看着他直摇头,蹙眉道,“老女人一个月只能布一次坤宫法阵。以你现在的念力,能不能打得过羊生子?”


    “咹?”


    李真一愣。他和羊生在龟兹延城对决过,对羊生的修为和手段有一定了解。说实话,就现在储备的这点念力,比起在龟兹使完沙世界神通后差多了。


    “只要你不拖后腿,我肯定没问题。”李真嘴硬道。


    小夷瞪眼道,“我现在是大罗天,要是打不过那头母羊,也太对不起老道了。”


    明姬笑眯眯道,“那就去干他们!”


    站了起来。


    “等等!”


    李真举起右手,“我要以猫抱子的身份去决斗,就不能穿王爷常服。小夷,我们都换一下衣服。”


    小夷点点头,穿着王爷和公主服饰却是有点不尊重天道。


    上次回养父母家里省亲,小翠帮二人买了不少平民衣服。两人回了寝殿,换上普通百姓衣服。


    李真看着铜镜里的自己,摸着脸道,“小夷,你说我用不用戴一张人皮面具?”


    “我觉得应该。我去找李四。”


    做戏就做全套,既然以猫抱子的身份去,那就不但要换衣服,还要改头换面。


    不一会儿,小夷带着李四走了进来。论易容术,高朝世比李四要高明得多。但像做人皮面具这种低技术含量的易容手段,反倒是李四更娴熟些。高朝世那种易容已经是移筋抻骨穴位控制肌肉级别的“真容”了。


    “帮主,真哥儿,你们要什么样的人皮面具?”


    李四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摞人皮面具。男女老少都有。


    “我看看。”


    李真挑选几张青年男子的脸,一张张戴在脸上,照着铜镜看。


    最后选了一张浓眉大眼的方脸青年面孔,戴上以后,左看右看,满意地点头,“就这个了!”


    “很有气概!”李四赞叹道。


    小夷也点头表示同意。


    但她自己挑的时候却犯难了,她是五岁女童身形,脸太小,少女、妇女、老婆婆的面具她都戴不上。


    李真想了想,眸子一亮,“要不你戴个面具吧!”


    说着,转身回寝室,取出一个猫面具来。


    正是除夕那天买年货时给小夷准备的礼物。后来把行李搬到新射殿,顺便也带了过来。


    只是当时已经知道小夷是大修行者,这种哄幼童的玩具自然用不上,只能搁在角落吃灰。但它无比契合今天的场合。


    猫面具,猫抱子。


    小夷笑嘻嘻戴上了面具。扭头,和李真对视。


    “很……威风!”李四竖着拇指道。


    “嗯,威风!”李真也竖起拇指,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