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帝陨,风雨欲来!
作品:《横推妖魔乱世,修出个极阳道君》 此地云海翻涌,水汽蒸腾,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比起南方妖庭还要神秘。
一道身影陡然浮现于长天之上,环望四野,目光最终落在群山环抱的湖面上。
蓦地,一尊通天彻地的法天象地拔地而起,炽烈离火焚烧天地,金红黄袍裹着皇甫乾煜的身影立于法天象地之巅,眸中金火熊熊,烧穿云层。
只息片刻,云海骤然消失,暮色前最后的残阳高悬天际,金红的光华洒落其间。
群山焚毁,湖水蒸腾!
金红华光下,原本深不见底、碧水荡漾的山间湖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蒸腾。
直到湖水见底,才见一处硕大的盘基好似蜘蛛网一般附着于地脉之上。
暗红色的基底如同地脉血管,时不时跳动,隐约看见鲜红的灵光自其中闪现。
皇甫乾煜平静望着这一幕,虽早有预料,但见到还是觉得怪诞。
两百多年前,自己手握染着兄弟叔伯之血的长剑,兴奋至极的穿过漫长的宫道,一步一步走向离阳宫,走向那个位置。
皇甫乾煜自认为自己的天赋比起太祖都不遑多让,待其真为大离皇者,定然攘除弊病,重整朝纲,让天下黎明尽服于丹陛之下!
不是他自傲,而是真有底气。
那时的皇甫乾煜年不过三十,已经是先天三花,凝练灵胎的超级天才。
待登基为帝,融天下气运,便是一步登天,修得归真也并非难事!
然而,等他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才知道自己有多渺小!
三皇之地,大离、大楚以及大周不过是人族微不足道的皇朝之一。
三皇之地,没有一个皇朝能撑过千年,也不是没有中兴之主。
若是正常皇朝,就以皇甫乾煜自己的天赋和努力,以法天象地之威横推整个皇朝,从上到下来个大换血,让皇朝重新走上康正复兴,不说轻而易举,但也是事在人为罢了!
但在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这片世界的大门向他打开了一个缝隙。
世间不止有人族和妖族,还有许许多多,神奇强大的种族,更有其他世界。
例如渊界、潮界、以及三皇之地所在的根界。
而三皇存在的目的,就是凝聚千年皇朝气运,镇压眼前来自渊界的东西!
知道这一切的时候,他已经跑不掉了,皇位好似一个囚笼,将他死死困在了龙椅之上。
那些自称执法者的世家宗门就像诏狱里的狱吏,死死盯着他,不让他离开三皇之地半步!
甚至他皇甫氏也是其中之一!
皇位是个骗局,整个大离都是个骗局!
皇甫乾煜不甘心!
他想要突破归真,迈过真武,走向真正超脱的山海天人之境!
所以皇甫乾煜奋发图强,不断壮大大离,让大离气运如龙,从而反哺自身,再靠着天下资源,冲击山海天人之境。
登基五十他便已跨过法天象地,步入归真!
那个时候他不过八十,对于一位真武而言,正是闯的年纪,故而他更加努力,欲在百年之后跨过归真,步入山海天人。
百年后,大离的气运达到了极点,他的修为也真正触摸到了山海天人之境。
然后,众所周知的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就连那个时候的皇甫乾煜自己都不明白。
失败之后的皇甫乾煜变得阴沉可怕,不再是当年的建武帝。
但也是这五十年让他想明白了很多事。
“从我借助大离气运突破真武的那一刻,孤便已是与大离捆绑在一起了,即便当年大离的气运已是巅峰,但还是撑不起一个山海天人!”
皇甫乾煜脸上有后悔,有恼怒:
“若是孤早想明白这一点,千年轮回的今日会不会不是这般结局?!”
想着,周身离火翻腾不休,虽然不是真正的「南明离火」铸就的法天象地,但却加持了全部离火之威。
皇甫乾煜整个人都化作离火之态,天地无数灿金光华气运加持己身。
这一刻的皇甫乾煜已经强大到了极点,堪比山海天人之威。
通天彻地火柱照亮了世界,傍晚好似黎明,仿佛天上垂落的日头从未落下!
......
......
岁末,陈景行已经返回云州。
至于夷州,夷州已经垮掉了,也没人能反抗他这么一个镇南大将军,彻底纳入麾下只是时间问题。
此时,新建的云州城中,也算是灯火通明。
他正欲入城的脚步突然顿住,猛地看向北方。
陈景行眼中北方映射着残阳的余晖,但......为什么那么红?
红得像是西方的火烧云!
一股心悸之感油然而生,自从对因果有了些皮毛的认识之后,这种感觉还是第一次出现。
甚至不用掐诀,陈景行便已经脱口而出:
“那是,靖武帝的法天象地映射天地的结果?!”
他指尖微动,掐算片刻,眉峰紧蹙:
“真就这么......死了?”
北方的火光似还在天际摇曳,而云州的风里,已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寒意。
靖武帝的落幕,来得这般猝不及防。
即便是陈景行自己,也没有立刻做出什么决议,而是静静等待。
几日后,一只巨大灰鹏鸟划破云州的清晨,落入陈景行手中。
他取下灰鹏鸟脚腕上的竹筒。
一张从未有过的,鲜红标记的信纸被他缓缓打开。
其上只有两字:帝陨。
......
同月末,国不可一日无君,离阳宫内烛火通明,监国太子皇甫安身着衮龙冕服,在文武百官的山呼万岁中,于丹陛之上接过传国玉玺,火速登基。
于当日颁诏天下,定年号为 “永宁”。
‘永’者,期国祚绵长,代代相续;‘宁’者,愿四海清晏,兵戈不兴。
然而,永宁帝刚刚登基,北境宁王拒受新帝诏书,对外宣称靖武帝重伤闭关,却被太子囚禁,打的勤王护驾的名号,已在宁州起兵!
随后,燕京燕王截留漕粮,雍州信王拥兵观望,民间流言四起。
永宁帝本就是靖武帝最小的儿子之一,虽贵为太子,但如今靖武帝已去,他的那些亲大哥自然是不服气的。
甚至他们早就做好了造反的准备,只可惜靖武帝死得太突然了,让皇甫安侥幸登了基。
永宁初年,一个月的短暂太平悄然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