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分蛋糕

作品:《直播:兵临京城,主公你要退兵?

    来到宁王府,何管家将他请到了东侧的膳食房,此时房内已经聚集了宁王的诸多夫人和子女。


    宁王作为宗室藩王,有正妃一人,次妃一人,其余还有夫人七人,共九人。除此之外,还有一大堆妾室。不过妾室是没有资格来这吃饭的,压根就没有名分。


    能在王府得到承认的,只有正妃、次妃和夫人。其中宁王妃是正儿八经得到过朝廷册封,皇帝赐过金册金印的人。还入过宗人府玉牒,死后可附葬王陵,享王室祭祀。


    而次妃,则无金册金印,但有诰命和封号。至于夫人,只有诰命,无封号。


    “见过王妃、世子和诸位夫人。”萧令秋进门之后,对着众人行礼。


    “免礼吧。往年你都是一个人在自己的府宅或者是和何管家等人一起过年,但今时不同往日,你为王府臂膀,便请你一起来王府吃年夜饭。另外你即将是位高权重之人了,平时出行,一定要多带护卫。”宁王妃抬了抬手,嘱咐道。


    “谨遵王妃教诲。”萧令秋拱手行礼


    “何管家传膳吧。”宁王妃对何管家吩咐道。


    何管家闻言,便通知厨房开始上菜。同时宁王妃等人也陆续落座,萧令秋被安排在宁王世子旁边坐着。


    宁王府的年夜饭,因为宁王丧期的原因,显得有些朴素,但味道却是不错。吃饭期间,也没人说话,包括宁王的子女们。


    饭后,何管家泡了茶,宁王妃对萧令秋说道:“待会李长史和张将军会过来,本宫和你们三人谈些事情。”


    萧令秋点了点头。李有仁算是除了他以外,宁王妃最信任的人之一了。而张越,是宁王府的准亲家,张越的儿子已经和宁王次妃的女儿定下了婚约。


    戌时时分,李有仁和张越登门,宁王妃在银安殿院的东配殿接待着两人。


    这大晚上的,天气寒冷,寒风呼啸。银安殿内放置着宁王的灵柩,张越和李有仁隐隐总感觉后背发凉。倒是萧令秋这个不信鬼神的人,一脸坦然,安之若素。


    如果裴庆要是也来的话,那四个杀人凶手就一块凑齐了。


    “三位都是王府的肱骨,如今王爷新丧,以后王府还需多多仰仗三位了。”宁王妃让何管家上着茶,对三人颇为客气。


    “王妃言重了,我们与王府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萧令秋三人说道。


    宁王妃微微颔首:“如今迁都已成,朝廷已尽在我们之手。朝中中书省诸多位置空悬,你们觉得何人能填补空缺?”


    张越和萧令秋闻言,相视一眼后,都看向了李有仁。他们两个对朝官的背景都不了解,没什么发言权。


    朝廷的中书省,一共有六名高官,分别是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和参知政事。不过这六个人中,前三个被诛杀,参知政事又被萧令秋所杀。


    所以导致整个中书省空出了四个位置。不过选谁上去,是个讲究的活。


    上去的人不需要有多大能力,关键是要识时务,能做好朝廷和宁王府之间的纽带工作。同时,还要能配合好宁王府的工作开展。


    李有仁见萧令秋和张越都看向了自己,便不由得正了正身姿:


    “禀王妃,目前朝廷中书省仅剩左丞孙恩和右丞张茂。这两人,其中孙恩出身川蜀大族,此人最擅长见风使舵,平时做事瑟瑟缩缩。


    元顺削藩之时,因为黄、李、方三人得元顺倚重,他一直都是那三人的应声虫。后来韩王、誉王被逼死,引发朝堂舆论,孙恩便一言不发。而张茂呢,此人乃清流寒门出身,为人刚正节俭,颇具才干。


    元顺力行削藩之时,他曾力劝元顺尽量用温和的手段削藩。不过因为元顺刚愎自用,未曾采纳。张茂也恰恰因为这个性格的原因,在朝中并不讨喜,许多官员对他嗤之以鼻。”


    宁王妃和萧令秋三人,听着李有仁的对孙恩和张茂的分析,不由得点了点头。


    “那看样子,孙恩倒是能为我们所用了。可让他担任左丞相之职,他上去之后,对我们的好处不仅仅只是在朝堂上,同时还代表着川蜀士族有可能会归附我们。”


    宁王妃说道。这种时候,他们就需要孙恩这种人,不仅能让这种应声虫发挥纽带作用,还有可能让川蜀士族归心宁王府,完全是一举两得。


    至于张茂,有才干又有什么用,这不是新朝伊始的大治之时。什么叫生不逢时?这就叫生不逢时。


    “孙恩为左丞相,依我看,李长史也可入中书省,担任右丞相之职。”萧令秋指着李有仁说道。


    宁王妃点了点头,张越对此更无异议。倒是李有仁显得有些忐忑,连连摆手:“这可使不得,我胸无才智,安能担此大任?”


    “李长史就不要谦虚了,王爷起兵之时,后勤辎重全仰仗你来保障。你之才干,担任右丞相之职,绰绰有余。”宁王妃赞扬道。


    “确实如此,李长史就不要谦虚了。正好由你担任右丞相,也能监督威慑朝臣。”张越说道。


    “此外,让李长史担任右丞相,也能试探一下元顺和朝廷对咱们的服从。”萧令秋有些大逆不道的说道。


    “就这么定了,左右丞相由孙恩和你担任。此外,咱们还需控制一个关键官职,那就是掌管武官升迁选调的兵部尚书之职。”宁王妃说道。


    原来的兵部尚书韩振,也是被萧令秋给宰了。


    宁王妃这话一出,萧令秋和李有仁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张越。


    张越见此,一脸茫然,伸手指着自己,愕然道:“我?”


    “兵部尚书之职,非德高望重之人不可,亦非张将军莫属。张将军可自领渔阳卫,加兵部尚书之职。不过渔阳卫所在之地,距离顺天有两百余里,渔阳卫指挥使之职,最好让你的儿子张淳德来担任。”宁王妃笑着说道。


    张越作为一个纯粹的武将,在大乾王朝这个重文抑武环境的浸染下,他还是很向往文官的。听着宁王妃要让他来当兵部尚书,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哪怕拿渔阳卫指挥使来换,他多少都愿意。


    “我行吗?”张越有些不自信。


    “这个官职,非你不可了,张将军。此外,张将军还可入大都督府。目前的大都督是丘泉,这个职位暂时没必要动。可庆国公死了,他的都督同知位置空置了下来,张将军也可兼任。”萧令秋说道。


    宁王妃和李有仁听此,皆点了点头。大都督府和兵部的职责不一样,兵部主管后勤、武官升迁选调和调兵,而大都督府则更像是一个参谋部,以及大都督府名义上有统兵之权。


    可是在河北辽东之地,大都督府的统兵之权就是个笑话,军权在宁王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