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解决当下问题
作品:《直播:兵临京城,主公你要退兵?》 毕竟从她得知宁王死讯开始,已经过去将近三个月了,该伤心也都伤心的差不多了。加上确认了宁王是死在女人的手里,这让宁王妃对宁王的伤感之情更淡了不少。
萧令秋从佛堂出来,随后便骑马去了城外,安排丰山皇宫的换防事宜。
等一切事情安排妥当,已是傍晚。今天是除夕之夜,萧令秋率领百余亲卫,回了自己的府宅。他的府宅距离宁王府,也不过隔着一条街的距离,是个三进院,是他升为宁王府亲卫统领时,宁王赐下的。
府宅只有三五名仆人,专门打扫卫生。因为萧令秋年少时,在宁王府住习惯了,加上又是亲卫,时常从军,所以这处府宅他来得极少。
“萧统领,王妃派人来请,说让您半个时辰后,前往王府赴宴。”亲卫敲响了萧令秋的书房门,在门外说道。
“知道了。”萧令秋说道。
此时的萧令秋躺在书房的睡榻上,目光望着头顶横梁,思绪翻飞。此刻他又陷入了迷茫之中,他即将加官进爵,掌管河北辽东之地的军权,加封侯爵之位。
可是他以后该做什么呢?军事上的目标很简单,扫平北狄人和辽东靺鞨,发展火器。甚至以后还可以扫除东夷西戎之祸,还天下一个太平。
但政治上,因为他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人物,所以导致他的政治目标是混乱的。是否要改朝换代,当皇帝,这个不需要讨论,至少此刻他肯定是想的。
毕竟作为穿越者,哪能没有这个宏图大愿呢?他即将掌控河北辽东之地的兵权,并且朝廷还在他和宁王府的手中。这种情况,换了谁来,都会有不臣之心。
至于去当权臣,去捧宁王世子登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在实现军事目标的过程中,下面的人会推着他往上走。
如果他甘心当权臣,下面的人要么给他来一扬黄袍加身,要么就直接像他弄死宁王那样,把他给弄死。在这一点上,萧令秋还是很清醒的。
但是改朝换代当皇帝,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涉及到军事、民生、用人和制度等各个方面,稍有不慎,满盘皆输。
而且,改朝换代当皇帝,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政治目标。萧令秋暂时还没有思路,该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以及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王朝。
天堂没有神父:“想啥呢,马上就要一朝权在握了,这不得朝着那个皇位进发啊?”
1945年的广岛长崎一声不吭:“当皇帝,也得慢慢来啊。最快的办法就是学一学曹魏、司马家以及这个大乾王朝的陈法先,通过建立功勋和威望,然后和士族合作分蛋糕,到时候自然而然就能改朝换代。”
佛罗里达不养闲人:“这办法不行的,因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解决,哪怕建立新朝,也持续不了多久。就好像曹魏和西晋一样,社会资源没有重新得到充分的洗牌分配,都短命且乱遭的很。
纵观那些超过两百年的王朝,他们都是在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因为天下大乱,社会资源得到空置和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给新的社会矛盾,提供了缓冲的时间。”
珍妮玛事多:“不解决社会矛盾,建立的新朝也只是空中楼阁。从目前的剧情来看,主要的社会矛盾一是边患问题,二是土地兼并,三是底层百姓的上升通道被垄断。这俨然一副天下大乱的景象。
具体还有没有其他矛盾,这就要调查了,教员的理论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想要定鼎革新,建立一个有活力的王朝,就必须深入去了解,去调查。”
你的比赛不进去了:“你们扯得都太远了,萧令秋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获得兵权之后,如何快速的让军士聚拢在他身边。”
她说戴了就不算给:“这个简单,之前说的,想要迅速掌控军队,一是打胜仗,二是封赏。萧令秋目前的军功是够了,现在就是封赏问题。军官将领的封赏可以通过升官来解决,但底层军士的封赏,最简单的就是钱财。”
香港交通大学:“掌控军队是一回事,让军士彻底归心又是一回事。光靠发财货来激励军士肯定不够的,得让彻底改造军队。他们大乾王朝的军镇卫所制度,其实有点像明朝卫所制度和军屯制的结合。
军镇卫所有大量的田地,其实完全可以通过改革兵制来实现。首先就是废除世兵制,然后将军镇卫所的田地分给这些士兵,这个制度一下去,瞬间就能让底层军士对萧令秋死心塌地。
以后甚至还可以结合府兵制,继续增强军士的战斗力。不过府兵制难以长久,唐朝已经给过我们教训了。归根结底,最终想要打造忠诚的强军,还得给军队注入信念和信仰。”
擎天柱偷看洗车店监控:“废除世兵制和分田给士兵,确实是一步好棋。这样既能获得底层军士的拥戴,还能进一步增加群众群体的基础。但这样又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粮草。
军镇卫所制度短期内可以为军队提供大量的粮草,可一旦分田,总不能直接对分田的军士收重税吧。升米恩,斗米仇,一旦收重税,以后难保不会被底层军士记恨上,好事也要变成坏事了。”
假如我当三天老蒯:“可拉倒吧,他们现在的军镇卫所,也没见提供多少粮草啊。士兵没有积极性,而且一旦到了战时,哪有功夫种田啊。
短期内的粮草问题,可以通过盐糖技术得到的银钱来解决。另外,洛京那边不是还有大量的秋税嘛。甚至彻底掌握了军权之后,士族也会低头交粮。”
萧令秋看着眼前的弹幕,脑海中浮现出教员的理论。不过他不能全盘照抄,因为时代背景不一样,不过这些理论对他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要施行什么样的政策,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王朝,这个他暂时还没想好。不过眼前,他急需解决的就是迅速收拢军士之心。
军镇卫所的世兵制,确实是一大突破口。而且他觉得掌权以后,有必要裁军。因为整个河北和辽东之地的士兵,足足有三十万,这还不算一些俘虏,兵员着实有些臃肿和繁乱。
兵在精而不在多,不过裁军就有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对军官将领的安排。这个问题,他回头还得请教一下宁王妃和李有仁。
萧令秋起身拿出纸笔写下了自己即将要处理的眼前问题。
首先是通过改革兵制,收拢军心。其次是利用盐糖进行资本积累,以及洛京的秋税和对士族的拷饷,来解决短期的钱粮问题。
最后是建立的火器制造体系,进一步加强军队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