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何雨水讲的故事
作品:《四合院:开局踹飞易中海众禽傻眼》 砸在何雨柱心里,激起一片滚烫的暖流。
他眼眶有点发热,赶紧低下头,借着倒水的动作掩饰过去。
“师父,您这话说的,我这心里头,热乎乎的。”
他把茶缸子重新续满,递了过去。
“对了师父,还有个事儿得劳您驾。”
“您瞧我这房子,也算正经落到我名下了。”
“我就寻思着,不能再那么凑合了,得赶紧拾掇拾掇。”
“之前不是听您提过一嘴,说认识手艺好的木匠师傅吗?”
王福亭一听,立马来了精神。
“你小子,这事儿想的对!”
他一拍大腿。
“人活一辈子,不就图个安生窝么。”
“自个儿的房子,是得好好弄弄,住着才舒坦。”
“有,怎么没有。”
王福亭想了想,报出个地址。
“东城,鲁班胡同,进去第三家,你找一个姓方的老师傅,叫方卫国。”
“你就说,是我丰泽园王福亭让他去的。”
“这老方的木工活,在咱们四九城里,那都是挂得上号的。”
王福亭端起茶缸子,吹了吹热气,又撂下一句。
“他要是敢在活计上给你打马虎眼,或者多要你一分钱,你回来告诉我。”
“你看我怎么上门去,把他那几根烂木头全给他劈了当柴烧!”
这话里透着的维护,让何雨柱心里踏实得不行。
“得嘞!有您这句话,我这心里就有底了。”
何雨柱咧嘴一笑。
“师父,那您看……我跟您请半天假?”
“今儿个日头好,我寻思着就把这事儿给定下来。”
“去吧去吧。”
王福亭摆了摆手,压根没当回事。
他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哎,不对。”
“这找了木匠,一动工,家里叮叮当当的,屋里头净是土,那还能住人吗?”
“你一个大小伙子,皮糙肉厚的,在哪儿凑合一宿都成。”
“雨水可不行,小姑娘家家的,不能跟着你遭那份罪。”
王福亭把茶缸子往桌上一顿,做了决定。
“这样,从今天起,到你那屋子弄利索了。”
“就让你妹妹住我这儿。”
“正好跟你师娘还有王雅做个伴儿,我瞅着她们俩也玩得来。”
这番话,简直说到了何雨柱的心坎里。
他原本就盘算着这事儿,还琢磨着怎么跟师父开口呢。
没想到师父自个儿就提出来了。
“哎哟,师父!”
何雨柱一激动,京片子都更溜了。
“我这正愁这事儿怎么跟您张嘴呢!您可真是……真是雪中送炭!”
“少来这套。”
王福亭瞪了他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赶紧去跟雨水说一声,然后忙你的正事去。”
“好嘞!”
何雨柱应得那叫一个响亮,转身就往王雅的房间走。
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头传来妹妹何雨水那清脆又认真的声音。
“……后来啊,那个叫许仙的,他就是愚公的后人!”
“那个蛇精,她觉得是许仙他们家把她从山底下救出来的,这是大恩啊,得报!”
“所以她就变成一个特别好看的姑娘,嫁给了许仙!”
屋里头,王福亭的闺女,王雅,正托着下巴,听得一脸入迷。
“哇!那……那孙悟空呢?他那么大本事,不管这事儿吗?”
只听何雨水用一种“你这就不懂了”的语气,笃定地说道。
“孙悟空回花果山当美猴王去了!”
“他说凡人的事儿,他不管!”
“噗……”
何雨柱站在门口,差点没绷住笑出声来,他也没想到何雨水的记忆力这么好。
他赶紧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
这故事可不兴随便乱传啊!
要是让写《西游记》和《白蛇传》的先生听见,怕不是要从地里头气得蹦出来。
他走进屋,屋里两个小丫头齐刷刷地回头看他。
何雨柱走到妹妹跟前,蹲下身。
“雨水,哥跟你说个事儿。”
他把家里要重新修整,这几天没法住人,需要暂时住在王师傅家的事儿,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你愿意吗?”
何雨水听完,眼睛亮晶晶的。
她看了看身边的王雅,又看了看哥哥。
“愿意!”
小丫头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喜欢跟王雅姐姐玩!”
这下,何雨柱最后一丝顾虑也没了。
他笑着摸了摸妹妹的头。
“那行,你乖乖听师娘的话,哥忙完了就来接你。”
“嗯!”
交代完一切,何雨柱离开了棉花胡同。
拐进一个没人的小巷子,他心念一动,那本崭新的房契就出现在了手里。
他把房契小心地揣进怀里,整了整衣领,直奔军官会而去。
这年头,百废待兴,许多旧时的机构还没完全撤销,新的规章制度也正在建立。
像房产翻修这种事,可不是自个儿找人就能动的,必须得有官方的证明和介绍信。
军官会的大院里,人不多,透着一股子肃穆。
负责登记的是个穿着干部服的中年男人,脸上没什么表情,说话公事公办。
“干什么的?”
“同志您好。”
何雨柱递上一根烟,脸上挂着和煦的笑。
“我是南锣鼓巷95号的户主,叫何雨柱。”
“这不,家里房子老旧了,想找人翻修一下,过来开个证明。”
那人没接烟,只是抬眼皮扫了他一下。
“房本呢?”
“有,有。”
何雨柱赶紧把房契从怀里掏出来,恭恭敬敬地递了过去。
那人接过去,打开来,一页一页看得极其仔细。
当他看到户主一栏清清楚楚写着“何雨柱”,并且盖着街道办红彤彤的大印时,脸上的那点审视才淡了下去。
“翻修?打算怎么修?”
“就是屋顶捡捡漏,墙皮重新刷刷,再把门窗换换,打个隔断,不动主体结构。”
何雨柱早就想好了说辞。
那人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
“填一下。”
何雨柱接过来,借着人家的笔,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把表格填好。
整个过程,他态度恭敬,有问必答,不卑不亢。
那人收回表格,又对照着房本看了一遍,确认无误。
这才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一张盖了章的介绍信和一张翻修许可证明。
“拿好了。”
“谢谢您,同志!给您添麻烦了!”
何雨柱连声道谢,小心翼翼地把两张薄薄的纸片折好,揣进最贴身的口袋里。
走出军官会大院,六月的阳光照在身上,已经有了夏天的炙热。
何雨柱长出了一口气。
手里攥着这几张纸,比攥着金条还让他觉得踏实。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脚步轻快地朝着鲁班胡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