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一炉高标号水泥!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随着林川一声令下,整个场地的空气骤然紧绷。


    几名肌肉虬结的工人用巨大的铁钳,从烈焰翻腾的加热炉中,夹出了一根被烧得通体橘红的铁轨。


    那根钢轨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形态,边缘正在融化,滴落着点点铁水。


    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连光线都发生了扭曲。


    铁轨被稳稳地放在五百吨水压机那闪烁着金属寒光的特制模具上。


    “压!”


    操作水压机的老师傅眼中精光一闪,手臂肌肉贲张,猛地一推身前的控制杆!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液压泵站传来一阵沉闷的、持续升高的嗡鸣。


    巨大的上模以一种无可阻挡的、令人窒息的沉稳姿态缓缓压下。


    整个地面仿佛被一股无形巨力按住,微微一沉,所有人的脚底都感到一阵从骨骼深处传来的酥麻!


    在这股沉默而磅礴的力量面前,那根烧得通红的铁轨连一丝挣扎都做不到。


    便如热刀切黄油般被无声地压扁、拉长,变成了一根截面近似圆形的粗大铁棒!


    火星如瀑布般四散飞溅。


    “送进轧机!”


    铁钳手们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将这根依旧散发着恐怖高温的铁棒,送入那台刚刚调试完毕,正发出钢铁巨兽般低吼的万能轧机进料口。


    彼得罗夫死死盯着,布满皱纹的额头上全是汗珠,嘴唇翕动,用俄语快速地念叨着什么,像是在做最后的祈祷。


    “轧!”


    呜——轰隆隆隆!!!


    万能轧机发出了沉闷而暴躁的咆哮。


    粗大的铁棒被缓缓吞入,两个镌刻着精密螺纹的巨型轧辊疯狂转动,强大的扭矩让整台机器都在剧烈颤抖!


    下一秒。


    奇迹在所有人眼前诞生。


    在轧机的另一端,一根通体火红、表面带着清晰均匀螺纹的高强度钢筋,裹挟着一片灼热的白色蒸汽,被缓缓地、不可阻挡地“挤”了出来!


    它像一条刚刚出浴的火龙,静静地躺在那里,散发着征服一切的蛮横气息。


    那一刻,水泥厂项目组的所有苏联专家,最后一丝来自莫斯科钢铁学院的骄傲和疑虑,彻底烟消云散。


    他们看着林川的眼神,不再是敬佩,而是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只要林川同志说能行,那就一定能行!”


    这句话,成了专家组内部一句新的、无需言明的真理。


    在这种狂热气氛的推动下,水泥厂的建设进度被推到一个骇人的速度。


    第八天。


    高达十几米的立式磨煤机主体结构,已经如巨人般昂然矗立。


    另一边,长达三十多米的回转窑,也完成最后的对接,如同一条蓄势待发的钢铁巨龙,横卧在厂房中央。


    瓦西里拿着水平仪,对每一个托轮的标高进行着微米级的调整,那认真的劲头,比在莫斯科建地铁还要专注。


    彼得罗夫站在高处,俯瞰着这片沸腾的景象。


    他来中国之前,从未想过,自己会被这里的“管理思想”和“创造精神”上如此深刻的一课。


    他感觉自己在这里学到的东西,比在莫置可工程学院里十年学到的还要多。


    “总工程师同志!”


    王涛脸上一片潮红,一路小跑过来,跑得气喘吁吁。


    “报告!所有设备主体安装调试完毕!电路和控制系统连接完成!林所长请您过去,准备点火试车!”


    “好!”


    彼得罗夫精神一振,大步流星地跟着王涛,走向回转窑的控制室。


    控制室里,林川、周平,以及所有苏联专家和中方技术骨干都聚集于此。


    小小的房间被挤得水泄不通,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空气中满是庄重与期待。


    “各位。”


    林川看着一张张既紧张又兴奋的脸,沉声说道。


    “十天,建成一座现代化的水泥厂,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个奇迹。而今天,我们即将见证这个奇迹的诞生。”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彼得罗夫。


    “彼得罗夫同志,你是这个项目的总工程师,也为它付出了最大的心血。这第一把火,理应由你来点。”


    林川将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交给了这位来自苏维埃的战友。


    彼得罗夫的身体僵住了。


    他没想到林川会把这份荣耀让给自己。


    他看着林川那双真诚的眼睛,一股热流从胸口猛地涌起,瞬间冲红了眼眶。


    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走到了那巨大的控制台前。


    “准备!”


    彼得罗夫深吸一口气,用带着颤音的俄语下达了命令。


    “立式磨煤机,启动!”


    一名专家按下电钮,远处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巨大的磨煤机开始缓缓转动。


    “回转窑传动系统,启动!”


    另一名专家推动了操作杆。


    “轰隆隆——”


    回转窑那巨大的筒体,开始以每分钟一转的缓慢速度,平稳地转动起来。


    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随之轻微地震颤。


    “很好!一切正常!”负责传动的专家大声报告。


    “燃烧器……点火!”


    彼得罗夫几乎是吼出了最后的指令。


    操作员按下了红色的点火按钮。


    呼——!


    一股混合着煤粉的高压气流被喷入回转窑的头部,瞬间被点燃!


    一条长达数米的橘红色火龙,咆哮着冲进冰冷的窑体内部!


    控制室的观察窗,瞬间被火光映得通红,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色。


    温度计的指针,开始稳定而快速地攀升。


    一百度……八百度……一千度……


    “温度已达到预热标准!”


    “可以进料了!”


    “进料!”


    彼得罗夫猛地挥下了手臂。


    早已等候在进料口的工人们,立刻启动传送带,将按照精确配比混合好的石灰石、粘土、铁粉等原料,源源不断地送入回转窑的尾部。


    现在,所有人能做的,只有等待。


    等待这些冰冷的石头,在那一千四百五十摄氏度的火龙腹中,脱胎换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控制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和每个人沉重的呼吸声。


    一个小时后。


    “来了!出料了!”


    一声喊叫,让所有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在回转窑的头部下方,一些暗红色的、拳头大小的块状物,开始稀稀拉拉地滚落出来。


    紧接着,越来越多,汇成了一股暗红色的洪流!


    “是熟料!是水泥熟料!”周平激动得声音都变了。


    但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


    “快!取样!马上送到化验室!”周平对着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几个徒弟吼道。


    几个年轻人立刻戴上厚手套,用铁钳夹起几块滚烫的熟料,用冷水急速降温后,飞也似地向化验室跑去。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对于控制室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林川是全场唯一一个看起来还算镇定的人。


    他靠在墙边,默默地看着那源源不断滚落的熟料。


    他对系统的图纸有信心,对这支中苏结合的团队有信心。


    叮铃铃——!


    墙上的电话突然炸响,尖锐的声音把所有人都吓得一个哆嗦。


    周平一个箭步冲过去,猛地抓起电话。


    “喂!……什么?!……再说一遍!”


    周平的脸上,先是难以置信的震惊,然后是无法抑制的狂喜。


    他放下电话,缓缓转过身,对着屋子里所有翘首以盼的眼睛,用尽全身力气,嘶哑地吼道:


    “化验结果出来了!所有指标,完全符合P525高标号硅酸盐水泥的标准!”


    “强度……甚至……还略有超出!!”


    整个控制室,在寂静了零点一秒后,瞬间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乌拉——!”


    “我们成功了!”


    “太好了!!”


    彼得罗夫一把抱住离他最近的瓦西里,两个年过半百的俄罗斯大汉,像孩子一样又蹦又跳,眼泪都飙了出来。


    中国的工人和技术员们,也笑着,喊着,用力地拍打着彼此的肩膀,不少老师傅的眼眶里,已经泪光闪烁。


    林川的脸上,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


    就在这时,彼得罗夫拨开人群,大步走到林川面前。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张开双臂,给了林川一个无比用力的,能勒断肋骨的,属于布尔什维克式的拥抱。


    他重重地拍着林川的后背,用带着浓重鼻音的俄语,在林川耳边说道。


    “谢谢你,林川同志!谢谢!你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属于工程师的奇迹!”


    林川也拍了拍他的背,笑着说:“不,彼得罗夫同志,这是我们共同的奇迹。”


    ……


    旅部指挥所。


    陈更旅长接到电话,听到“第一炉高标号水泥试生产圆满成功”的消息时,他拿着电话听筒,整个人愣了足足十几秒。


    然后,他猛地一拍桌子,对着话筒大吼道:“好!太好了!”


    他放下电话,兴奋地在指挥部里来回走了好几圈,最后停在地图前,目光落在了那六个代表着炮台位置的红圈上,眼神锐利如刀。


    他抓起另一部电话,接通了772团的线路。


    “给我接程瞎子!”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程瞎子那标志性的大嗓门:“旅长!嘛指示?”


    “程瞎子!”陈更的语气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和豪迈。


    “让你的人把模板都给我支好!把钢筋都给我绑扎结实了!”


    “第一批高标号水泥,今天晚上,就给你运到工地上!”


    “准备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