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给“望天猴”浇筑铁王八窝!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夜幕降临。


    太行山深处的山谷,却被十几道雪亮的光柱撕裂,亮如白昼。


    那是缴获来的日军卡车,车头大灯将程瞎子团负责的一号炮台阵地,照得一片通明。


    山谷不再寂静。


    一种混合着无数人号子声与铁锹摩擦声的嘈杂,笼罩了一切。


    阵地旁,几块用木板临时围起来的巨大场地,成了搅拌中心。


    战士们赤着膊,露出一身被汗水浸润得发亮的黝黑腱子肉,正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人力大会战。


    没人闲着。


    几十上百人一组,奋力挥舞着铁锹,将一袋袋还带着余温的水泥,连同沙子、石子和水,在场地里反复翻搅、混合,汇成一股股灰色的、粘稠的洪流。


    另一些人则推着吱呀作响的独轮车,沿着临时木板斜坡,将搅拌好的混凝土一车车运向那个巨大的基坑。


    基坑之内,景象更是骇人。


    由一根根“铁轨钢筋”焊接而成的巨大骨架,已在基坑中央稳稳固定。


    那骨架纵横交错,密密麻麻,充满了狰狞的力量感。


    林川就站在基坑边上,手里攥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大喇叭,嘶哑的吼声压过鼎沸的人声。


    “倒!往三号角倒!从低处开始,让它自己流平!”


    “振捣棒!跟上!”


    “那边那个,对,就是你!给老子插到底,把气泡都赶出来!谁敢偷懒,老子一脚把你踹下去跟水泥作伴!”


    几个战士扛着嗡嗡作响的“土制振捣棒”,在刚刚浇筑的混凝土里来回搅动,确保每一寸空间都被填充得密不透风。


    李云龙和程瞎子,此刻也成了最凶悍的监工。


    “都他娘的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李云龙的嗓门比林川的大喇叭还响。


    “这浇的不是水泥,是咱们根据地的命根子!谁要是给老子弄出个豆腐渣,老子就把他塞进炮管里,一炮轰上天!”


    程瞎子则在自己的队伍里来回踱步,嘴上没那么粗,眼神却更吓人。


    他那只微眯的眼睛扫过谁,谁的后背都窜起一股凉气,手上的动作不自觉地就快了几分。


    “老李,你说这玩意儿……真能扛住小鬼子那五百斤的大家伙?”


    程瞎子凑到李云龙身边,看着那源源不断灌进基坑的灰色洪流,喉结滚动。


    “废话!”


    李云龙把胸脯拍得山响。


    “林老弟说能,那就一定能!你瞧瞧里头那些铁骨头,比你我的骨头加起来都粗!再浇上这洋灰,干了以后比石头还硬!小鬼子的炸弹下来,顶多给它挠个痒痒!”


    话虽如此,李云龙心里受到的冲击一点不比程瞎子小。


    钢筋,水泥,振捣棒……


    这是一种他看不懂,但能感觉到无比强大的“工业化”作战方式。


    他望向不远处那个正拿着图纸,和几个技术员比比划划的林川。


    这个林老弟,不光能造枪造炮,还能盖这种闻所未闻的“铁王八窝”。


    他娘的,这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


    浇筑工作必须一次性完成,不能有施工缝,否则会严重影响结构强度。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从天黑,到黎明。


    几百号人轮班上阵,一刻未停。


    铁锹与沙石的摩擦声、独轮车的吱呀声、战士们的号子声,在山谷里回荡了一整夜。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最后一车混凝土倾倒入模板。


    所有人都瘫了。


    战士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累得连一根手指头都懒得动。


    他们身上、脸上,全是干涸的灰色泥点,一个个跟泥猴似的,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完成一件惊天动地大事的满足和自豪。


    林川也快虚脱了,嗓子火辣辣地疼,几乎失声,但精神却极度亢奋。


    他站在基坑边,看着那被填得满满当当,表面已开始微微凝固的巨大混凝土方块,心中升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这虽是一座炮台。


    但这更是根据地工业力量的第一次集中展示!


    它代表着,他们不再只能被动地躲避轰炸,而是有能力为自己最精锐的武器,打造出最坚固的盾牌!


    “林……林老弟……”


    李云龙走过来,递上一个水壶,他自己的声音也沙哑得像破锣。


    “接下来咋办?就这么等着它自己干?”


    林川接过水壶,猛灌了几口,喉咙里的灼烧感才稍稍缓解。


    “对,等。”


    林川说。


    “但不是干等。从今天开始,每天派人往上头洒水,保持湿润。这是‘养护’,不能让它干得太快,否则表面会开裂。这个过程,至少七天。”


    “七天?这么麻烦?”


    李云龙咋舌。


    ……


    接下来的七天,六座炮台的浇筑工作相继完成。


    整个山谷,凭空多了六座巨大的灰色坟包。


    战士们按照林川的吩咐,每天都像伺候宝贝一样,定时给这些“坟包”洒水。


    第七天,傍晚。


    第一座炮台的养护期到了。


    在林川的指挥下,工兵们开始拆除固定的木制模板。


    随着一块块巨大的木板被撬棍和锤子移开,炮台的真容,第一次完整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撬棍落地的当啷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死死钉在了那座刚刚脱去“外衣”的庞然大物上。


    李云龙喉结滚动,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陈更也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个边长超过十米,高达四米的巨大混凝土造物!


    它的表面平滑而坚固,呈现出一种冰冷的、森然的青灰色。


    墙体厚得令人发指。


    侧壁两米,顶盖一米五!


    每一个棱角都像刀切斧凿,充满工业造物特有的力量感和坚固感。


    顶部,预留着一个巨大的圆形炮位,足以安放一门“望天猴”。


    侧面,则是通往地下弹药库和人员掩蔽部的厚重钢铁大门。


    当它完全展现在夕阳的余晖下时,所有人都被震住了。


    这哪里是炮台?


    这分明是一座从地里硬生生长出来的,小型要塞!


    它静默地矗立在那里。


    那是一种沉默的,钢铁般的宣告。


    冲着天空,冲着所有潜在的敌人。


    来吧。


    看看是你的炸弹硬,还是我的骨头硬!


    “我的天娘嘞……”


    李云龙绕着炮台走了一圈,伸手在冰冷坚硬的墙壁上摸了又摸,敲了又敲,发出“梆梆”的闷响。


    他猛地回头,兴奋地冲着所有人嘶吼。


    “老子敢说,就算把鬼子的战列舰开过来,用它那十八英寸的大家伙炮轰,也顶多在这上头蹭掉层皮!”


    陈更旅长也走上前,仔细端详着这座凝聚无数人心血的杰作,嘴角的笑意再也绷不住,化作满脸的欣慰和喜悦。


    有了这六座永固炮台,根据地的天空,未来的水电站,就等于上了一道最坚固的锁!


    他转过头,看着身边的林川,眼神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赞许。


    “林川同志,你又一次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代表旅部,代表根据地全体军民,感谢你!”


    “旅长,这都是大家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林川谦虚地笑了笑。


    “行了,别谦虚了!”


    陈更摆了摆手,转身下令,声音里的豪迈之气,几乎要将这山谷彻底填满。


    “命令炮营!新的‘望天猴’已经生产好,立刻去一号仓库给老子拉过来!安装调试!”


    “程瞎子!对炮台进行伪装!让它从天上看起来,跟旁边的山头一模一样!”


    “是!”


    整个工地再次沸腾,林川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一幕,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他沉浸在这份成功的喜悦中,并未察觉。


    在数公里外,一处隐蔽的山岩后。


    代号“鼹鼠”的特高课王牌特工山本信隆,正透过德制蔡司望远镜,死死盯着远方的山谷。


    当那座青灰色的混凝土要塞完全暴露在视野中时,他那握着望远镜的手,第一次出现了不受控制的颤抖。


    “八嘎……这不可能!”山本信隆的额头渗出冷汗,喃喃自语。


    那狰狞的轮廓,那厚重到令人绝望的墙体,那充满现代工业气息的结构……


    这绝不是一群“土八路”用小米加步枪能造出来的东西!这分明是马奇诺防线级别的永固工事!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侦察一支游击队,而是在窥探一个正在苏醒的工业巨兽。


    一种发自骨髓的寒意,顺着他的脊椎,疯狂上涌。


    他知道,必须立刻将这个恐怖的情报,传回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