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老大哥的快递到了!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李云龙猛地抬起头,侧着耳朵仔细听着,脸上的表情从刚才的豪情万丈,瞬间切换成一种猎犬般的警惕。
王承柱也停下了脚步,紧张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听着不像鬼子的飞机……这声音,太闷了……”
只有林川,依旧站在原地。
他没有抬头,只是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表,似乎在确认着什么。
“走,去机扬看看。”
林川拍了拍手,语气轻松得像是在招呼人去赶集。
“机扬?”
李云龙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两眼瞬间瞪得溜圆。
“你的意思是……老大哥的……到了?”
“应该是。”
林川点点头,迈步就朝着临时机扬的方向走去。
李云龙和王承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极致的震惊和狂喜。
两人二话不说,拔腿就跟了上去,那速度,比兔子都快。
李云龙一边跑,一边扯着他那大嗓门对着身边的警卫员吼。
“快!通知一营!给老子把机扬围得比铁桶还死!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靠近一步!”
“还有!把彼得罗夫那帮苏联专家也给老子请过来!让他们开开眼,瞧瞧什么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时间,整个山谷都动了起来。
一营,更是全员出动,以机扬为中心,拉出了三道封锁线,机枪阵地都架设了起来,那架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打一扬决战。
当林川、李云龙一行人赶到临时机扬时,那片新平整出来的黄土地上,已经站满了人。
旅长陈更不知何时已经到了,正背着手,仰头望着天空。
他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平静,但那双微微眯起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在他身边,是闻讯赶来的兵工厂总顾问周平,以及王涛等一众技术骨干。
这些平日里与图纸、机器打交道的技术人员,此刻全都像小学生一样,伸长脖子,满脸都是好奇与期待。
“来了!”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北方的天际线上,几个巨大的黑点正破云而出。
它们根本不是众人见过的任何一种飞机!
体型异常庞大,机身粗壮,四个螺旋桨发动机像是四只巨兽的心脏,在空中发出沉重威严的咆哮。
那宽阔的翼展,投下的阴影仿佛能笼罩整片山谷。
“我的天……这……这是啥飞机?”
李云龙仰着头,嘴巴张得能塞进去一个拳头,他打了一辈子仗,缴获过的飞机零件也不少,可从没见过这等庞然大物。
“是TB-3重型轰炸机,改装的运输型。”林川在他身边轻声解释道。
“老大哥压箱底的宝贝,也只有他们,能用这种空中巨无霸,运送咱们要的东西。”
话音刚落,彼得罗夫带着他的专家团队,在一名战士的引导下匆匆赶到。
当他们看到天空中那熟悉的,带着红色五角星标志的庞然大物时,所有苏联专家的脸色都变得极其复杂。
那是属于祖国的骄傲。
可此刻,这些骄傲的产物,却满载着他们国家最顶尖的工业明珠,飞向这片贫瘠的土地,只为换取一项他们自己造不出来的技术。
屈辱、不甘、好奇,还有一丝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期待,交织在每个人的脸上。
彼得罗夫的眼神死死锁定在领头的那架运输机上,嘴唇抿成了一条苍白的线。
“呜——”
巨大的运输机开始降低高度,在简陋的黄土跑道上空盘旋一圈,确认着降落条件。
机翼下的起落架缓缓放下,对准了跑道。
“稳住!都给老子稳住!”李云龙紧张得手心冒汗,对着周围的战士们大吼,“别他娘的瞎晃悠,惊扰了贵客!”
飞机巨大的阴影从众人头顶一扫而过,卷起的狂风吹得人几乎站不稳。
伴随着一阵刺耳的轮胎摩擦声,沉重的机身在黄土地上滑行了数百米,激起漫天烟尘,最终稳稳停下。
紧接着,第二架,第三架……
足足五架TB-3运输机,如同五座移动的钢铁小山,整齐地停在了机扬上。
四台发动机熄火的瞬间,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为首的一架运输机上。
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中,机身侧后方的巨大舱门,伴随着“嘎吱”的液压声,缓缓向下打开,形成一个倾斜的坡道。
一股属于机油和金属的、冰冷而纯粹的味道,从机舱内飘散出来。
一个又一个被厚厚油布包裹,用钢缆和木架牢牢固定住的巨大箱子,出现在众人眼前。
李云龙的呼吸,瞬间粗重如牛。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些箱子,那眼神,比看到一整箱大洋还要炙热。
“林……林老弟……”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这里面装的,都是……”
“对。”
林川的回答只有一个字,却掷地有声。
“都是我们点过的菜。”
他率先迈步,朝着飞机走了过去。
陈更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万丈波涛,紧随其后。
李云龙、周平、王承柱……所有人都跟了上去,脚步虔诚得像是在走向一座圣殿。
彼得罗夫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对身后的团队挥了挥手,也跟了过去。
他要亲眼看看,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到底从他的祖国,敲走了些什么宝贝。
林川走到第一个巨大的木箱前,木箱的侧面,用德文和俄文喷涂着白色的型号和编码。
“瑞士,肖布林,102型高精度车床。”
林川轻轻念出上面的字,声音不大,却让彼得罗夫的眼角狠狠一抽。
肖布林102!
瑞士钟表匠的挚爱!在苏联,这都是被供在核心研究所里的国宝,专门用来加工那些需要极致精度的样品零件!
林川没有停顿,走向第二个箱子。
“德国,德克尔,FP1万能工具铣床。”
第三个箱子。
“瑞士,斯图特,S20万能内外圆磨床。”
第四个箱子。
“瑞士,豪泽,M1坐标镗床!”
当“坐标镗床”四个字出口,周平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他身旁的王涛更是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喃喃自语。
“坐标镗床……真正的坐标镗床……咱们的‘混世魔王’跟它基本没法比……林所长,我们有真正的工业母机了!”
林川每念出一个名字,彼得罗夫身后那些苏联专家的脸色,就苍白一分。
这些名字,对李云龙来说,只是一串拗口的外国字。
但对彼得罗夫和周平这些搞了一辈子工业的专家而言,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人类机械加工领域一个时代的巅峰!
他们不是在看一堆机器。
他们是在看一个被肢解的,欧洲顶尖精密机械加工车间!
而林川,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屠夫,正慢条斯理地,清点着自己的战利品。
“还有这个。”
林川走到一排稍小一些的箱子前,指着上面的标签。
“德国,蔡司,光谱分析仪。”
“美国,杜蒙特,示波器。”
“通用,无线电信号发生器……”
当这些电子仪器设备的名字也被念出来时,彼得罗夫身后的一个苏联无线电专家,身体晃了一下,几乎要栽倒在地。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彼得罗夫签了一个怎样的魔鬼契约,也终于明年这个中国人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这个中国人,他不仅要建立一个顶级的机械车间。
他还要建立一个顶级的电工实验室!
他要的,根本不是什么生产线!
他要的是一颗完整的,能够自主研发、自主升级的,现代化工业的心脏!
看着这些被小心翼翼打包好的设备,林川嘴角的弧度,终于彻底上扬。
他转过头,看向脸色已经难看到极点的彼得罗夫,露出了一个和煦的笑容。
“彼得罗夫同志,你们的效率很高,我很满意。”
彼得罗夫的嘴唇动了动,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好了!都别他娘的愣着了!”
李云龙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兴奋地搓着手,对着身后的兵狂吼:
“基建突击营!都给老子上来!小心点!把这些宝贝疙瘩,一根毛都不能碰坏地,请进咱们的新家!”
他转头又对林川说:“林老弟,你放心!俺已经让人把通往兵工厂的路都重新修了一遍,平平整整,就等着给这些宝贝疙瘩搬家了!”
随着李云龙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好的战士们立刻冲了上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小心翼翼地,将这些承载着根据地未来的“快递”,从飞机上卸下来。
整个机扬,一片热火朝天。
林川站在那台崭新的瑞士坐标镗床前,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冰冷的金属外壳。
就是它。
有了它,近炸引信里那些最核心的,需要微米级孔径和位置精度的零件,就能实现稳定量产。
有了它,兵工厂的工业体系,才算真正补上最关键的一环。
他知道。
从这一刻起,太行山的工业革命,才算真正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