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他凭什么这么有底气!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撕了……


    他居然真的把图纸给撕了!


    当着他们这么多苏联专家的面,把一份凝聚了他们心血和“善意”的修改方案,撕得粉碎!


    这已经不是狂妄了,这是赤裸裸的羞辱!


    “疯子!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那位负责材料学的专家,脸憋得像猪肝,终于忍不住用俄语低吼起来,“他根本不懂工程学是什么!他以为这是在过家家吗?”


    “伊万同志,我们必须向他们的上级提出严正的抗议!”另一位机械专家也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这是对苏联技术人员的公然侮辱!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不是来接受一个无知青年的挑衅的!”


    “对!必须抗议!我们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专家们七嘴八舌,群情激奋。他们感觉自己的职业生涯,从未受过如此奇耻大辱。


    他们是带着援助者的优越感和工程师的骄傲来的,结果却被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用最粗暴的方式给打了脸。


    “都给我安静!”


    彼得罗夫猛地一拍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总算压住了混乱的扬面。


    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显然也处在暴怒的边缘。


    但是,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作为一名在各种复杂工程项目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总工程师,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他需要思考。


    他仔细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特别是林川的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


    那个年轻人,从头到尾,都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乱或者心虚。


    即使是在撕毁图纸的那一刻,他的眼神都是冰冷的,平静的,甚至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自信。


    这太不正常了。


    一个真正的疯子或者傻子,不会有那样的眼神。


    那是一种源于绝对实力的底气,一种“我说的就是真理,你们不懂只是因为你们层次不够”的强大自信。


    他凭什么?


    他到底凭什么这么有底气?


    彼得罗夫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转向了会议室里剩下的两个中国人——陈更和李云龙。


    李云龙那张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痛快和欣赏,那表情仿佛在说“干得漂亮,就该这么干”。


    而真正让彼得罗夫心头一沉的,是陈更的反应。


    从林川撕图纸,到他撂下狠话离开,这位八路军的将军,这位整个根据地的军事主官,全程没有说一句话,没有做出任何阻止的动作。


    他的脸上虽然没有了笑容,但眼神里却是一种默许,一种纵容,甚至是一种……期待。


    这说明什么?


    说明林川的行为,是得到了这位将军首肯的!甚至,这就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应对方式!


    一个可怕的念头,从彼得罗夫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难道……他们真的有什么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底牌?


    “陈将军。”彼得罗夫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那么具有攻击性,他通过翻译,一字一顿地问道。


    “我想知道,刚才那位林川同志,他的行为,是否能代表你们的最终决定?”


    他想最后确认一次,这究竟是那个年轻人的个人行为,还是整个八路军高层的态度。


    陈更脸上的严肃表情,缓缓融化,重新挂上了一丝莫测的笑容。


    “彼得罗夫同志,不要激动嘛。”他慢悠悠地说道,“年轻人,火气大,有冲劲,这很正常。尤其是在技术问题上,大家都有自己的坚持嘛。”


    他这话说的,像是在和稀泥,但彼得罗夫却听出了里面的潜台词——我支持林川。


    “林川同志是我们研究所的所长,也是整个水电站计划的总工程师。”陈更继续说道。


    “在技术领域,我们充分尊重他的专业判断。他说三天后让你们看‘奇迹’,那我这个当旅长的,就负责给他创造一切条件,让他能安心地去变这个‘魔术’。”


    “所以……”陈更笑呵呵地看着彼得罗夫。


    “我建议,彼得罗夫同志和各位专家,这三天不如就在我们的招待所里好好休息一下。我们保证最好的伙食,最舒适的环境。你们可以到处走走,看看我们根据地的风土人情。三天后,我们再一起去见证结果,如何?”


    这番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再明白不过。


    这三天,你们别掺和了,也别想打听什么,就在一边看着。


    彼得罗夫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他明白了,对方根本不是在冲动之下做出这个决定的。这是一次有计划的“摊牌”。


    他们要用一种他无法想象的方式,来证明他们的路线是正确的。


    “好。”彼得罗夫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他知道,再说任何话都毫无意义了。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


    等三天。


    他倒要亲眼看看,这个贫瘠落后、被战火包围的太行山里,到底能诞生出什么样的“奇迹”!


    他要看看,那个狂妄的中国年轻人,最后是会创造历史,还是会变成一个天大的笑话!


    ……


    另一边,林川刚走出指挥部大楼,李云龙就一阵风似的追出来。


    “林老弟!等等我!”


    李云龙追上林川,一巴掌狠狠拍在他的肩膀上,咧着大嘴,笑得后槽牙都露出来了。


    “痛快!他娘的,真是太痛快了!”他压低了声音,但兴奋的语气却怎么也藏不住。


    “你刚才那一下,真他娘的提气!我早就看那帮鼻子比天高的老毛子不顺眼了!什么狗屁专家,一来就指手画脚,好像离了他们,咱们地球就不转了似的!就得这么治他们!”


    林川被他拍得一个趔趄,无奈地笑了笑:“团长,你小点声,人家还在里面呢。”


    “怕个球!”李云龙满不在乎地一挥手,“让他们听见才好!这是咱们的地盘!咱们说了算!”


    他兴奋劲儿过了点,才凑过来,有些担心地问道:“不过话说回来,林老弟,你真有把握?三天时间,搞出个名堂来给他们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旅长那边可都给你顶着呢。”


    “把握?”林川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指挥部大楼,眼神平静而深邃,“团长,我从不做没把握的事。”


    “我撕他的图纸,不是因为冲动,而是因为他的方案,从根子上就是错的。”林川的语气很认真。


    “他想让我们妥协,让我们造一个发电量小、技术落后的小土坝。那是对我们自己的不信任,更是对我们战士们的牺牲和人民的期望的背叛!”


    “我们要么不建,要建,就要建一个能一步到位,能支撑我们未来几十年工业发展的,真正的大型水电站!”


    “而要建这样的大坝,就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隧道掘进效率。”


    林川的思路清晰无比,“所以,我要在三天内,向他们展示的,不是整个水电站,而是一个点——一个能让他们彻底闭嘴,颠覆他们认知的东西。”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有些词他听不太懂,但他抓住了核心。


    林川要搞个大东西,震住那帮老毛子!


    “好!”李云龙用力点头,“林老弟,你就说吧,要我老李干什么!上刀山下火海,我皱一下眉头就不是李云龙!”


    “我需要人,也需要东西。”林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第一,我需要你立刻带人,去把我们缴获的所有报废卡车,把它们的柴油发动机,完好无损地给我拆下来,立刻送到兵工厂!”


    “第二,把你新一团里,最精锐,最不怕死的兵,给我拉一个一百人的‘隧道掘进突击队’出来!我要亲自训练他们!”


    “第三,告诉周平总工,让他带着所有技术员,放下手头一切工作,到兵工厂车间集合!所有人,未来三天,吃住都在车间里!”


    林川的语速极快,一道道命令清晰地发出。


    “我要让苏联专家们看到,我们八路军的‘奇迹’,不是靠什么神仙保佑,而是靠我们自己的智慧、汗水,和钢铁般的意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敲出来的!”


    李云龙听得热血沸腾,他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战扬上,正在接受总攻前的命令。


    “没问题!”他把胸脯拍得山响,“发动机,我亲自带人去拆!突击队,我亲自给你挑!我他娘的现在就去!”


    说完,李云龙风风火火地转身,朝着独立团的驻地跑去,那背影像一头即将冲锋的猛虎。


    林川看着他的背影,深吸了一口气。


    三天。


    决战的序幕,已经拉开。


    他转过身,大步走向兵工厂的方向。


    那里,将是“奇迹”诞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