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你的科学,不是我的科学!

作品:《抗战:让你修枪,你把团长吓跪?

    他身后的几位专家也立刻围了上来,气氛比刚才看大坝图纸时还要凝重。


    “立式磨机……回转窑……”


    彼得罗夫嘴里念叨着这两个词,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作为苏联水电工程部的副总工程师,他当然知道这些是什么。


    这是现代化水泥生产工艺中最核心的两个设备。


    立式磨机,用来将煤炭、石灰石等原料研磨成极细的粉末。


    回转窑,则是一个巨大的,可以旋转的倾斜圆筒,用来在高温下煅烧原料,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水泥熟料。


    这两样东西,在苏联,也只有大型的重工业城市,那些专业的建材机械厂才能制造。


    其工艺之复杂,对材料和加工精度的要求之高,绝不是一个战地兵工厂能想象的。


    可现在,一份完整且详尽的设计图,就摆在他的面前。


    图纸上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参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从设计本身来看,这绝对是大师级的作品,找不出一丝一毫的错漏。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一位负责材料学的苏联专家,喃喃自语。


    他指着图纸上对回转窑内衬耐火砖的材料要求,激动地说道。


    “伊万同志,你看这里!它要求的是高铝耐火砖,并且要求能承受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这种材料,在我们国内,也需要专门的工厂才能生产!他们怎么可能……”


    另一位机械专家,则指着立式磨机的磨盘和磨辊。


    “还有这里!磨盘的材质要求是高铬铸铁,需要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这种铸造工艺,对热处理的要求非常苛刻!他们的小炼钢炉,能做出这种东西?”


    专家们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在他们看来,这份图纸,就像是科幻小说。


    设计得再完美,以八路军现有的工业基础,也绝对造不出来。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挑战。


    彼得罗夫没有说话,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图纸,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感觉自己受到了愚弄。


    对方拿出一份又一份超越现实的图纸,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在炫耀他们有一个不知从哪里来的天才设计师?


    还是在用这种方式,委婉地告诉他们,这个水电站计划,根本就是个无法实现的空想?


    “林川同志。”


    彼罗夫猛地抬起头,声音冰冷,连称呼都变得生硬起来。


    “我想,我们没有必要再看这些图纸了。”


    “我承认,你的设计非常有才华。但是,工程学,不是绘画艺术,它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恕我直言,以你们目前的条件,去尝试制造这种级别的重型设备,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的话,说得毫不客气。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李云龙的拳头,已经捏得咯咯作响,要不是陈更在旁边死死按着他,他早就跳起来了。


    周平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他想开口反驳,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因为从纯理论的角度,苏联专家说的,确实是事实。


    这些设备的制造难度,已经超出了他过去的认知范围。


    陈更的脸上,笑容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严肃。


    “彼得罗夫同志,我们请你们来,是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和指导,而不是质疑和否定。”


    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话里的分量,却让在扬的翻译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彼得罗夫感受到了来自陈更的压力,但他没有退缩。


    作为一名严谨的苏联工程师,他有自己的原则和骄傲。


    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中国同志,把宝贵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到一个注定会失败的幻想中去。


    “陈将军,正因为我们是同志,我才必须说实话。”


    彼得罗夫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态度依旧坚决。


    “我认为,我们应该放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制定一个更符合现实的计划。”


    他转身走到大坝图纸前,拿起一支红色的铅笔。


    “比如,我们可以放弃混凝土重力坝的方案。改为建造一座规模更小的,粘土心墙石渣坝。”


    “这种水坝,对水泥的需求量极低,主要依靠本地的土石材料,施工难度也小得多。”


    “至于发电机组,我们也不需要追求那种结构复杂的混流式水轮机。”


    “我们可以采用更简单的,冲击式或者轴流式的小型机组。虽然发电量会小很多,但至少,它是可以实现的。”


    说着,他用红铅笔,在林川的图纸上,画了一个小得多的水坝轮廓。


    那个红色的框框,套在原来宏伟的设计图上,显得那么刺眼,那么可笑。


    这一下,连一直保持冷静的林川,眼神都冷了下来。


    而周平,更是气得浑身发抖。


    “你……你这是在侮辱!你这是在侮辱这份设计!”


    周平激动地喊了出来。


    在他看来,彼得罗夫的修改,简直是对一件完美艺术品的亵渎!


    苏联专家们听不懂中文,但他们能感受到周平的愤怒。


    扬面,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


    “够了!”


    林川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瞬间压住所有的嘈杂。


    他走到桌前,拿起彼得罗夫画过的那张图纸,看了一眼,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缓缓地,将它撕成两半。


    嘶啦——


    清脆的撕纸声,像一记耳光,狠狠地扇在每个人的脸上。


    所有人都惊呆了。


    李云龙瞪大眼睛,随即露出一个痛快的笑容。


    陈更的眼角抽动了一下,却没有阻止。


    彼得罗夫和他身后的专家们,则完全愣住,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个年轻人,他……他居然敢当面撕毁图纸?


    “彼得罗夫同志。”


    林川将撕碎的图纸,扔进纸篓。


    他的目光,平静地看着眼前这个目瞪口呆的苏联专家。


    “我尊重你,因为你是一名资深的工程师,是我们的国际友人。”


    “但是,我不接受你的方案。”


    “因为你的方案,代表着妥协,代表着退让,代表着对我们自己能力的不信任。”


    “你说我们造不出高标号水泥,造不出重型设备。我不怪你,因为你看到的是我们简陋的厂房,落后的工具。”


    “但你没有看到的,是我们的决心,是我们的智慧,是我们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意志!”


    林川转过身,指着窗外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地。


    “工程学,确实需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


    “但我们八路军,最擅长的,就是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理论说得再多,也没有意义。三天后,请你和你的团队,跟我去一个地方。”


    “到时候,我会让你亲眼看看,我们到底能不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你所谓的‘奇迹’!”


    说完,林川不再看他们一眼,转身大步走出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