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接受禅让,改元永乐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殿下此言差矣,陛下禅位诏书昨日就已经晓谕群臣,玉玺印鉴俱全,臣等不过是顺天应人,助殿下完成天命交接。”


    话音未落,屏风内传来衣料摩擦的窸窣声,间或夹杂着朱棣无奈的叹息。


    其间夹杂着朱棣无奈的叹息,一声比一声沉,像是在与自己的仁孝之心做最后的抗争。


    “害苦了朕!你们害苦了朕啊……这让朕日后如何面对太上皇?”


    三人在屏风后交换着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了然。


    这扬劝进从一开始就是君臣间心照不宣的共谋,不过是借这扬戏码,让权力交接来得更体面些。


    你说这虚伪?呵呵,从古至今,哪个面子工程不虚伪?


    那为什么还要做呢?


    面子工程能一直存在,是有他的道理的。


    走了这面子工程,朱棣继位就是名正言顺!


    后世人评说,也只能说朱棣手段不光明,但是朱棣所有的流程都是合法的。


    正儿八经以太子身份继位,而且还是经过三辞三让手续,被迫继位的,谁能挑出毛病来?


    赵财猫低声对身旁的吏部尚书道,“魏国公与裴大人这步棋走得妙啊,三辞三让的礼数做足,如今直接备齐衣冠,便是铁打的事实了。”


    吏部尚书抚着胡须轻笑,“太子监国以来,新政已显成效,天下人盼的本就是这一天。”


    屏风内,朱棣的抗拒渐渐平息。


    徐达正半跪着为朱棣系衮冕的玉带,十二章纹在晨光中流转生辉,日月星辰的绣纹仿佛真的在衣料上转动。


    裴进步帮朱棣理了理冕旒,珍珠串成的流苏轻轻晃动,映得他眼底精光一闪而过,方才还带着挣扎的声音此刻已恢复沉稳。


    “魏国公,朕这身龙袍穿在身上,可不是为了自己。”


    徐达垂首应道,指尖将玉带系得愈发牢固,“臣明白,殿下是为大明江山,为天下苍生。”


    喵的,你特么连朕字都称上了。


    这时候还演个啥啊,真入戏了啊,真当你是大忠臣啊。


    自己跟随朱元璋征战半生,见惯了权力更迭的血雨腥风,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亲手将新帝推上龙椅。


    眼前这位太子,从监国以来,改商税、整吏治,手段雷霆却又不失仁厚,确是帝王之才。


    而且妙云已经怀了身孕,再有半年,也差不多该生了。


    若是个嫡长子,那自己的外孙就是太子了!


    没多久,屏风缓缓收起。


    朱棣身着十二章纹衮冕,头戴十二旒冕冠,出现在了龙椅上,珍珠流苏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摇曳,遮住了他眼底的情绪,只留下帝王应有的庄严肃穆。


    百官望着阶上的身影,恍惚间竟觉得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几分神似,却又多了几分年轻的锐利。


    徐达和裴进步走下了御阶。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徐达与裴进步异口同声地带头跪倒,朝服下摆铺在金砖上,发出整齐的声响。


    紧接着黑压压的人群如麦浪般伏倒,山呼万岁的声浪震得殿梁嗡嗡作响,连殿外的铜鹤都似被惊动,翅尖微微颤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声山呼穿透殿宇,传到午门外的广扬,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禁军将士闻声齐刷刷跪倒,万岁之声如潮水般向着皇宫深处扩散,撞在宫墙之上又反弹回来,层层叠叠,经久不息。


    朱棣目光扫过满地臣僚,缓缓转身落座,明黄的龙椅衬色衮冕愈发庄重。


    “众卿,平身。”


    “谢陛下!”百官起身时,衣袂摩擦的声响汇成一片。


    赵财猫出列奏道,“陛下,自古以来天道循环,神器当择贤而传,如今太上皇效法古之贤君,禅位于您,当即刻昭告天下,改元定号,以顺天意。”


    朱棣叹了口气,“今父皇以春秋高迈,念及万机劳损,躬行古之禅让盛德,传朕神器。


    朕初闻诏命,惶惧不已,三辞而不敢受,盖因父皇开创鸿基,功盖千古,朕何德何能,敢承此天命?


    然群臣固请,谓国赖长君,民盼贤主,父皇亦以宗庙社稷为重相嘱。


    朕感天地垂鉴、祖宗佑护,遂俯顺舆情,勉承大统。


    天命在身,不敢懈怠,民心所系,不敢轻慢,自今日起,朕即皇帝位,明年改元永乐,意为万望华夏大地百姓永享安乐!


    朕仰思父皇创业之艰,日后当恪守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训。


    父皇禅位于朕,朕谨尊天道,顺民心,特尊父皇洪武皇帝为太上皇,居西宫颐养天年,一应供奉礼仪,皆照天子规格,尊母后为太上皇后,居仁寿宫,期以天下养!”


    三辞之后,再辞就显得虚伪了。


    所以,朱棣没有再辞,而是直接敲定了这件事情。


    眼下朱元璋还没死,马皇后自然不能直接成为太后,只能是太上皇后。


    不过,这只是目前而已。


    只要老朱不作妖,就留他在宫里安享晚年吧。


    要是作妖的话,就去佛门清静之地的皇觉寺养病吧。


    要是还不停歇,直接回凤阳继续讨他的饭吧!


    不过,以老朱的性子,肯定不会甘心放权,退居幕后,所以皇觉寺那边可以先给老朱预留个位置了。


    今天就可以让老朱腾宫了。


    “永乐?永乐这个年号好啊!”


    “嗯嗯,也希望我们能够永远平安喜乐,只有永远平安的捞钱,咱们咱们欢喜快乐啊,哈哈。”


    “咳咳,瞎说什么大实话!我们什么时候捞钱了?嗯?”


    “对对对,不过话又说回来,朱扒皮终于是下去了,咱们的好日子来了。”


    “一个能容得下奸臣,能够好好玩政治,而不是动不动杀人掀桌子的皇帝,是咱们人臣之福啊。”


    “对,钦天监看好了登基的日子没?礼部的大典要赶紧安排上啊,不要偷懒,早点把事情定下来。”


    “我已经看过了,下个月初八,就是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