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你们这是害苦了朕啊

作品:《大明:逆父!请叫朕成祖永乐大帝

    紫禁城还浸在墨色里,东宫寝殿的烛火却已亮了多时,朱棣轻手轻脚地起身,掖了掖被角。


    看着徐妙云熟睡的侧脸,昨晚倒是辛苦徐妙云了。


    怀着身孕还那么辛苦。


    当然了,为了腹中孩子着想,朱棣可没有那么干。


    只是用了其他不可细说的方法。


    朱棣指尖在徐妙云鬓边稍作停留,才转身换上太子朝服,铜镜里映出的面容精神矍铄,丝毫不见连日操劳的疲惫。


    “太子驾到,众臣早朝!”


    奉天殿前的铜钟刚敲过七响,太监尖细的唱喏声便穿透晨雾,朱棣踩着汉白玉丹陛拾级而上,坐在了龙椅边上。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文武百官按品级分列两侧,齐刷刷跪倒在地,朝服下摆扫过青砖的窸窣声汇成一片。


    朱棣目光扫过黑压压的人群,直到山呼结束才抬手,“众卿平身。”


    冗长的朝仪流程刚过,礼部尚书便捧着一卷明黄卷轴出列,迈着方步走到丹墀中央,跪地展开劝进表。


    他苍老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伏惟太子殿下德配天地,孝昭日月!陛下禅位之举,上承天意,下顺民心!臣等忝列朝班,目睹殿下监国以来,兴利除弊,国泰民安,实乃天命所归!恳请殿下顺应天命,早登大宝,以安四海苍生!”


    “请殿下早正宸极,身登大宝!”身后百官齐声附和,声浪撞在殿梁上,激起嗡嗡回响。


    朱棣眉头微蹙,起手虚扶,“诸位大人快快请起!父皇春秋未高,怎忍让他老人家退居西宫?再说长幼有序,二哥秦王、三哥晋王都在,轮也轮不到孤来承继大统!”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谁都知道道朱樉的脸已经被一把大火毁了。


    身上有烧伤,脸上也有,虽然不大,但已经不能继承大统了。


    至于晋王朱棡,那更不行了,虽然有能力,但是身后的助力太小了,压根上不来。


    朱棣当众提及二人,明着是自谦,实则是敲打那些曾依附二王的官员,如今风向已变,该认清谁是真正的储君了。


    户部尚书赵财猫立刻出列,“殿下此言差矣!国赖长君,非贤莫属!秦王殿下尊颜有损,如何能承宗庙之重?


    晋王殿下更是不友爱兄弟,如此私德有亏之人,实非人君之相!


    唯有殿下监国期间,改商税、修大路、安民生、整吏治,朝堂吏治为之一新!这是满朝文武有目共睹的,更是天下百姓的心声!”


    裴进步紧随其后出列,“赵尚书所言甚是啊!太子殿下,陛下禅位诏书已用玉玺盖印,晓谕百官,殿下若执意推辞,便是违逆圣意,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啊!臣请殿下以国事为重,莫要再辞!”


    朱棣看着跪了一地的官员,脸上露出为难之色,重重叹了口气,“诸位大人的心意,孤心领了,但父皇毕竟是大明开国之君,禅位之事关乎国本,需得他老人家再三圣裁,孤绝不敢擅自做主,请诸位先回衙署办公,待孤今日再去乾清宫劝谏父皇收回成命,必有回复。”


    这时候,徐达站了出来。


    “太子殿下,臣追随陛下征战多年,见证过多少兴衰更替!自古禅让需循三辞三让之礼,殿下先前在朝堂已辞过一次,昨日拒诏是为二辞,今日若再辞,便是三辞社稷!


    臣等为大明江山请命,殿下若执意三辞,岂不是令天下臣子心寒?江山社稷重于私情,请殿下顺应天心臣意,继承大统!”


    说罢,朱棣对着朱棣深深一揖。


    “请殿下继承大统!”百官再次跪倒,这次的呼声比先前更盛,连殿外的侍卫都能感受到那份群情激昂。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等待他的答复。


    过了许久,朱棣才缓缓转身,眼中似有泪光闪动,“众爱卿,你们就非要置孤于不仁不孝之地吗?”


    他望着满地叩首的官员,又看向乾清宫的方向,脸上写满挣扎,晨光驱散了殿外的薄雾,透过雕花窗棂照在他身上,将明黄的朝服染成金红,仿佛为这扬权力交接镀上了一层天命的光晕。


    百官见状,更觉得太子仁孝,劝进的呼声愈发恳切,奉天殿内的博弈,终于走到了最后的关头。


    “太子殿下若仍辞社稷,臣等只有得罪了!”裴进步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他从地上站起身,对着殿外轻轻拍了拍手,掌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话音未落,奉天殿厚重的朱漆大门被缓缓推开,两名身着蟒纹太监服的内侍低着头走进来,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个鎏金托盘。


    左边托盘上,十二旒冕冠静静躺着,珍珠串成的冕旒垂落如帘,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


    右边托盘上,一袭玄色衮冕叠得整整齐齐,十二章纹绣在衣料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在光影下栩栩如生。


    那是只有天子才能穿戴的礼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殿内百官见状齐齐屏住呼吸,连掉根针都能听见,谁都没想到劝进会走到这一步,直接在朝堂之上备好了帝王衣冠,这分明是生米煮成熟饭的架势。


    几位老臣眼中闪过惊讶,随即化为了然的笑意,三辞三让的礼数已尽,接下来该是天命难辞的戏码了。


    “太子殿下,得罪了!”徐达上前拿起衮冕抖开,十二章纹随着动作微微晃动,仿佛有金龙在衣上盘旋。


    徐达直接走上了御阶,朝着朱棣走来。


    裴进步则是赶忙捧着十二冕旒跟上。


    一旁的赵财猫反应极快,见徐达已走到朱棣面前,立刻招呼着几个礼部官员搬来折叠屏风。


    四扇绘着龙凤呈祥的屏风迅速围拢,在御阶上隔出一个小小的空间,将即将更衣的身影与百官视线隔绝开来。


    屏风上金线绣成的凤凰尾羽颤动着,仿佛在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朱棣挣扎着道,“干什么!你们这是干什么!魏国公,裴爱卿,你们这可是要害苦了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