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开互市,雪中诗会

作品:《大秦:开局扮演霍去病,打造仙秦

    十月朔风卷地,白雪扬扬。


    屋顶、墙头却已披上素裹银装。


    街头巷尾,


    百姓与归附的匈奴族人,围拢在噼啪作响的火堆旁,搓手呵气,交换着粗粝的笑谈。


    偶有孩童在刚清出的木道上,笨拙地堆砌雪人。


    清脆的欢笑声在沉寂的边城久久回荡。


    琅城主道中心。


    大秦偏将嬴良卓然而立,他正向汇聚的民众,宣告一件大事——


    互市正式开通!


    ***


    “你们真正要的,”


    嬴良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不是世代的仇恨,而是——活下去,活得更好!”


    “互市,也不是让我们向匈奴人白送粮米布帛。”


    “而是让他们,用骏马换取急需的盐巴,”


    “用坚韧的皮货换取御寒的布匹,用精炼的铁料换取驱寒的烈酒!”


    “有了固定的集市,有了统一的度量,有了白纸黑字的契约。”


    “他们可以是商人,是主顾。”


    “但一定不会是必须拔刀相向的敌人!”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面孔:


    “比起在彼此的刀锋下流血,我们能不能……学着在秤杆下,做一笔笔公平的买卖?”


    话音落地,场下一片寂静,只有雪落的声音。


    片刻。


    一名面色黝黑的中年织户鼓起勇气,大声问道:


    “将军!咱要是布卖多了。他们……会不会眼红,又来抢?”


    “问得好!”嬴良颔首,显然早有预料。


    “故此,互市设于四市口。”


    “每处由秦军精锐设哨驻守。”


    “每处市集,设一主官,两辅佐,三帐吏员。”


    “交易货物,当场交割或错时入库,定金交易,钱货两清。”


    “凡违契者,欺市者,强夺者——不分族属,依秦律重罚!”


    嬴良手臂一挥,早有准备的士卒立刻展开一幅巨大的、墨迹犹新的《互市交易图》!


    图上。


    交易流程清晰流转,军卫布防森严有序,各族摊位规划分明……


    甚至细致到车马行进路线。


    见此的人群中,不断响起低低的惊叹。


    “老天爷……连路怎么走都画好了!”


    “看那个!钱换券?预售引?”


    “这……这是什么意思?”


    嬴良面对纷杂的疑问,只是淡然一笑,旋即一一为他们讲解不解之处。


    知道最后一句。


    “这世间能让人活下去、活安稳的法子,从来不止刀剑一种。”


    嬴良这句话说完,场下迎来了短暂的沉默。


    只是这份沉默只在瞬息间,就被如春雷般的喝彩声打破。


    好好好!


    喝彩声中,嬴良嘴角微扬,似乎很满意眼前的局势。


    但其目光也不动声色地掠过人群边缘。


    在几个不起眼的角落,数道披着陈旧皮袍的身影身上。


    嬴良看到了陌生的影子。


    “果然又出现了。”嬴良心念微动。


    这几日。


    这些身影如同幽灵,频频出现在集市、登城口、粮道旁。


    虽无动作,却总让他心中警铃微鸣。


    “盯紧他们。”他低声对身后贾谦吩咐。


    贾谦眼神一凛,默默点头,将那几张面孔深深印入脑海。


    ***


    当夜。


    初雪未歇,北风更劲。


    嬴良叫来各处忙碌的贾谦,王龙王虎等人,在屋内小聚。


    席间。


    “按大秦历,十月为岁终。”


    “如今城中营内,十人里有七人是流亡之户,三人是失所的孤民亡卒……”


    王龙想起这几日营中有年轻兵卒因思乡而落泪之事,心内苦楚多喝几杯:


    “此来半年有余,不少兵卒起了思乡的心,就连我……”


    王龙说不下去,重重的叹了口气。李骁靠得近上前安慰。


    王虎,贾谦的脸色也沉下来,似都有所感。


    嬴良见此举杯独饮,片刻,三四杯下肚。


    铛!


    嬴良重重将被子置于桌上,也惊醒了大家。


    “那给琅城……过个年吧。”


    啊!


    大家的面容上都写满了这个字,于是三日之后……


    琅城年节,正式启幕!


    中军粮仓大开,调拨出部分粟米、豆菽派发给百姓,营中。


    有了米粮。


    民户家中,主妇们围坐在一起包出一个个鼓胀的饺子;


    又因互市赶上过年。


    那眼部,乌延部等匈奴部落,售出一批便宜的牛羊家畜。


    于是香喷喷的肉香,也萦绕了整座琅城。


    等到夜幕降临。


    又有百盏红灯次第点亮,蜿蜒地映在被白雪覆盖的街巷上。


    街头巷尾。


    各式各样的商贩摊位,吸引了城中内外大批的百姓们。


    广场上。


    归附的匈奴部族,也带来了他们的欢庆。


    低沉的羊皮鼓“咚咚”敲响,悠扬的马头琴声如泣如诉。


    篝火在其中央熊熊燃烧,部分秦人与匈奴人围成一圈,踏着粗犷的节奏,合舞高歌。


    一场从未有过的欢腾,悄无声息的驱散了大家心底的思乡之苦。


    可在琅城的另一处。


    一场别开生面的“边塞诗会”也发挥同样的作用。


    于城南门楼下的“一品斋”,搭台。


    由贾谦亲自主持,广邀城中所有识文断字之人——


    无论文士、军卒、百姓子弟,皆可登台献诗一首。


    并且。


    在三日前,嬴良还让人将此消息传播到肤施城等周边大小城邑。


    故!


    除琅城本来人员外,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学士。


    他们瞧不上琅城当地这些土包子,大都聚在一处座谈。


    反倒是有三人。


    他们虽穿得比学士的装扮还要华美,却从进门后径直与琅城文士们坐到了一处。


    藏在屏风后的嬴良留意到了三人,旋即与贾谦耳语几句。


    少许过后。


    屏风被人撤走,嬴良与贾谦一前一后走出。


    “这大雪天的,大家还能赶到琅城来过年。”


    “这里嬴良先谢过各位了。”


    说完,嬴良稽首拜谢。


    座下的众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咸阳城皇子们长什么模样。


    竟都被嬴良这三殿下出众,俊美的外貌给震惊到说不出话来。


    眼看他这副可比安陵君的样貌。


    记忆中在结合三殿下领三百人突袭中军大营,以及大破白岩山等等功绩。


    登时,他们心底涌现出强烈的撕裂感。


    好一会儿。


    反应过来的众人这才纷纷起身,同样稽首与嬴良拜谢。


    嬴良回了声:落座。


    众人纷纷坐下,贾谦则在这时站出身说道。


    “下面,诗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