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杨士奇是老二的人?

作品:《和建文长一样,朱棣杀进宫人傻了

    府内的演武厅,比寻常人家的正堂还要宽敞。


    这里,闻不到半分文人府邸的书香,空气中,只弥漫着一股混杂了兵器铁锈、烈酒醇香和壮汉汗水的、极具侵略性的味道。


    此刻,厅内正大摆酒宴。


    主位上,朱高煦赤着半边膀子,露出古铜色的、结实如铁的肌肉,正端着一只巨大的牛角杯,与他麾下的一众心腹大将,高声笑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气氛热烈而豪迈。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出现在了这片充满了兵器与荷尔蒙的世界门口。


    是杨士奇。


    他一身单薄的青色儒衫,洗得有些发白,与厅内那些身披铠甲、满脸横肉的将军们,格格不入。


    他就像一滴不小心滴进了滚油里的清水,孤身一人,


    站在那里,瞬间,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演武厅里的笑声,戛然而止。


    数十道混杂着轻蔑、好奇和敌意的眼神,像刀子一样,齐刷刷地落在了杨士奇的身上。


    坐在主位上的朱高煦,一手拿着酒杯,一手按着腰间的佩刀,眯起了那双如猛虎般的眼睛,饶有兴致地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丝玩味。


    “杨士奇?你来本公子的酒宴上做什么?是来给将军们……念经的吗?”


    “哈哈哈!”


    厅内的将军们,爆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面对这群狼环伺的扬面,杨士奇的脸上,却没有半分惧色。


    他对着满堂的将军,不卑不亢地,深深一躬。


    “下官此来,非为念经,只为献礼!为二公子贺,为诸位将军贺!”他朗声说道。


    他没有理会朱高煦的调侃,而是直接将那份“军屯策”,当做一份能让在扬所有人受益的“大礼”,抛了出来!


    “诸位将军常年为国戍边,流血流汗,功在社稷。然军屯产出低下,将士们辛劳一年,却衣食难足,此乃朝廷之过,亦是下官这等食朝廷俸禄之人的耻辱!”


    他没有直接谈自己的计策,而是先将自己,放在了与这些武将们“共情”的位置上。


    果然,这番话让在扬不少将军脸上的轻蔑收敛了几分。


    都督张武,那个在专班会议上让他难堪的莽汉,此刻瓮声瓮气地开口了:


    “杨大人,你一个书生,也知道我们弟兄们的苦?


    说得倒好听。


    户部那些老狐狸,会把钱粮给我们?”


    “朝廷的钱粮,下官自然是要不来。”


    杨士奇微微一笑,终于图穷匕见,“但,若是有一种法子,能让诸位将军治下的军屯,粮食产出,翻上一番。多出来的收成,朝廷不取分毫,尽归军中将士所有。


    不知将军们……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整个演武厅,瞬间落针可闻!


    所有将军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杨士奇趁热打铁,将主角教他的那套“利益捆绑”的逻辑,用更符合朝堂规矩、更能打动这些武将的话,包装了起来。


    他告诉他们,这个计策,


    如何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拿到钱,


    如何能让他们的兵,成为全大明最富庶的兵!


    他一个人,面对着满堂的骄兵悍将,引经据典,条分缕析,竟说得所有人,都哑口无言眼中渐渐露出了贪婪与兴奋的光芒。


    这是属于他杨士奇的高光时刻!


    主位之上,朱高煦看着这个被自己手下大将团团围住,却依旧对答如流、条理清晰的杨士奇,对他产生了真正的“兴趣”。


    他挥了挥手,示意众将安静。


    “杨士奇,”他开口了,声音低沉,“你一个翰林院里天天读圣贤书的,能想出这么阴损……不,这么老辣的计策?”


    他身体微微前倾,一股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这可不像是你这个年纪的人,能琢磨出来的东西。”


    “上次你来的时候,我就已经觉得奇怪了。”


    “这才没过去几天,你竟然又进化了,是谁在背后指点你?”


    他压低了声音,问道:


    “是我大哥,还是我父王?”


    朱高煦完全没有想到背后出主意的会是那位陛下。


    他对朱棣这老子的脾气是非常了解的,现在装的叔侄情深的,要不了一年两年自己老爹肯定是要当皇帝的。


    那位建文皇帝也迟早是要死的,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


    他更在乎的还是他大哥。


    如果朱棣百年之后,是谁来继承这一切的?


    这杨士奇确实是个人才可以拉拢。


    杨士奇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他想起了寝殿里,那位“陛下”的嘱托。他对着朱高煦,深深一躬。


    “二公子说笑了。”


    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臣只是忠于大明,背后也只有大明罢了。”


    朱高煦死死地盯着他,仿佛想从他脸上看出一朵花来。


    良久,朱高煦突然放声大笑。


    “一个忠诚良将。”


    他没有再追问。


    他不在乎杨士奇背后是谁,他只在乎这个计策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为了将杨士奇彻底绑上自己的战车,他当着众将的面,大声道:“杨大人此等大才,却如此清贫,本公子看着都心疼!来人!赏杨大人府邸一座,美妾两名!”


    杨士奇却不卑不亢地,再次躬身,婉拒了这份“厚礼”。


    “国事为重,下官不敢分心于儿女私情。多谢二公子美意。”


    这个举动让在扬的将军们,都对他产生了一丝真正的敬佩。


    朱高煦看着他,眼中的欣赏更浓了。


    他猛地站起身,当众宣布:


    “好!从今天起,杨士奇,就是我朱高煦的人!他的‘军屯新政’,就是本公子的事!谁敢阳奉阴违,就是跟本公子过不去!”


    杨士奇,成功地,在虎穴之中,与猛虎,达成了这个危险的盟约。


    而这个消息,也如同长了翅膀一样,第一时间,就传到了东宫,传到了世子朱高炽的耳朵里。


    几位隶属于世子阵营的文官,义愤填膺地对朱高炽说:


    “殿下!杨士奇此举,已是公然投靠二公子,与我等背道而驰!此等反复小人不可不防啊!”


    世子朱高炽,看着窗外沉默良久。


    最终只是发出一声复杂的、意味深长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