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年夜饭

作品:《捡漏年代:开局一个鸡蛋

    他们提着点心匣子或者水果罐头,说着吉祥话,客厅里很快充满了寒暄和笑语。


    每当这时,王母就会悄悄把林晚拉到一边,塞给她几块钱和几张粮票,压低声音说:“小林,这儿没啥事,你出去转转,或者回屋看会儿书。等他们走了我叫你。”


    林晚明白王母的用意。


    她一个外人,又是年轻姑娘,夹在这些前来拜会首长的客人中间,确实尴尬且不自在。


    王母的体贴让她感激,也让她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这个家之间那层看不见的界限。


    她接过钱票,轻声道谢,然后安静地转身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


    关上门,楼下的谈笑声变得模糊,像是隔着一层水传来。


    她坐在书桌前,拿起一本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窗外的院子里,积雪反射着苍白的天光。


    她能听到楼下客人洪亮的嗓音,听到王父沉稳的应对,听到王母热情招呼倒茶的声音。


    那些热闹是真实的,温暖的,却也是与她隔着一层的。


    她像一个偶然闯入别人团圆剧目的观众,可以感受那份喜悦,却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心底那点关于某人的、早已被忙碌压下的怅惘,在此刻寂静的独处中,又悄然浮现。


    那样清俊冷冽的一个人,像雪原上孤独的狼,与眼下这喧闹的、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氛围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同时存在于她的记忆里。


    她摇摇头,试图驱散这些无用的思绪。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客人告辞离去,吉普车碾雪的声音逐渐远去。


    小院重新恢复了宁静,只有厨房里持续传来的、更加浓郁的饭菜香气,昭示着夜晚的重头戏即将来临。


    夜幕终于降临,像一块巨大的、深蓝色的丝绒缓缓覆盖下来。


    军区大院里,零星的鞭炮声开始响起,噼啪作响,打破冬夜的沉寂,带着一种孩童般的兴奋。


    王家客厅里,明亮的灯光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温暖如春。


    那张厚重的实木饭桌被抬到了客厅中央,上面铺着干净的塑料桌布。


    王母和王振华开始往桌上端菜,一道道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几乎摆满了整个桌面。


    中间是那只硕大的、炖得色泽红亮、皮酥肉烂的整鸡,象征着“大吉大利”。


    旁边是油光闪闪的红烧肘子,寓意“肥猪拱门,财源广进”。


    一条完整的红烧鲤鱼昂头摆盘,是“年年有余”的期盼。


    翠绿的酸菜炒粉条,清爽解腻;金黄酥脆的炸肉段,香气扑鼻;还有凉拌拉皮、蒜泥白肉、皮冻……


    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空气中各种香味交织碰撞——肉的丰腴,鱼的鲜香,酸菜的爽冽,油炸食物的焦香……


    构成了一曲雄浑激昂的年味交响乐,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


    “开饭啦!”王母解下围裙,脸上洋溢着满足而自豪的笑容,大声宣布。


    王父拿出一瓶珍藏的茅台酒,给每个人都倒上了一小杯,连王彩凤和林晚也不例外。


    “今天过年,都喝一点,高兴高兴!”


    大家围桌坐下,温暖的灯光洒在每个人脸上,映照着喜悦和期待。


    窗外,鞭炮声越来越密集,像煮沸了的饺子锅。


    “来!咱们先一起举杯!”王父端起酒杯,神情庄重而温和,“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我们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干杯!”所有人都举起酒杯,玻璃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林晚也学着样子,小心地抿了一小口白酒,辛辣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一股灼热的暖流,脸上立刻飞起两朵红云。


    “吃菜吃菜!都别客气!”王母热情地给大家夹菜,很快林晚面前的碗里就堆成了小山。


    她夹起一块红烧肉,肥瘦相间,颤巍巍的,放入口中,几乎不用咀嚼就化开了,浓郁的酱香和肉香瞬间充盈了整个口腔。


    又尝了一口酸菜粉条,酸爽开胃,恰到好处地中和了肉的油腻。


    每一种味道都那么扎实,那么纯粹,带着北方菜特有的豪迈和家常的温暖。


    王振华一边大口吃着肘子,一边说着部队里的趣事,逗得王彩凤哈哈大笑。


    王父和王母看着儿女,眼里满是慈爱和欣慰。


    电视里开始播放春节联欢晚会的预热节目,欢快的音乐和主持人喜庆的声音为这顿团圆饭增添了背景音。


    林晚安静地吃着,感受着这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幸福和温暖。


    她被这种纯粹的、毫无保留的家庭氛围深深包裹着,心底那点疏离感在美食和欢声笑语中渐渐消融。


    她甚至暂时忘记了那些深藏的秘密和未来的迷茫,只想沉浸在这片刻的、真实的欢愉里。


    这就是过年啊。


    是食物的丰盛,是亲情的凝聚,是对过去一年的告别,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吃完饭,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


    这是守岁的重要环节。


    王母早已和好了面,调好了猪肉白菜和酸菜油滋啦两种馅料。


    面团在她手中仿佛活了过来,被搓成长条,揪成剂子,再飞快地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皮。


    林晚和王彩凤也加入进来。


    王彩凤包的饺子总是躺着的,馅儿也少,被王振华笑话是“懒汉饺”。


    林晚则学得很认真,她手指灵巧,虽然速度慢,但包出的饺子个个挺立,褶子均匀,像一个个小巧的元宝,引得王母连连称赞。


    “林晚这手真巧!看这饺子包得多俊!”王母拿起一个林晚包的饺子,赞不绝口。


    王彩凤不服气地嘟起嘴:“娘,你就会夸林晚!”


    “你要是包得有林晚一半好,娘也夸你!”王母笑着戳了戳女儿的额头。


    屋子里充满了面粉的清香和欢声笑语。当零点的钟声即将敲响时,王振华抱着一挂长长的红鞭炮走到了院子里。


    王父也拿着几支烟花跟在后面。


    “放炮咯!迎新年咯!”王彩凤兴奋地拉着林晚跑到窗边。


    窗外,整个军区大院仿佛都被点燃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耳欲聋,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竞相绽放,将雪地映照得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