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肉末酱汁炒粉
作品:《从早食摊娘子到当朝首富,古人送钱抢破头》 春日的清晨,尚带着一丝凉意。街面的青石板微微泛着一点湿润,求学巷两边店铺尚未开张,但已经有不少摊贩聚在此处,挑担货郎吆喝叫卖,还能听到不远东岸市集的热闹喧哗。
章栋带着弟弟,像往常一样,在求学巷附近的早食摊贩上随意吃些就去上学。
不过在这求学巷早食小市集里,往日里混杂着各种索饼、蒸饼、炊饼的麦香中,多了更为特殊的香气。
章栋看着弟弟闭上眼睛用力吸了吸鼻子,直接往右前方走去。他好笑地跟上,这才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早食摊子。
这个摊子比其他摊子要更大一些,甚至用木架子搭成了一个简易灶台的台面,架着一个油锅一个煮锅,台面下也用木板封好,应当是放了生火的炉子。最上方的架子还扯了油布用来遮阳挡雨。
整个摊子,不,应该叫摊车更为合适,因为他看到摊子下面有四个小木轮,方便移动。摊车正面用写着“许记早食”。摊主是一个小姑娘,正在摆放处一个个圆圆的类似茶果子的食物。
章栋还在观摩,弟弟却忍不住了,“店家,请问这是什么?”他指着那一个个圆圆的上面洒满白芝麻的食物问道。
许桑柔没想到自己第一天出摊,还没摆好呢,就有客人光临了,她开心地介绍:“这个叫麻圆子,凉了也能吃,外脆里糯,特别香。另外,还有炒粉和拌粉,佐汤还有及第汤,客人想来点什么呢?”
原本章栋想着拿几个麻圆子带去早课上吃,但一听有及第汤,他有点走不动道了。“及第汤?状元及第的及第?”
“是极!郎君好生厉害,这一猜就猜对了,可见郎君真是魁星点斗,胸有大才!”夸夸谁不会,瞧把这位学子夸得脸都通红了。
“好!给我来两碗及第汤和两碗……”章栋看了看摊车写出来的早食名字,“肉末酱汁炒粉吧!”
“好嘞!套餐有优惠,收您四十五文!”许桑柔爽利地应了声,开始了手中的动作。
四十五文!章栋暗暗吸了一口气,平日里一个蒸饼也就才五六文钱,有馅儿的才七八文,不过想想,这可是有肉又有汤,也不算贵了。
他和弟弟坐在许桑柔支好的小木桌前,拿出书本,准备温习昨日的功课。只是没多久,一股极为霸道的香气渐渐扑鼻而来,让他和弟弟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转头看去。
只见这位年轻摊主手速极快地将油烧热,早就切成碎末的猪五花下入锅中,肉沫“噼啪”溅起金花,油脂化作,裹住瘦肉的焦香。待肉沫酥脆,加入老姜末、蒜瓣与剁碎的山茱萸,这浓烈的味道如爆竹炸响,酱油的醇厚顺势渗入,晶莹白润的米粉入锅,与酱汁缠绵翻腾。撒一把嫩绿葱花,泼半勺米酒,酒香、米香、酱香和油脂的香气随着烟气腾空而起,钻入鼻腔。
这是从未闻到过的香气,章栋咽了一下口水,看到自家不成器的弟弟已经按捺不住身子,站起身来不停地往摊车那边瞧。
待到两碗炒粉出锅,端到他们面前,章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米粉润白,外层裹着浓厚酱汁。肉末经过高温油炸,酥脆后又软化于酱汁,山茱萸的辣味如雨丝——先是不知从何处而来的点滴辛辣,继而辣味又如同淅沥雨丝细细密密无处不在,最后又在米酒的醇厚余韵中融入其中。当米粉裹挟着肉沫酱汁滑入口中,他们只能想到,感恩人间烟火气。
这两碗酱汁炒米粉还没能到汤的到来,就已经被兄弟俩吃得只剩碗底的几颗葱花。
许桑柔将及第汤端过来的时候,惊讶地看着他们空空的碗底,而后忍不住笑了,“及第汤来啦,今日加的是菠薐,请两位客人慢用。”菠薐,也就是菠菜,时人称之为菠薐。不过她认为,及第汤放枸杞叶才是最正宗的。
其实及第汤,来源于上辈子她在广东客家地区旅游时候吃到的三及第汤,食材一般为猪肝、瘦肉和猪粉肠三者组成,猪肝嫩滑细腻,瘦肉鲜嫩,猪粉肠弹牙有嚼劲。汤底以猪骨熬制,菠菜的清香软滑,中和了丰富的油脂,象征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即为“三及第”,其名称与寓意也体现出客家人对耕读传家文化的追求。
那时候的她没考上喜欢的大学,整个人阴沉沉的,随手买了一张高铁盲盒,独自一人背着背包踏上了那座从未听过的小城市。那座城市生活节奏慢,人们说话也慢慢的,语调轻柔。她住的那家酒店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做早餐的小店,店主是个老爷爷,每天她都要吃一碗腌面一碗枸杞三及第汤。
熟络了,老爷爷会让她帮忙看店,慢悠悠地出去,又笑呵呵地给她带两个咸煎饼回来。外壳并不是非常酥脆,内里柔韧,吃起来有些咸咸的,但还有些回甜。在那里的时间和那里的人,慢慢治愈了她因为高考失利而狼狈的自己。
话说远了,许桑柔笑了笑,话说及第汤还是得配腌面才最好吃了,她得想想办法,怎么弄出合适腌面的面条来。
章栋和弟弟喝下一碗热乎乎的及第汤,满足地长叹一口气,心满意足地带着书本上课去,离开前还特意问许桑柔,“店家,你明日何时来呀?”
“明日还是这个时候我就会过来的,客人喜欢明日也来我这儿吃!还给您优惠!”许桑柔笑眯眯地说。
“一定记得来哦!店家!一定记得!”章栋的弟弟被他一边拉着,一边回头跟许桑柔喊道,他尚显稚嫩的嗓音在这还未有多少行人的青石板路上回荡。
时间慢慢过去,人也开始多了起来,很多人一听到价格也有些犹豫,毕竟大多数人早食的预算都还是有限的,一般就是买些炊饼蒸饼吃,顶多买碗汤索饼,预算还不如夜晚逛夜市来得多。
但好在,还是有不少年轻人愿意尝试的,一个接一个,准备没多少的米粉一会儿就卖完了。
整个求学巷弥漫着炒粉拌粉的霸烈烟火气,让周围的商贩都忍不住一边就着香味一边吃着索饼。
一个身形较为矮小的年少仆役提着一个大食盒步履轻快地往明礼巷走去,等回了闵宅,高兴地喊道:“郎君,夫子!瞧瞧我带了甚么回来!今日求学巷新出的肉沫酱汁炒米粉!”
闵流照穿着一身宽袍青衫走出来,放下手里浇花的壶子,接下了阿飞手里的食盒。
“米粉?”他揭开食盒一瞧,特殊而浓厚的香气直冲鼻腔,如果他是后世之人,应该夸一句“好重好香的锅气!”
他细细端详这炒米粉,“看起来像是米缆,不过比米缆更细,也更加莹白。”他将食盒放到院子树下的一张大圆桌上,吩咐哈飞,“去叫夫子出来吃早食了!”
阿飞手脚麻利地去了,没一会儿王夫子也从房门里出来了。
王夫子一开门就闻到了丝丝缕缕的香气,他平日里最好的就是一口吃的,这山珍海味不敢说都吃遍了,但小小县城的美食对他来说刚到礼县的没几天就已经尝得差不多了。
“今日这香味倒是奇怪了,这是什么吃食?看着像米缆?”王夫子挑起几根挂满酱汁但依旧透露莹润的米粉,好奇地观察着。米缆也是由米做的,可以说是米粉的雏形,不过古人一般喜欢将米缆煮熟后放入酪浆或者肉汁中凉拌而食。
“叫米粉!这叫肉沫酱汁炒米粉!这可是我今日好不容易在求学巷买到的新吃食,这可是最后三份!”阿飞加重了“最后”两个字,眼睛亮晶晶地看向闵流照。
闵流照看见他这副机灵样,摇了摇头,“书不乐意读,聪明劲儿都往别处使了。算了,给你三十文钱,自己下午出去玩会儿。”
阿飞欢呼一声,三个人开始吃起了香喷喷的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