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活字铸造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一个身形矮壮,满脸油污的工匠,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赵大是林缚麾下最得力的匠作头,也是他秘密培养的技术骨干。
“明侯,您找小人有何吩咐?”赵大搓着手。
“我交待你的活字铸造,可有进展?”林缚直接切入正题。
赵大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苦恼的神色:“回明侯,小人试过木刻,可木头易朽,字迹不耐久;又试过泥活字,烧制后是硬了,可排版时一碰就碎,实在难办。”
林缚点点头,这都在他的预料之中,纸张、油墨、活字,这三样东西,才是印刷术的核心。
“木头和泥不行,那便用铁。”林缚语出惊人。
赵大吓了一跳,铁?那可是用来铸造兵器和农具的,怎么能用来铸字?
“铁水灌注模具,铸成活字。”林缚耐心地解释着原理,又画了简图给他看。
“这……这能行吗?”赵大挠了挠头,满脸疑惑。
“行不行,试过便知。”林缚的语气自信。
他告诉赵大,活字的尺寸必须统一,笔画要清晰,务求每一个字都如同从模子里倒出来一般规整。
关于油墨,林缚也提出了要求,要黏性强,干得快,印出来字迹要黑亮分明。
赵大虽然一头雾水,他深吸一口气,重重地点头:“小人领命,定不负明侯所托!”
接下来的日子,赵大带着一群精挑细选的工匠,在青州一处秘密作坊里埋头苦干。
铁炉日夜不熄,叮当的敲打声和刺鼻的烟尘弥漫在空气中。
他们尝试了无数种合金配比,改进了模具的浇筑工艺,还用各种植物油和矿物颜料调配油墨。
经过数十日的艰辛探索,终于,第一批合格的铁制活字被铸造出来。
同时,一种黏着性极佳速干性超强的特制油墨也研发成功。
当赵大拿着第一张印有清晰字迹的纸张,颤抖着呈给林缚时,林缚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很好,赵大,你立了大功。”林缚赞许道。
赵大激动得热泪盈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他做到了,真的做到了!
数日后,青州牧府的议事厅里,气氛显得有些庄重。
林缚将郑玄、卢植、张居正以及王守仁召集在此。
厅中摆放着一张巨大的木桌,桌上堆满了密密麻麻的铁制小方块,每个方块上都刻着一个反写的汉字。
旁边还有一卷卷的麻纸,和一罐墨汁。
“明侯,这是?”郑玄不解地问道。
卢植和张居正也面露好奇,他们知道林缚总能搞出一些惊世骇俗的东西。
林缚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一张纸,示意赵大开始演示。
赵大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将那些铁字块,按照林缚事先写好的《论语》篇章,一块块地嵌进一个木框里。
他的动作快而准,不过片刻,一整页的版面就排好了。
排版完毕,赵大拿起一个滚筒,蘸了蘸特制的油墨,均匀地在字块上滚过。
墨色瞬间均匀地附着在每一个字的笔画上,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接着,他将一张麻纸平铺在字版上,用另一个干净的滚筒轻轻压过。
“起!”赵大轻喝一声,小心翼翼地将纸张揭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张纸上。
原本空白的麻纸上,赫然印着一行行整齐的文字,笔画清晰,墨色乌亮,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印得一清二楚!
郑玄的身体猛地前倾,他颤抖着拿起那张纸,凑到眼前仔细端详。
“这……这……竟是圣人之言!”他声音颤抖,难以置信。
卢植也凑过来,看到纸上的文字,倒吸一口凉气。
他见过拓本,见过手抄本,但从未见过如此规整清晰的文字。
“再来一张!”林缚示意赵大继续。
赵大迅速将那页纸取走,又放上一张新纸,再次重复刚才的动作。
仅仅一个呼吸的功夫,第二张一模一样的《论语》篇章就印了出来。
林缚拿起两张纸递给郑玄和卢植。
“两位先生,这是方才一刻钟内,印出的第十张《论语》。”林缚淡淡地说道。
郑玄的手都在颤抖,他看着手中两张一模一样的纸张,眼眶瞬间湿润。
“造福万世!此乃造福万世之功业啊!”郑玄老泪纵横,他对着林缚,深深地作了一揖。
“明侯此举,可让天下人人受教化,不再受典籍匮乏之苦,真正是功德无量!”郑玄激动得语无伦次。
卢植的脸上也写满了震撼,他终于明白了林缚的野心。
这哪里是简单的印书,这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士族对知识的垄断啊!
“有了此术,我青州学堂,便可实现真正的学子人手一书。”林缚声音中带着一丝笑意。
“张先生,我欲在年内,完成青州各学院书籍储备,三年内,培养出可治理新州郡的学子。”林缚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早就被眼前的景象震得心潮澎湃,听到林缚的吩咐,他即刻拱手:“明侯英明,此事交由居正,定不负所托。”
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大规模量产教材,普及识字,这将彻底改变青州的面貌。
王守仁也轻轻颔首,心学要广传,离不开文字载体。
这活字印刷术,简直是为他的心学量身定做。
“此术,不仅可用于教化,政令传达,情报印刷,皆可依此。”林缚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冽。
“袁氏的覆灭,只是一个开始。”
“三年之内,我要进军河北;五年,全踞四州!”
林缚的声音,回荡在议事厅中,带着一股舍我其谁的霸气。
三年时光,指缝间悄然滑过。
天下大势,正如林缚所料,愈发混沌。
洛阳城内,汉灵帝刘宏沉迷声色,国事荒废。
他每日只知盘算“买官钱”入库多少,对朝政不闻不问。
大汉的根基,在无声中腐朽,摇摇欲坠。
中原大地,战火四起,狼烟不绝。
汝南袁氏,盘踞冀州与豫州,势力膨胀。
袁术已官至司徒,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扬州地界,孙坚割据一方,与北方的袁绍摩擦不断。
兖州境内,曹操与刘岱为争夺地盘,打得不可开交。
各路诸侯,拥兵自重,将百姓推入无尽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