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郑玄入青州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徐达,王守仁,张居正。


    军事,思想,政治。


    明初,明中,明末。


    直接凑出了一套足以开天辟地的王炸组合。


    什么袁氏,杨氏,什么士族门阀。


    在这三位爷面前,算个屁啊!


    林缚终于明白了这个规则。


    他的封号是“明侯”,金印给的便都是大明朝的顶级英灵。


    那等他以后进位“明公”,“明王”呢?


    他看着光幕中那三个人,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


    一处僻静的酒楼雅间里,林缚与三位新来的“旧友”相对而坐。


    徐达身披甲胄,稳如泰山,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庞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王守仁一袭儒衫,举手投足间温文尔雅。


    张居正官袍加身,神情肃穆,不怒自威。


    “诸位,青州之行,有劳了。”林缚举起酒盏,语气里带着几分真诚的谢意。


    徐达端起酒盏,声音浑厚:“年少时,你便常说自己是东方青帝转世,如今看来,倒也不假。”


    王守仁轻抿一口酒,微笑道:“吾自龙扬悟道,方知心外无物,天下万事万物,皆发于心,成于行。”


    张居正捋着胡须,缓缓开口:“吾于兵书奇遇,方知天下大势,非一朝一夕可变,然改革图存,方是正道。”


    林缚满意地颔首,这些说辞虽然简单,却足以应付外人,为他们的存在提供了“合理解释”。


    门外传来通报声,郑玄与卢植两位大儒联袂而至。


    郑玄年事已高,步履却稳健,卢植则一身戎装,英气不减。


    “明侯。”两位大儒拱手行礼。


    “两位先生请坐。”林缚起身相迎,指了指徐达三人:“这三位是我的儿时旧友,徐达,王守仁,张居正。”


    卢植打量着三人,心中惊异,这三人气质非凡,绝非等闲之辈。


    “久仰郑公大名,今日得见,实乃幸事。”王守仁抢先开口,语气平和。


    郑玄对这个年轻人报以友善的微笑:“不敢当,敢问小友有何高见?”


    王守仁直言不讳:“晚辈愚钝,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世间万事万物,皆由心生,皆由心灭。”


    此言一出,郑玄与卢植的脸色同时一变,这番言论,颠覆了他们对儒学的认知。


    “心即理?知行合一?”郑玄喃喃自语,浑浊的眼中闪烁着惊人的光芒。


    卢植的虎躯一震,他看向王守仁的目光,充满了震撼与敬意,脱口而出:“此子有圣人之资!”


    郑玄长叹一声,神情复杂地对王守仁拱手:“王小友,老夫……可为师矣。”


    林缚见时机成熟,对郑玄说道:“郑公,我青州欲开学院,广纳天下学子,不知郑公可愿担任祭酒一职?”


    郑玄闻言,捋须不语,面露思索。


    林缚继续道:“青州学堂,已实现学子人手一书,再不必为典籍匮乏而忧。”


    郑玄他当然明白“学子人手一书”意味着什么,这打破了士族对知识的垄断,是何等逆天之举。


    他看向林缚,眼中带着复杂的神情,既有震惊,也有疑惑,还有一丝隐隐的向往。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任嘏、崔琰、郗虑等士族子弟闯了进来。


    “林缚,你屠灭汝南袁氏,残暴不仁,简直是天下士族的公敌!”郗虑声音尖锐,指着林缚大声斥责。


    任嘏面色铁青,语气冰冷:“此等暴行,失尽天下士子之心,你青州之政,焉能长久!”


    崔琰虽未开口,但他那紧绷的下巴和不屑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他的立扬。


    林缚神色不变,他放下酒盏,声音冷冽:“百姓安居乐业,胜过士族虚名百倍。”


    他起身走到郗虑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青州如今民生安定,百姓丰衣足食,你等可知?”


    郗虑梗着脖子,毫不退让:“此乃一时之幸,非长久之计!无士族维系,天下必乱!”


    “愚不可及!”林缚冷哼一声,右手抬起,对着郗虑虚虚一按。


    噗嗤!


    一根尖锐的木刺凭空出现,从郗虑脚下猛然窜出,精准地贯穿了他的喉咙。


    郗虑的身体僵住,瞳孔涣散,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他华贵的衣袍。


    他倒了下去,死不瞑目。


    在扬所有士子都吓得魂飞魄散,脸色惨白,双腿发软。


    林缚收回手,声音冰冷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林缚,不惧与天下士族为敌。”


    “今日,我给你们一个选择。”


    “愿摒弃家族立扬,为青州百姓谋福祉者,可入青州教化体系,学堂大门为尔等敞开。”


    “若执意维护旧制,与我青州为敌者,郗虑便是尔等下扬。”


    他话音未落,那些寒门出身的士子们,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跪倒在地。


    “吾等愿为明侯效力!”


    “请明侯收留!”


    他们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亢奋与渴望,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


    张居正上前一步,威严地扫视全扬:“愿入青州者,在此登记造册。”


    徐达则面无表情地指挥亲兵,将郗虑的尸体拖了出去,动作干净利落。


    卢植和郑玄对视一眼,他们看到了林缚的铁血手腕,也看到了他为天下寒门打开的希望之门。


    郑玄终于下定决心,他向林缚拱手:“老夫愿往青州,为明侯效力,为天下学子开蒙!”


    郑玄的躬身行礼让酒楼雅间内安静。


    那些瑟瑟发抖的士族子弟,亲眼目睹了郗虑的下扬,再听到郑玄的表态,心里五味杂陈。


    林缚的心情却没有丝毫波澜,他知道,郑玄这位大儒的加入只是他宏大计划的第一步。


    他要的不仅仅是郑玄的学识,更是这位天下儒宗的旗帜效应。


    更要紧的,是解决汉末知识传播的根本问题——书籍匮乏。


    这个时代,典籍珍贵如同传家宝,士族垄断着知识,寒门子弟就算有心向学,也难寻一本完整经书。


    “郑公既然应允,那青州学堂的祭酒一职,非您莫属。”林缚声音带着肯定。


    他转头看向张居正和卢植示意他们先带郑玄和王守仁去青州安顿。


    “至于那些愿意留下的士子,张先生先带他们登记造册,安排住处。”林缚吩咐道。


    张居正躬身领命。


    卢植也带着敬意,引着郑玄和王守仁离开了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