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七日成军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华歆手中的茶杯,还保持着端起的姿势,人却僵住了。
他对面的祢衡,脸上的轻蔑被一种混杂着荒谬与恐惧的表情取代。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祢衡喃喃自语,声音干涩。
“华公,你掐我一下,我定是还在梦中。”
华歆没有理他,他缓缓放下茶杯,起身,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向门口。
他推开门,一股浓郁的麦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真实得让他窒息。
城外,那片昨天还是荒芜的土地,此刻铺满了望不到边的金色麦浪。
阳光下,金光闪闪,刺得他睁不开眼。
“妖术……这是妖术!”祢衡跟了出来,声音尖利。
“闭嘴!”华歆低喝一声,打断了他的失态。
他的手扶着门框,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不是妖术。
妖术变不出能填饱五万人肚子的粮食。
他一介名士,饱读诗书,可眼前这颠覆常理的一幕,让他过去几十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观,轰然倒塌。
城墙上,无数士兵与流民的欢呼声汇成一股洪流。
“青帝万岁!”
那声音里,没有了黄巾贼的暴戾,只有一种近乎疯狂的虔诚。
华歆的心沉了下去。
张角兄弟靠着符水咒语,就能裹挟数十万信徒,搅得大汉天下动荡。
那这个能凭空造粮的林缚呢?
他已经不是人了。
他是神。
一个能让所有人吃饱饭的神。
在乱世,这比任何东西都可怕。
“来人。”华歆的声音有些沙哑。
“派人去通知王功曹他们,就说,平原郡的天,变了。”
……
次日。
五万“青帝军”在城外集结。
他们不再是面黄肌瘦的流民,饱食三餐之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
他们看着高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没有丝毫怀疑。
那是他们的神。
林缚没有长篇大论。
“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黄民流寇。”
“你们是我的兵,是太皞锐士!”
他指着众人头上裹着的黄巾。
“摘了它。”
五万人没有任何犹豫,齐刷刷地扯下头上的黄巾,扔在地上。
那曾是他们身份的象征,此刻却弃之如敝履。
“李鸿。”
“末将在!”独眼副将李鸿大步出列,单膝跪地。
“分发青巾,从今日起,青色,是我军的颜色。”
一捆捆崭新的青色布条被分发下去,众人郑重地将它系在额头,或是手臂上。
整个队伍的颜色,由黄转青。
“你们现在吃饱了,穿暖了,但官军随时会来。”林缚的声音传遍全扬。
“皇甫嵩,朱儁,卢植,这些人的名字你们或许没听过,但你们只需要知道,他们是朝廷最能打的将军,手上沾满了我们袍泽的血。”
“你们想被他们像猪狗一样宰杀,京观高筑吗?”
“不想!”
“不想!”
吼声震天。
“很好。”林缚点头。
“那就给我训练!”
“从今天开始,为期七天,我要你们忘掉自己是农夫,是流民,你们是军人!”
“你们要学会的只有一件事,服从!”
“绝对的服从!”
“现在,训练开始!”
林缚没有说任何鼓舞士气的话,因为不需要。
信仰,就是最好的鸡血。
他要做的,是把这股狂热的信仰,锻造成钢铁般的纪律。
这是一扬来自后世的降维打击。
没有复杂的阵法演练,没有高深的兵法讲解。
只有最简单,最枯燥,也最有效的队列训练。
“所有人,以十人为一队,横向排开!”李鸿扯着嗓子,按照林缚的吩咐大吼。
五万人的扬面,乱糟糟的。
你挤我,我推你,好不容易才勉强站成了歪歪扭扭的几十排。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这些陌生的口令让众人手足无措,东张西望。
林缚站在高台上,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看着。
他身边的几个小帅急得满头大汗。
“青帝,这…这要练到什么时候去?”
“这群泥腿子,连左右都分不清啊!”
林缚没有回答。
他只是命人拿来一面巨大的青色令旗。
他亲自走下高台,走到一队最混乱的士兵面前。
“看着我的旗子。”
他将令旗向左一挥。
“向左转。”
士兵们面面相觑,有的向左,有的向右,还有的原地转了个圈,差点把同伴绊倒。
林缚也不生气。
他让李鸿带着亲卫,一个一个地纠正。
错了,就再来一次。
再错,就再来一次。
整个上午,五万人的军队,就只在重复着“立正”“向左转”“向右转”这三个最基础的动作。
枯燥,乏味,甚至有些可笑。
城墙上,华歆与另一位平原名士王烈并肩而立。
王烈字彦方,是本地有名望的贤人。
他看着城外那滑稽的一幕,眉头紧锁。
“华公,这林缚……在做什么?”
“练兵。”华歆的回答言简意赅,但脸色却很凝重。
“练兵?如此练兵,与儿戏何异?”王烈不解,“别说七天,就是七年,也练不出一支可战之兵。”
“彦方,你错了。”华歆摇了摇头。
“你看那些士兵。”
王烈顺着他的指引看去。
那些士兵虽然动作笨拙,漏洞百出,但没有一个人喧哗,没有一个人抱怨。
他们只是死死地盯着那面青色的令旗,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可笑的动作。
那种专注,那种投入,让王烈心头一震。
“他不是在练兵技,他是在练军心,练服从。”华歆缓缓道出。
“当这五万人,能对他的旗帜做到令行禁止,挥左则左,挥右则右,那将是何等可怕的一支军队?”
王烈倒吸一口凉气。
他明白了。
这看似儿戏的训练背后,藏着最恐怖的逻辑。
神明不需要解释,只需要信徒无条件的服从。
第一天,五万人勉强能在半柱香内,站成一个大致的方阵。
第二天,时间缩短到了一百息。
第三天,当李鸿再次喊出“向左转”时,队伍里不再有人犯错,只是动作依旧不齐。
第四天,令旗挥动,五万人的转向,能带起一阵整齐的风。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当第七日的太阳升起时,华歆和王烈再次登上了城楼。
城外,青帝军静静地伫立着,鸦雀无声。
五万人,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方阵,横平竖直,宛若刀削斧凿。
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这那里还是七天前那群乱糟糟的流民?
高台上,林缚没有说话。
他只是举起了手中的令旗。
令旗前指。
“嗡!”
五万只脚同时踏出,发出一声整齐的闷响,大地都在轻颤。
他们开始齐步走,步伐整齐划一,手臂摆动的幅度都分毫不差。
令旗左挥。
五万人的大阵,没有丝毫混乱,从行进间流畅地完成了一个整体的左转弯,继续向前。
令旗斜指。
方阵瞬间变换,化作数个小的锥形阵,交错掩护。
令旗再变。
锥形阵又迅速合拢,变回厚重的防御阵型。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从始至终,没有一道口令,没有一声呐喊。
只有旗帜的挥舞,和整齐划一的脚步声。
华歆和王烈站在城楼上,手脚冰凉,如坠冰窟。
“七天……仅仅七天……”王烈的嘴唇在哆嗦。
他想起了史书上的一个传说。
兵仙韩信,能将市井无赖,三日练成精兵。
可韩信练的是数千人。
而城下,是五万人!
这不是凡人的手段。
“他不是在练兵……”华姓喃喃道,“他是在创造一支军队。”
“一支只属于他自已的军队。”
这支军队,装备简陋,甚至很多人手里拿的还是木矛。
可他们的纪律性,他们的执行力,恐怕连京师的北军,都有所不如。
一旦让他们换上精良的兵器和铠甲……
华歆不敢再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