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神迹降临
作品:《三国:我的兵,顿顿吃肉打胜仗!》 天还没亮,平原县的城门口就架起了数十口大锅。
锅里熬的不是清汤寡水的稀粥,是实打实的粟米,还飘着一层肉眼可见的油花。
浓郁的肉香混着米香,钻进每一个人的鼻孔里。
昨天还面带菜色的流民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喉结上下滚动,口水吞了又吞。
“都别挤,排好队,人人有份!”
几个小帅扯着嗓子维持秩序,可他们的眼睛也死死盯着锅里。
林缚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切。
他没有多说什么废话,只是挥了挥手。
“开饭!”
两个字,比任何圣旨都管用。
人群沸腾了。
他们用破碗,用瓦罐,甚至用兜起来的衣角,冲向大锅。
粘稠的肉粥烫得他们龇牙咧嘴,却没人舍得松手,埋头就是一通猛灌。
一个干瘦的汉子,喝完一碗,又挤过去盛第二碗,一边喝一边哭,眼泪鼻涕全混进了粥里。
他已经不记得上次吃饱是什么时候了。
五万多人,足足吃了两个时辰。
城中府库里搜刮来的那点粮食,被消耗了大半。
几个小帅看得心惊肉跳,凑到林缚身边:“林…青帝,这…这吃法,顶不住三天啊。”
“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
林缚只回了这么一句。
酒足饭饱,不,是粥足饭饱的众人,一个个腆着肚子,脸上泛着满足的红光。
连日的饥饿与疲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子使不完的力气。
“青帝老爷说的是真的!真管饱!”
“我这辈子就没吃过这么香的肉粥!”
“青帝老爷让咱们干啥,咱就干啥!”
不用林缚再动员,吃饱了的流民,现在的“青帝军”预备役,扛着锄头、木棍,甚至是拆下来的门板,主动涌出城外。
他们要开荒,要播种。
因为青帝老爷说了,今天播种,明天就能收粮,就能天天吃上这样的饱饭。
数万人同时劳作的扬面,蔚为壮观。
原本荒芜的土地,被一块块地翻开,黑色的泥土裸露出来,散发着新鲜的气息。
从县城里找来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撒进地里。
半天功夫,平原城外目之所及的荒地,全都被种上了庄稼。
做完这一切,众人心满意足地回到城里,等着明天奇迹的发生。
夜色降临,又悄然退去。
天刚蒙蒙亮。
就有性子急的士兵,跑到城墙上,朝着城外的田地里张望。
田地还是那片田地,黑漆漆的,什么动静都没有。
“这才刚天亮,急啥。”同伴打着哈欠劝他。
他挠挠头,觉得也是。
日上三竿。
越来越多的人聚在城墙上,伸长了脖子。
田里依旧是光秃秃的一片,别说麦苗,连根草芽都看不见。
人群开始有些骚动,议论声四起。
“咋还没动静?青帝老爷不是说今天就收粮吗?”
“神仙种地,总得有点不一样吧?再等等。”
太阳升到头顶,又慢慢西斜。
从清晨的满怀期待,到中午的将信将疑,再到傍晚的彻底失望。
所有人的心,都跟着太阳一起沉了下去。
“我就说嘛,哪有地里一天就能长出粮食的,骗人的。”
“昨天那顿肉粥,怕不是断头饭……”
“咱们不会真被他当傻子耍了吧?”
怀疑的种子,比地里的种子发芽得更快。
城内,县衙。
两个穿着锦袍,看起来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文士,正坐在客堂里。
其中一人,正是平原本地的名士,华歆。
他对面坐着的,是狂士祢衡。
“华公,你看看城外那些泥腿子,还真信了那黄巾头子的鬼话。”祢衡端起茶杯,语气里满是轻蔑,“还自称什么青帝太皞,我看是脑子被驴踢了。”
华歆慢悠悠地品了口茶:“竖子狂言罢了。他将城中粮草一日散尽,不过是为了收买人心。待粮食耗尽,这五万流民不攻自破,到时候,咱们只需开城,迎接王师即可。”
“就怕他狗急跳墙,对城中我等大户不利。”
“无妨。”华歆放下茶杯,“此人虽是贼寇,却有几分小聪明。他清楚,我等的家产才是他最后的倚仗。他不敢动,也动不了。”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县衙后堂。
一个身材魁梧的独眼汉子,正焦急地来回踱步。
他是林缚手下的副将,李鸿,也是最早跟着他造反的头目之一。
“青帝!”李鸿终于忍不住,冲进林缚的房间,“不能再等了!城里的粮食,只够所有人再吃一顿饱的了!”
“外面的弟兄们已经人心惶惶,都说您是骗子。再不想办法,队伍就要散了!”
林缚正坐在一张地图前,闻言只是抬了抬眼皮。
“急什么。”
“怎么能不急!”李鸿一拳砸在门框上,“青帝,我知道您有大本事,可一天让粮食成熟,这…这违背天理啊!要不,咱们先把口粮减半,至少能多撑几天!”
林缚站起身,走到李鸿面前。
“李鸿,你信我吗?”
李鸿看着林缚平静的脸,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头低了下去:“我…我信。可五万张嘴,都在等着吃饭啊。”
“那就让他们等着。”林缚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诉伙夫,今晚的晚饭,不但要管够,还要加肉。把我们最后那点肉干,全炖了。”
李鸿猛地抬头,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不就是火上浇油吗?
他想再劝,却被林缚打断。
“按我说的做。另外,传令下去,今夜任何人不得出营喧哗,违令者,斩。”
李鸿看着林缚,最终只能咬着牙,抱拳领命而去。
夜,深了。
平原城内外,陷入一片死寂。
白日的喧嚣和傍晚的失望,都化作了沉沉的睡意。
没人注意到,一道青色的身影,无声无息地从县衙中升起,悬停在了平原城的上空。
林缚张开双臂,俯瞰着城外那一片沉睡的土地。
他能感觉到,土地下,无数颗种子正在积蓄力量。
也能感觉到,五万多人由希望转为绝望,最后沉淀下来的那股庞大的怨气。
是时候了。
“句芒之力,万物复苏。”
他轻声念诵着,体内的神力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出。
一道道肉眼难辨的青绿色光华,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如同细密的雨丝,温柔地洒向城外的大地。
光华所及之处,奇迹正在发生。
黑色的土地下,一颗颗种子猛地颤动了一下。
嫩绿的胚芽破土而出。
麦苗以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速度疯狂生长,抽条,拔节。
月光下,整片原野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覆盖。
青光越来越盛。
绿色的麦苗上,开始抽出金黄的麦穗。
麦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饱满,沉甸甸地,压弯了麦秆。
一夜之间。
沧海桑田。
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金色麦浪。
晚风吹过,麦浪起伏,沙沙作响,那是丰收的声音。
做完这一切,林缚身上的青光渐渐敛去,他从空中缓缓落下,脸色有些发白。
一次性催熟如此大面积的作物,对他的消耗不小。
但他笑了。
他知道,当明天的太阳升起时,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次日,清晨。
一声尖叫传来。
“长…长出来了!”
一个起早巡逻的士兵,揉了揉眼睛,又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下。
剧痛传来,眼前的景象却没变。
城外,不再是光秃秃的黑土地。
而是一片…一片金色的海洋!
“神迹!是神迹啊!”
越来越多的人被惊醒,他们冲上城墙,冲出城门,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有人跪倒在地,伸手去触摸那沉甸甸的麦穗,触感是那么的真实。
他摘下一颗麦粒,放进嘴里。
谷物的清香瞬间在口中爆开。
“是真的…是真的粮食!”
他狂喜地大喊。
“噗通!”
不知是谁第一个跪了下来。
紧接着,城墙上,城门外,成千上万的士兵、流民,黑压压地跪倒了一片。
他们朝着县衙的方向,朝着林缚所在的方向,用最虔诚的姿态,叩首,膜拜。
昨日的怀疑,不屑,此刻全都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敬畏与狂热。
这不是什么戏法,更不是什么骗局。
这是真正的神迹!
他们追随的,不是一个普通的黄巾头领。
而是一位言出法随,能化腐朽为神奇的真神!
“恭迎青帝!”
“青帝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响彻云霄,震得整座平原城都在嗡嗡作响。
李鸿站在人群中,看着那片金色的麦浪,看着周围狂热的同伴,身体激动得不住颤抖。
他终于明白,林缚昨天的自信,源自何处。
这不是凡人的谋略。
这是神明的力量。
从这一天起,“东方青帝太皞”的名号,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
它成了一种信仰,烙印在每一个青帝军士兵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