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车象队和过年了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厨房里要添人,照旧还是去牙人那买合适的。开起来之后,调风长阳和陆石去新食肆独当一面。


    位置上,御街上有樊楼那些大店,不大合适。


    最后还是决定在马杭街上再开一家。马杭街数十里,开两家沈记也不多。


    再就是相国寺周围已经形成了小商圈,平日里往来的人也不少,加上开放日,客流更不成问题。


    冬至的假期悄然而过。


    体制内的各个单位站好最后一班岗,偶尔再到沈记打打牙祭,很是巴适。


    沈听禾在食肆里,迎来送往那些熟客,奇怪一直没有看到魏钊。


    心里担心他是不是伤还没好。


    小八最近也不出门,更听不到它的心声,想来是没和魏钊见过面。


    这日,城中十分热闹,白日里街头巷尾都是人的扬面,不十分常见。


    今日这热闹,是因为仪仗车队和象队。


    每年在重要盛典之前,车辆和大象都要提前两个月进行演练。


    马上就是年节,车队和象队就出动了。


    从宣德门到南薰门之间,来回走一遍。


    车子五辆,用马匹拉车,车上插两面旗帜,一面鼓,气势雄伟。


    车队跟车的护卫着紫袍,戴帽子。车队最前面,有几个甩鞭子引路的人。


    象队之前,有十几个举旗和敲锣的,七头大象在后面跟着,象身上坐的紫袍人,头戴交脚璞头,手持铜钁,用来训象。


    沈听禾和围观的人群一样,好奇的看着大象的表演。


    大象在到宣德楼前后,会先转几圈,再成一列,举前蹄,向皇帝行礼,还会模仿人,发出‘喏’的声音。


    这扬面,在本朝真的算很震撼了。


    演练结束之后,人潮和车队象队都散去。


    沈威道,“这些象可有的忙了。”


    沈听禾好奇问,“回去还得训练?”


    宋喜儿道:“你大哥在樊楼的时候听说,大象会被那些达官显贵,从管理大象的部门,弄到他们的宅子里,给人观赏。”


    沈听禾正在啧啧,就听宋喜儿接着道:“观赏的人也不是白看的,会给‘大象’送上银子和各种珍宝呢。”


    啊,沈听禾明白了。


    看完了热闹往回走,沈听禾看到街道两旁都是卖粉红小象的,果然,本朝人的商业头脑是非常不错的。


    这样的热闹在年节前还会有几回。


    之后的日子平淡无波的过着,直到年跟前。


    集市上筹办年货的人多了,各种红色的彩纸,各种装饰门楼的彩带也都摆了出来,小红灯笼串成串儿,写对子的染红色的宣纸,各式各样与年节相关的东西都摆了出来。


    沈听禾让小八拉车,一起去凑了这个热闹。


    小八兴奋的不得了,接连几日在家中闷的不行。


    “这个好,这个好,这个也好——”


    见啥想买啥,可惜它是驴,不是人。


    沈听禾笑过之后说道,“整日在院子里憋着没意思吧。”


    小八心声消失,大大的驴眼认真看过来。


    “我遇险的事也不能怪你,你心里自责我都知道。”


    “咱们是朋友啊,你被人抓了,我当然得去救你,难道要等你变成驴肉火烧吗?”


    “咱们要怪就怪坏人。”


    “事情都过去了,日子还得继续过,而且肯定会越来越好。”


    “你要继续上街去听八卦,回来讲给我听啊,不然我每天在食肆里忙,耳根寂寞,多无聊啊。”


    小八: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哭的好大声。


    它真的很愧疚的,小娘子真的懂它,连藏在它内心深处的愧疚都知道。


    沈听禾拍拍小八的头,“咱们是朋友啊,我养你一辈子,叫你一辈子衣食无忧不算,还要你一辈子快乐。”


    小八感动的稀里哗啦。


    甩了眼泪,吭哧吭哧的拉车都更有劲儿了。


    一人一驴买了很多的年货,堆成了小小的一座山,然后慢悠悠的往家走。


    又一转眼,过年了。


    这个冬天,过得很舒服,因为有暖炕。


    开始是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一家人在暖房里,后来晚上睡觉,除了王巧珍怕热,其他的女眷包括小茵茵,都是在暖房里睡的。


    就是可怜了沈家的男人们。


    这日一大早,零星的鞭炮响声,把沈家人叫起来。


    沈听禾醒的时候,暖房里就剩她和茵茵还在睡,娘和大嫂起的早,已经出去了。


    她洗了吧脸的功夫,茵茵醒了,应该是饿了,玩了一会儿开始扁扁嘴闹情绪,嘴里‘阿巴阿巴’的,像是在暗示,嘴里缺点东西。


    沈听禾赶紧推开门,往外喊了声‘大嫂’,回头看着茵茵。


    不一会儿宋喜儿就来了,先脱了外面穿的厚袄,笑着搓搓手,在被底下捂了会儿,才去抱起茵茵。


    沈听禾穿上衣裳,从房间里出去。


    院子里已经清扫过了,大哥手里正举着一副刚写好的对子往外走,看到她呲牙乐:


    “小妹醒了,来看看二郎写的对子如何。”


    沈听禾看着苍劲有力的字,竖起大拇指,“二哥好书法。”


    自如其人,在二哥这没错。


    二哥的字体乍一看不显山不露水,但再琢磨第二眼,是有自己的笔锋在的,暗藏的锋芒,也是锋芒。


    沈母拎着筐炉炭走过,准备去给各个房间里的暖炉添炭,一眼看到沈听禾站在院子里:


    “净房里烧了热水,去洗漱吧,新买的皂角很好用,还有点说不上的香味。”


    沈家生活品质的提升,真的是体现在了方方面面。


    比如月事带,刷牙的用具,里面穿的小衣,用的都逐渐换成了好一些的材质。


    沈听禾洗脸刷牙,昨天晚上洗了澡,现在头发都是香香的。


    她早起的时候,穿上了娘放在炕边的新衣。上身是对襟带白色毛领的鹅黄小袄,下身是白色带刺绣的袄裙。这身衣服,一看就是花了不少银子。


    大家轮流洗漱,然后吃了早饭。


    沈父煮的粥,红豆糯米芸豆大米,煮在一起黏糊糊的,入口软烂,粮食的香味十足。一人面前一碗粥,再配上两碟爽口小菜,嘴和胃都十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