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杀猪匠和杀猪菜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沈听禾一听笑了,“不是我要来,是咱们可以到集市上去找人来杀啊。”
之前买鸭子,都有专门靠着屠宰手艺在市扬上赚钱的人。
找一个会杀猪的,也不难。
沈父一拍脑门,“你看我,这会儿还犯糊涂了。”
沈威腿脚快,很快把杀猪匠给找来了。
杀猪匠自己带了刀具和人手,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两个人摁着猪,就能基本控制住挣扎的猪,可见力气之大。
杀猪的那个,用尖刃,长刀子,一下扎进猪喉咙下方斜扎入猪心,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动作迅速,从下刀,到猪停止抽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沈听禾开始不想看,但没忍住,从指缝里看了个大概。
之后杀猪匠几个,给猪刮毛。
刮毛也是有技巧,在猪蹄开个小口,用一种特制的用具,从猪蹄往里面鼓气,猪就会被吹鼓,圆滚很多。然后再用开水浇,用铁片刮毛,毛被连根拔起,很干净。
再然后就是开膛破肚,拆解猪的各个部位。
沈听禾不由感叹,果然,专业的事还得交专业的人去做。
州桥街这边结束之后,沈威将人带到马杭街。
同样是让人震惊感叹的一套手法下来,热乎乎的新鲜猪肉,摆上了食肆后厨的案头。
酸菜前几日已经送到食肆很多。
先来一锅杀猪菜。
少不了灌血肠,五花肉片,酸菜,大骨头也可以扔大锅里一起炖。
咕嘟咕嘟。
酸菜独特的香味和肉香一起,很酸爽的味道弥漫开。
杀猪宴也少不了猪皮冻,也就是水晶脍,沈记特调蒜泥酱油碟。
另外的梅菜扣肉,炒猪肚,小排骨山药汤,卤猪头肉,红烧肘子,黄豆猪蹄,红烧狮子头,香煎梅头肉——
一头猪,各个部位都做成一道菜来。
像是肘子,猪头,猪蹄,都是紧俏菜,谁先吃上,就算谁赚到。
白天都在筹备,猪头宴正式开始,是在晚上这顿。
沈记一整天都在飘着猪肉香,一到夜里,门前招牌换了,立刻就开始上人了。
没到一刻钟呢,州桥街食肆里的桌子就都被坐满了。
沈听禾想,果然是节假日啊。
很快几乎每桌必点的杀猪菜上桌,热气腾腾酸菜味飘荡在半空。
“味道好像有点怪。”
有食客闻着,微微皱眉,和预料的不大一样。
“尝尝吧,这家的东西,有时候闻着是一个味道,吃着又是另一个味道。”
“行吧。”
两人有商有量的,鼓足勇气,吃了一口。
哎,真别说,入口酸溜溜的,和其他的酸味又不一样,酸里还带着肉香。
“还挺好吃,是不?”
“好像是,再尝尝。”
尝来尝去,已经不再说话。只在心里说,这猪血也好吃,五花肉也好吃,大骨头上的拆骨肉也不错。
酸菜汤泡饭,美味。
现杀的猪,做的扣肉,那也是一绝。
做扣肉也分水平,看着简单,想要味道好吃,其中很多门道。
而且起来费时费力。
沈听禾就曾听过,有人小时打翻扣肉,直到长大承认,娶妻生子,每年回家,依旧要被拿出来说一顿。
属于反复‘鞭尸’了。
如果还有别的人也打翻过,罪行不会消失,只会多一位‘同道中人’,也不算寂寞了。
沈记的梅菜扣肉,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喜欢。
水晶脍蘸蒜泥,一开始都觉得味冲,但有一桌点了猪肚,那味已经很冲了,便破罐子破摔,捏鼻子蘸蒜泥吃。
“怎么样?”
“好吃的。”
很好,言简意赅。
人传人的现象再次出现,蘸蒜泥的吃法,在食肆里铺散开。
有带了家中七八岁孩子来的,点了一份推荐的香煎梅头肉。孩子咬上一口,软嫩爆汁,香味传遍味蕾。
梅头肉嫩,腌制后肉去腥增香,又把磨了很细的胡椒粉撒上面一些,风味更足。
家里人看着孩子平时挑食,今日吃了一大片的梅头肉,心里对沈记的认可再登高峰。
马杭街此时也是一片热闹景象。
街上忽然下起雪来,与去年火锅宴时一般,沈记在冷萧的雪景长街上,灯火盏盏,温馨的热气腾腾,人心同样热乎乎的。
热闹总有散扬时。
售罄关张,沈听禾拄着下巴,看娘拨算盘。
娘的手很细腻,是这一年养的。平时除了擦桌椅,已经很少弄水了,爹还给买了上好的手脂用。
娘拨算盘的动作很好看,噼里啪啦,算盘珠子在她的手里像是活了过来。
沈听禾想到这一年来因为开食肆,时间紧张,平日里洗衣服都是坊间有专门做这个活计的,每日给收走浆洗,熨烫之后再送回来,真的很方便。
“算好了。”
沈母微微笑道,“咱们今日除去各种成本,赚了一百一十二两三钱。”
这样的收入,真的很叫人满意。
虽然是从早忙到晚的一天,但食客吃的开心,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很好,非常好。
沈听禾笑道:“马杭街那边应该也差不多。”
都是一样的分量,都卖完了,除去那边租金贵一些,大差不差。
“闺女,咱家要不先多开几家食肆?这不比大酒楼赚多了?”
主要是一般食肆可能不赚,但沈记赚啊。
沈母听了沈父的话,想了下道:“大酒楼多的是一掷千金的贵客,若是沈记开酒楼,怕是比食肆赚更多。”
大酒楼也可以做连锁,比食肆连锁会更赚钱吧。
“只是要开酒楼,攒的钱够开一间,平时开销也要大。要开食肆,可以开几间,平日开销小些。”
沈听禾觉得有道理,“哪天清闲了,开个家庭会议。”
杀猪宴连办了三日,第三日的时候,人稍微比前两日少了点。
每日进项都差不多,最后一统计,赚了六百多两。
年前也就这样了,每日两边食肆各平稳进账二十来两,等到过年,再算一下今年到最后的结余。
沈家人清闲下来,开了个家庭会议。
主要是关于明年是开食肆还是开酒楼的问题。
最后决定,明年先开两家小食肆,酒楼等新帝登基,平稳之后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