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合家欢和夜半醒酒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与之前冬至日一样,两边食肆的人也都来了。
各自手里都提着礼品,姚瑶嘴最甜,进门就拜年,小模样别说有多招人喜欢了。
沈母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压兜钱发给大家,不多,就图个吉利,与冬至时给的不能比。
沈父让几个小的去歇着,自己带着沈威沈肆这两个不通晓后厨事的,
“一年不进一次庖厨,到你们出力的时候了。”
两人开始笑呵呵的在厨房里添乱。
不过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沈威烧水,沈肆洗菜。
风长阳他们负责案板和烹炒。
过年的菜,弄得扬面很大。
沈父专门负责烤全羊,要领早已学会,沈听禾偶尔指导。
厨房里炖着的佛跳墙先出了香味,馋的院子里团雪球的竹心往厨房伸了两回脖子。
风长阳把沈父一早好不容易抢回来的鲤鱼刮鳞掏内脏,洗净鱼肚膛之内的黑膜。
他是江南人,今天就做一道醋鱼。
另外的菜色还有一些煎炸类的,比如竹心爱吃的小酥肉,大嫂爱吃的烤羊排,二嫂爱吃的蟹粉狮子头,娘爱吃的干锅大虾。
其他人,问爱吃什么,那就是什么都爱吃。
晌午开饭。
展望都在上次宴席的时候说了,这次只说了两句新年祝福,直接开饭。
一桌美味,吃得人只想摇头晃脑。
沈听禾摸摸自己圆滚滚的小肚子,果然,冬天是攒膘的季节。
沈父拿出了一坛陈酿,惊呆了众人。
“爹,我咋不知道咱家还有这好东西。”沈威摸摸冰凉的坛子,又摸了摸封坛口的黄泥。
“我小的时候,你爷爷埋的。”沈父笑的得意,酒他藏得很好,不然就家中这两个馋儿子,早就都给他挖出来喝没了。
沈父又接着说道:“还有好几坛,等咱家开大酒楼的时候开封。”
说话间,泥封的坛子已经打开。
酒香四溢,老酒的香味浓烈,一下就勾出了人的馋虫。
打酒的勺子舀出一勺清冽酒香的酒,差点没忍住,直接送进口中。
沈听禾举起自己手里的酒杯,笑嘻嘻等着。
一勺没有任何杂质的酒,清灵灵的落入酒杯中。
细细抿一口,初味浓厚醇香,后味辣过甘甜。
“我也来一勺。”沈威等不急,上手接过,开始给大家分酒。宋喜儿在一边,拿起他那杯,喂到他嘴里。
“真是好酒啊!”
好酒后劲大,一坛酒大家分了喝,竟都有几分醉意。
说起酿酒来,沈父头头是道。
从粮食筛选,到储存之法,可见沈家有祖传的酿酒工艺不是假话。
“等咱家开了酒楼,就不用再出去买酒了,保证酒水这一块就供不应求。”
大家晕晕乎乎的又开始展望未来。
玩乐之后,小憩一下,夜半醒酒。
街巷坊间正是热闹的时候,鞭炮声阵阵。
沈家今年队伍壮大,浩浩荡荡出了巷子,朝着宣德门而去。
沈父豪言壮语:“今年抢他个五六个铜钱。”
去年父子两个因为抢到了抛洒的金钱铜板,今年底气十足。
沈听禾看了看大家,也都是跃跃欲试。
宣德门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而且越聚越多,为了保证王巧珍的安全,沈肆陪她在没有人流经过的远处站着。
官家和圣人出现的时候,万民朝拜。
沈听禾今年跪拜,已经很顺腿了。
官家的声音很洪亮,听起来,病症已经消退。但她知道,明年四月,官家暴毙,野史有说是吃错了药丸的,也有说暴毙是对外的说辞,是陈疾已久。
官家抛洒金钱,百姓沸腾,有人先喊起来抢到了,紧接着,沈父和沈威也喊起来,“我抢到了!”
“爹也是!”
陆石也低头抢到一枚。
姚瑶就厉害了,站在那,直接一枚接掉到她手里。
沈听禾目光从他们身上而过,心里也跟着雀跃。
明年沈记一定更好。
年夜的长街要到五更才散。
一家人出来的晚,找了一家街头小吃坐下。
是一家炒绿豆煎粉的,沈听禾很诧异,除了调料汁不一样,做法与后世如出一辙。
尤其是蒜末是灵魂。
这家小吃摊上还有烤小串,和小炸鱼,应该是一家三口,分工明确,做吃食的速度也很快。
吃饱了回家守岁,其他人回了食肆。
过了午夜,一家人互道了祝福,一人发了五十两的年终奖。
沈听禾拿着沉甸甸的钱袋子,觉得还挺有意思,比每天过手很多银子还有意思。
嗯,也可以说是很幸福。
初一。
沈记开张。
举家团聚的日子,来沈记的多是一家人。
很多都是熟客,像是李御史家,全家都喜欢吃沈记的饭菜,一下来了十几口人,扬面真的很壮观了。
把靠边的三个桌子拼成一桌才坐下。
这是给府里的厨子放假,出来吃团圆饭来了。
除了李御史一家,还有好邻居魏钊一家。
魏父不常到汴京,来沈记吃饭更是头一次,是魏老夫人极力推荐,一家人才出来吃的。
同行的还有魏夫人、魏钊和魏熹儿。
魏夫人表情一直淡淡的,似乎除了生气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
魏父倒是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魏老夫人坐下之后,目光不经意间在食肆里寻了一圈,没有看到沈记小娘子的身影。
心里为自己的孙子着急,这么抻悠着,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再被别人捷足先登,还不得悔恨死。
此时的魏钊,同样装作不经意,眼神从柜台到后厨方向。
一无所获,有点的失落。
闭门不出这么久,是托国子监的差事。
他不打算做国子监祭酒,称病不去国子监。
现在书院里学子们分帮结派,教书先生们也分清流和识时务者。
而国子监下任祭酒,更是权贵们争相去争的一把刀。
他已经被在朝堂上弹劾了几次,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就会被罢免官职。
能在此时远离朝堂,也是魏家所希望的。
没有人比他们更晓得一朝天子一朝臣,曾经的魏家落魄,全因成了政治旋涡里的牺牲品。
魏钊的心思飘忽,在面对一桌美酒佳肴的时候,也总是显得心不在焉。
“他这是怎么了?”
魏父好奇问道,怎么这次来,总觉得儿子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