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逛夜市和豆芽汤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本朝人爱喝新酒,中秋和重阳,许多店家都会推出新酒,且被一扫而空。
沈听禾觉得,大概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酒水存放不当,口感不会变的香醇,反而会生出怪味。
所以二十年酿,三十年酿,能保留下来,还十分醇香的,价格十分高昂。
就比如卖给苏裴的那次。
吃吃喝喝,一个多时辰才散扬。大家一起收拾完,风长阳和赵五娘他们回了两边食肆,夜里约好了一起到街上逛逛。
沈家人睡了一觉,天暗下来才醒。
晌午吃的饱,一时都不饿,窝在暖房里聊天娱乐。
沈父和沈威两个在下五子棋,他们俩别的棋弄不明白,但五子棋可太适合他们了。
沈父悔棋,和沈威闹得面红耳赤,沈肆出手,悔棋的沈父依旧难逃围追堵截,败下阵来。
走一步看十步的沈肆,再次给父兄上了一课,五子棋,也不简单。
沈母坐在炕上,沈听禾躺在沈母的腿上。
王巧珍给孩子缝制小衣裳,沈母手里也在缝制一双虎头鞋。
宋喜儿刚给孩子哄睡,放下后,自己抓着一把瓜子,和竹心趴在小几上,看沈听禾从书摊上淘来的小人书。
别说,简单几笔勾勒出来的形象,十分有辨识度,故事的发展,也很有趣味。
“小妹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能寻到。”
沈母笑道:“你们小妹给茵茵设计的小推车,入冬前在街上随处可见呢。”
的确是有许多奇思妙想。
边上的沈威听到插了一嘴,“小妹给茵茵雕刻了个磨喝乐,比街上的还要精巧,若不是从小学做了厨子,或许现在已经是工匠名家了。”
沈听禾闭眼假寐着的笑,就捧吧,她觉得自己浑身轻飘飘的了。
二更的时候,王巧珍先和沈肆小声说了句饿,大家也都紧跟其后,觉得腹中空空,正好出门去觅食,看看热闹。
茵茵睡着了,沈母要留在家中,沈父说,“就不和你们年轻人凑热闹了,放心去,家里有我们看着。”
大家回屋,换上了暖和的衣裳,一起出了门。
“竹心这身浅蓝色的对襟袄裙选的好,很衬气质。”
宋喜儿乐呵呵说道。
现在天冷了,让竹心搬到内院去住,她偏要在门房里。沈家人就给她把四周都修缮了下,暖炉也都配备齐全。
给她买的衣裳倒是都收下了,自己也知道换着穿。
与家里人的关系,比最开始的时候已经亲近了不少。
沈听禾身边跟着小八和笑笑,没有离开她去听八卦,而且每走一步都很警惕的样子。
街上的勾栏瓦舍比平日里更加热闹,也没勾去它的注意。
沈记小吃摊也好久没出摊了,大家嘴上没说,但多少在心里还是留下了不小的影响。
经过这次的事,沈听禾觉得,自己开大酒楼的志向还是太低了点,她要做成樊楼一样的酒楼。
本朝重商,朝廷对商征税,占了每年税收总额的一半还多。如果沈家成为富商,便不再是随便就可以碾压的蝼蚁了。
日后要在乱世里求生,偏安一隅可以,只是要丢掉的东西就太多了。
而且说不定哪日,灾祸就会降临在头上,却无自保的能力。
“小妹,想什么呢,这么认真。”
沈威喊了两声小妹都没回应,他把手里拎着的一个面具在她眼前晃了晃。
沈听禾看到面前一个可爱狐狸的面具,笑了,递到二哥手里,“这个和二哥比较配。”
王巧珍默默地点了点头。
“糖葫芦!冰糖葫芦!”
沈肆几步上前,买了四串回来。
沈听禾的橘子瓣的糖葫芦,相对来说,她还是比较能接受。
宋喜儿喜欢山楂的,王巧珍也是。
竹心拿着冰糖葫芦,一口一个裹着糖浆的山楂,从表情也看不出她觉得好吃不好吃,不过从她吃的很快就剩一根签子的速度,基本能确定,是喜欢的。
大家逛了一圈,在一个冒着疼疼热气的街边摊子坐下。
店家卖的是素烫面,只用了豆芽熬汤,里面下了面片,在小锅里翻滚,看着意外的叫人觉得有食欲。
大家吃多了喝多了,正是需要这样一碗热食来熨帖一下肠胃。
坐下之后,一人点了一碗。
很快就从锅里盛出来,冒着热气端到几人面前。
“客人喜欢葱和香菜的或者是其他醋汁之类的,自己去加。”
店家说了一句,又去招呼刚到的两个年轻郎君去了。
三张桌子,一会儿的功夫就空一张了。
沈听禾拿起勺子先喝了口汤,清清淡淡的鲜,暖流滑过肠胃,预料中的舒服。
“说起来,煮素汤还有个故事。”
“有个寺庙里,有一天请人吃素斋,做的汤汁十分鲜美,像是加了海鲜一般。”
“等客人走后,住持就到后厨去看,只有一口煮汤的锅,锅里是煮的豆芽和菇头。”
沈威:“原来豆芽吊汤这么鲜啊,那咱们食肆里得试试了。”
虽存了很多干的海鲜可以用来吊汤,但消耗量大,也用不了多久的。从南方能运,成本增加,不利食肆运作。
而且豆芽成本低,汤的价格定价也可以低一些。
沈肆笑道:“大哥总是想着食肆的生意,咱家日后啊,有你和小妹,肯定差不了。”
王巧珍忽然嘶了一声,沈肆紧张握住她的手,“怎么了,小家伙踹疼你了?”
“嗯,还挺有劲儿的。”
沈肆只敢把手轻轻放上面不动,教训:“不知道心疼你娘,出来就打你屁股。”
“你敢~”王巧珍反手捏了他宽大的手掌一下。
“呦呦呦——”
众人没眼看啦。
顾忌到王巧珍的身子,一行人也没往人多的地方去,吃完东西就往家走了。
冬至就这么过去。
但京城里的大小官员还在休沐中。
一年里的节假日不少,冬至和元旦、寒食节一样,都是休沐七日。
沈记食肆迎来送往的官员多了起来。
李御史听说沈记要办杀猪宴,赶紧先去预定,顺便吃上一顿沈记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