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补助的粮食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这年头,什么都不节省,竟拿粮食换肉,江天爱可是头一回听说。


    “这老太太说不定真干得出来。”


    “明天街道的人过来查一查,不就水落石出了?”


    一个五保户,四处讨食,在院子里闹腾,街道定会过问。


    她的粮食哪儿去了?


    为何总是吃不饱?


    这些都得有个交代。


    “好吧,明天让主任派人查一查。”


    江天爱摇了摇头,不愿再多想。


    她如今身怀六甲,没心思管聋老太的事。


    “杨建国,王主任通知,要开全院大会。”


    次日下班刚入院,就有人通知了杨建国。


    杨建国并不惊讶,想必事情已快查清。


    对街道而言,这等小事一查即明。


    “来了,这就来。”


    杨建国应了一声,回后院整理一番,带着媳妇一同前往。


    “各位同志,今天的大会,是为了院子里的聋老太太。”


    “聋老太是五保户,也是我们的长辈。”


    “我希望大家能多关照她一些。”


    “当然,我知道大家都不宽裕,不能让大家出钱出粮。”


    “今天的大会,主要是想给聋老太找个监管人。”


    “不需要你做饭洗衣,也不需要你尽孝,只需帮忙管理一下聋老太每月的补助金和供应量。”


    “每天吃饭时,给她当天的份额就行。”


    “各位同志,有没有人愿意主动承担这个任务的?”


    王主任已查清聋老太的事。


    聋老太的粮食,都被她卖了。


    换来的钱和粮票,全被她拿到饭店挥霍一空。


    一个月的口粮加补助金,若在家自己做,绰绰有余。


    但在饭店,几天就没了。


    那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地方,更不是食堂。


    这么个五保户,七十多岁的老人,街道不能不管。


    因此,王主任只能想出这个法子。


    粮食补助金未直接给聋老太,而是委托他人代管,每日仅提供所需分量。


    “难道,就没人愿意帮忙吗?”


    “杨建国,你既是院子管事,又与聋老太为邻,你的意见呢?”


    王主任面露不悦,竟无人主动承担此任。


    “王主任,我妻子正怀着孕,哪有心思管这些。”


    “况且,我和妻子都要上班,实在无能为力。”


    “我甚至想辞去这管事的职位了。”


    杨建国表明,若必须接管此事,他宁愿辞职。


    他对聋老太并无好感,不愿插手。


    “傻柱,聋老太与你最为亲近,不如你来管吧。”


    王主任无奈,杨建国显然不愿接手,只能另寻他人。


    “王主任,不是我不愿意,我家实在不适合存放东西。”


    “万一丢了,我可赔不起。”


    傻柱摇头拒绝,找了个借口。


    其实他家已不再丢东西,且秦淮茹每月工资都交给他,家中并无贵重物品。


    “易中海,以前不是你家负责照顾老太太吗?”


    王主任闻言,想起以前聋老太确由易中海照顾,不解他为何不再接手。


    若易中海继续照顾,哪会有这些麻烦。


    “王主任,我们家不合适,您还是找别家吧。”


    易中海拒绝,他可不想再与聋老太扯上关系。


    虽看似能占些小便宜,但接手后岂会简单。


    “院子里,就真的没人愿意吗?”


    王主任皱眉,不是说聋老太在大院如老祖宗般受尊敬吗?


    怎会如此。


    “王主任,若实在无人愿意,不如先放我家。”


    这时,三大爷开口了。


    他精于算计,心中早已盘算清楚。


    聋老太的粮食每月定有剩余,这可是占便宜的好机会。


    还有每月的五块钱补助金,也大有操作空间。


    有此等便宜可占,三大爷岂能不上心。


    “若无异议,聋老太的补助与口粮,今后由阎老师管理。”


    王主任心中的大石落地,终于有人接手了。


    “我反对,我不同意。”聋老太焦急地喊道。


    同住一院,她怎会不知三大爷的为人?他不过是见有利可图,才主动请缨。


    若口粮落入三大爷之手,她的日子定不好过,每餐能有个八成饱就不错了,余下的定会被克扣。


    “就这么定了,三大爷,稍后随我去街道一趟。”王主任不顾聋老太的反对,直接拍板决定。


    事已至此,聋老太的反对又有何用?难道还让她自己拿去变卖换饭吃吗?王主任心意已决,此事聋老太便是告状也无济于事。


    “我不同意,你们这是要逼死我啊!傻柱,我的乖孙,你就不管奶奶了吗?”聋老太气得几乎发疯。


    傻柱面露为难,最终却未发一言。


    他与聋老太早已不如往昔亲近。


    父亲远走他乡,有聋老太的一份“功劳”;他娶妻难成,也有聋老太暗中阻挠。


    桩桩件件,早已让傻柱心生芥蒂。


    夜深人静,三大爷家中,儿女们皆不理解父亲此举。


    “你们懂什么?我早有打算。”三大爷胸有成竹。


    “聋老太年过七旬,每月口粮她能消耗几何?少说也能剩下三四斤。


    还有那五块补助,买粮买菜又能花去多少?总还能剩下个块儿八毛的。


    咱们代为管理,这不就等同于咱们家的吗?”


    “这几斤粮食加上一块钱,咱们家的日子就能宽裕不少。”三大爷精于算计,从不让自己吃亏。


    “可聋老太能乐意吗?她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儿女们心生忧虑,占聋老太的便宜,岂是易事?


    “安心吧,我早已考虑周全。”


    “如今的聋老太,已非昔日可比。”


    “你没瞧见开会时,傻柱和易中海都不理睬她了吗?”


    “没了易中海和傻柱的庇护,她不过是个寻常老太太,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王主任对她也愈发不耐烦,她想告状都无门。”


    “你们不知,今日王主任私下训斥聋老太,因她在院中胡闹,足足训了十多分钟。”


    三大爷得意洋洋,自认计划天衣无缝,贪占之物不会留下后患。


    “老伴,那聋老太没你想得那么简单,可得小心。”


    三大妈满心忧虑。


    虽失靠山,但院中老人谁不知她习性?无理也要搅三分,有理更要闹翻天。


    这些年,她被尊为大院老祖宗,要面子至极。


    可如今,连讹诈之事都做得出来,还会在乎面子?


    “放心,实在不行还有王主任呢。”


    “咱们让聋老太一日三餐管饱,王主任自会站在我们这边。”


    “咱们这是在帮王主任排忧解难。”


    三大爷志得意满,认为此举定能让王主任承情。


    若非他出头,王主任那时还真难办。


    “那就好,千万别让那老太太闹到咱家来。”


    三大妈心中依旧忐忑。


    聋老太会就此罢休?


    ……


    “阎老西,你给我出来!”


    三大爷一脸自信,不料次日晚上,聋老太竟找上门来。


    “这是做什么?老太太,你这是做什么?”


    三大爷一脸茫然,他自问没对不起聋老太。


    原来聋老太这个月的口粮早已用尽。


    口粮乃街道补助,勉强果腹,三大爷的打算是下个月再动手脚。


    眼下,皆是足额发放。


    街道补助的物资,三大爷也不敢贪。


    “你说什么?今天给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你是不是贪了我的粮食?”


    “咔嚓……咔嚓……”


    聋老太边讲边挥舞着她那破旧的拐杖,几下功夫,三大爷家的玻璃就碎了五六块。


    她此行目的明确,就是要上门。


    “你干什么?快住手!”三大爷急忙喊道。


    他知道这老妇人砸了玻璃是绝不会赔钱的,她也确实没钱赔。


    聋老太手持拐杖直指三大爷,气势汹汹地质问道:“说,你是不是偷了我的粮食?”她誓死也要保住自己的补助和供应量,不让它们落入三大爷之手。


    若真要闹,她有的是办法,这种程度的争吵,她以前也不是没做过。


    她能在这院子里闹腾出名堂,绝非偶然。


    三大爷连忙否认:“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街道给多少,我就给你多少。


    不信我们去街道问,我真没贪你的粮食。”他心中暗自叫苦,虽然确有贪一点的念头,但还未及实施。


    聋老太却不依不饶:“我不信,你肯定贪了,把我的粮食还给我!”她此行就是要讨回粮食。


    其实三大爷家今天送的粮食是足够的,但聋老太不愿自己动手做饭,加之送的菜仅有几片白菜叶子,她更是难以下咽。


    她只想拿回粮食,换成钱和票。


    三大爷拒绝道:“不行,街道不让给。”昨天街道王主任特地叮嘱过,绝对不能把粮食给聋老太。


    聋老太一听,拐杖又举了起来:“不给?我砸了你的家!”她威胁道,若不给,那六块碎玻璃只是个开始,她会把整个家都砸烂。


    三大爷见状,哪还顾得上王主任的交代,忙道:“我给,我都给你。”家中的损失远比那点粮食要大得多。


    聋老太临走前还威胁了三大爷一句:“哼,以后再敢拿我粮食,我还砸你的家。”


    此时,三大爷心中懊悔不已,早知道这样,他绝不会接手这件事。


    他本以为聋老太会顾及些脸面,没想到完全失算了。


    她的粮食和钱财,怎会落入三大爷之手?


    三大爷那是出了名的精明算计,落入他手,岂能完好无损?


    聋老太心知肚明。


    “这可如何是好,早劝你别掺和这事,你偏不听。”


    三大妈望着破碎的玻璃,心疼不已。


    六块玻璃,价格不菲,皆是工业品。


    一块便值一钱有余,足以换得十几斤粮食。


    ……


    损失惨重。


    “快找人换上玻璃,我去买,去晚了店铺就关门了。”


    “明日我去寻王主任,看看能不能让街道赔偿。”


    三大爷又能说什么呢?


    他一生算计,自诩无遗策,如今却被一个老太太砸了招牌。


    “傻柱,背奶奶去卖点东西。”


    离开三大爷家,聋老太感到步履维艰,遂来到傻柱家。


    往昔,她养尊处优,身体硬朗,故作蹒跚。


    如今无人问津,数日便虚弱不堪,真正成了蹒跚之态。


    此刻,确需人背了。


    “老太太,您这是要卖何物?”


    “这粮食又是怎么回事?”


    傻柱见聋老太和她手中的粮袋,心生疑虑。


    “我去阎老西家,把我的粮食要回来了。”


    “他想算计我,没门儿!”


    “背奶奶去换粮,奶奶吃不惯粗粮。”


    聋老太颇为得意,未对傻柱隐瞒。


    阎老西乃阎书斋的外号,只是多年无人提及。


    大院之人岂会不知三大爷为人?聋老太坚信自己做得对。


    傻柱是她大孙子,定会支持她。


    “老太太,这粮食是街道补助的吧?您的粮食不是没了吗?”


    傻柱可不傻,怎敢背着聋老太去卖街道补助的粮食?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聋老太不愿提及粮食的来源,是否是街道补助。


    “老太太,您可别害我呀。”


    “这粮食我哪敢背着您去卖,街道知道了还不整死我。”


    傻柱连连摇头,这粮食是街道给聋老太这个月的补助,怎能随便卖呢?他要是掺和进去,街道定会找他麻烦。


    “大孙子,背我回家,奶奶走不动了。”


    聋老太可不顾那么多,让她天天自己做饭,吃的还是窝头白菜,简直是要她的命。


    她宁愿被教育,被王主任训斥,也要卖粮买肉。


    “您还是回家吧,我扶您回去,给您做顿饭。”


    “别看这只是白菜窝头,做好了也很好吃的,您就瞧好吧。”


    傻柱扶着聋老太向后院走去,丝毫没有背着她出去卖粮食的意思。


    那责任太大,他承担不起,也不愿承担。


    “傻柱,你可是我大孙子啊,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聋老太吃了傻柱做的窝头白菜无数次,怎会不知其味。


    窝头始终是窝头,再怎么做也喇嗓子;白菜始终是白菜,再怎么做也没肉味。


    “老太太,我这是为了您好,这粮食不能说卖就卖,那是投机倒把。”